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文明祭祀的倡议书

倡议书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精选】文明祭祀的倡议书3篇

文明祭祀的倡议书 篇1

广大市民朋友们:

文明祭祀的倡议书

  冬至是我们慎终追远、缅怀故人、寄托哀思的时节。为倡导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确保冬至祭扫安全有序,特发出如下倡议:

  一、厚养薄葬,丧事简办。市民朋友们要自觉践行厚养薄葬理念,倡导孝道美德。老人在世时要常关心多陪伴,让老人安度晚年;老人去世后要从简治丧,不搞有封建迷信色彩的丧葬活动,不借丧葬活动之机摆阔气、讲排场,让逝者欣慰,生者无憾。

  二、生态环保,文明祭祀。提倡生态、环保、低碳理念,提倡采用树葬、水葬、草坪葬等安葬方式,节约土地,造福后人;提倡鲜花祭祀、植树祭祀、网络祭扫、家庭追思会、社区公祭等方式文明祭祀,通过献一束花、敬一杯酒、植一棵树,以及清扫墓碑、诵读祭文等方式寄托哀思,摒弃焚烧纸钱、冥物等传统落后的祭扫方式。开展祭扫活动,自觉做到不乱扔杂物,不破坏草地树木,不污染空气河流。

  三、安全有序,和谐祭扫。冬至期间,祭祀的人数和车辆比较集中,请广大市民科学合理安排祭祀时间,尽量避免在高峰时段集中祭奠,避免造成拥堵,确保祭扫活动安全有序;在公共墓地祭扫,要服从管理部门安排,自觉维护祭祀场所公共秩序,严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不在林区墓地烧纸焚香、燃放鞭炮,杜绝火灾隐患的发生。

  xx市文明办

  xx市民政局

  20xx年12月19日

文明祭祀的倡议书 篇2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清明节将至,按照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大家都会以各种方式祭奠逝去的亲人,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但人们扫墓祭祖时随地烧冥币、泼洒酒水、食品等祭奠方式,既污染环境,又可能引发火灾,隐患颇多。为此,学校倡议,营造以“文明祭祀、平安清明”为主题的文明祭奠新风。

  一、采取文明祭奠方式,提升清明传统节日的现代意义,传承传统节日中渗透的礼仪文化精髓,树立文明祭祀新风,破除焚烧纸钱等陈规陋习,以献花寄哀思,鞠躬敬故人。同时大力倡导种植纪念树、清扫墓碑、召开家庭追思会等文明、环保、健康、安全的祭祀方式。

  二、引导人们进行"鲜花祭祖"、"网络祭祖"、"认养树木"、"家庭追思会",用植一棵树、献一束花、放一曲音乐、点一支蜡烛、清扫墓碑等方式,人,既能寄托哀思,又不奢侈浪费,还有时代特色。

  三、自觉保护环境,不在县城街道、公用巷道等场所烧纸,严禁在小区树林、草坪或建筑物下烧纸,以防火灾发生。

  四、每个人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告别陋习,文明祭祀”的先行者,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文明祭祀。

  五、遵守社会公德,崇尚尊老传统美德,树立厚养薄葬的新观念。提倡对在世老人尽孝心,多关心老人,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人逝去时,从俭办丧事,文明祭祀。

  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用文明祭祀的实际行动,爱护环境,倡导祭祀新风,为构建和谐文明的美丽家园做出自己的贡献。

文明祭祀的倡议书 篇3

  风起正清明,开轩览物华。清明节既是广大市民缅怀英烈、祭奠先人的传统节日,也是万物生长,创新发展的绿色季节。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市民过一个守法、绿色、有序、文明的清明节,市文明办、市民政局共同发出倡议:

  一、守法祭祀。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自我约束,不在道路、广场、公园、绿地、居民小区等公共场所焚烧冥纸、不抛撒纸钱,自觉抵制封建迷信行为;不在墓地、山林等易引发火灾场所烧纸、燃放鞭炮;不携带火种和易燃易爆物品进入林区,防止引发火灾事故。

  二、绿色祭祀。

  倡导厚养薄葬的文明理念,更新传统殡葬观念,鼓励选择骨灰海葬、树葬、花葬等生态葬法,推广小型墓、壁葬、寄存等节地葬式,节约土地资源,不破坏环境,为子孙后代多留绿水青山、碧海蓝天。

  三、有序祭祀。

  合理安排祭扫日程和路线,避免祭扫人群过度集中,互谅互让。尽量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自驾车辆出行,遵守治安、交通秩序,服从引导和管理,避免造成人流车流拥堵,维护良好的城市秩序。

  市民朋友们,让我们用文明祭祀实际行动,彰显守法自尊、崇尚奉献、互助互爱、文明和谐,反对不守法纪、不重公德、损人利己、罔顾正义,弘扬城市文明风尚,共度一个守法、绿色、有序、文明的清明节。

【【精选】文明祭祀的倡议书3篇】相关文章:

1.文明祭祀倡议书

2.文明祭祀的倡议书10篇

3.2017年社区文明祭祀倡议书

4.社区春节文明祭祀倡议书

5.春节文明祭祀的倡议书

6.清明节文明祭祀的倡议书

7.中元节文明祭祀倡议书

8.清明文明祭祀的倡议书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gongwen/changyishu/201263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