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云南昆明的作文(精选10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描写云南昆明的作文(精选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云南昆明的作文1
今年暑假,我和妈妈一起到昆明石林去游玩。石林在两亿年前,是一片汪洋大海,经过地壳运动,在海底的岩石灰凸出海面,就形成了今天的壮丽景观。
到了石林,我们兴冲冲地坐上观光车,欣赏许多奇特的石头。这些石头有的像笋,有的像剑,还有像一座五指山呢!下了车,我们跟着导游走向石林的深入。这石林仿佛就像一个石头迷宫,这里一个洞,那里一条路,让我应接不暇。
走着走着,导游突然停下了脚步,往上一指,“哇!”原来这是“千钧一发”,一块石头正好夹在了两块巨石中间,摇摇欲坠。我们立刻一跃,跃出了这危险的地带。继续往前走,又有一堆石头吸引了我,原来那是只犀牛,角顶着天,眼睛望着天空,似乎在寻找月亮呢!我们穿过了一个山洞,几只小狗再次吸引了我,有的在睡觉,有的在奔跑,还有的三只脚趴在地上,一只脚撑着头好像在想问题似的。
我们边看边想象。突然我听见了钟声,难道有人在石林里敲钟?我循着声音找去,原来有人在敲石头。“石头怎么会出传出钟般的声音?”我好奇地问导游,导游不紧不慢地说:“这种石头叫钟石,是一种敲它会发出钟声的石头。”我恍然大悟,原来还有这种怪石!
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石林。在车上,我不禁赞叹道“石林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啊!”
云南昆明的作文2
自从上次在桂林欣赏了大小各异的石头后,心中便留下了“三分长相,七分想象”的印象。这次到了云南,我将再次重温石头的世界,到石林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从宾馆出发驱车大约几小时后,在车窗外便出现了一片绿油油的草坪,草坪上密密的有许多块淡黄色的东西,乍一看,像成群上万的牛羊在吃草。经导游介绍,才知道我们已经到了石林,这些“牛羊”啊,原来是大大小小的石头。
进入景区,带领我们的导游穿着一身少数民族的服饰,向我们介绍了郭沫若写的一首诗:远看大石头,近看石头大。石头果然大,果然大石头。她还告诉我们,整个石林分为大石林和小石林,我们现在所处的是大石林。我环顾了四周,远远的看见一块大石头上刻着鲜红的“石林”二字。周围石峰嶙峋,像千军万马,又似古堡幽城,如飞禽走兽,又像人间万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我仿佛步入了时间的隧道,展现在眼前是一幅神韵流动的天然画卷,不禁令人叹为观止!
一路游览,一路的浮想联翩。这是大象,不,是骏马。是金盆?应该是船只吧。突然,导游指着前上方的一块石头:“看,它要掉下来了!赶快轻轻过去,不要讲话。”我立即倒吸了一口凉气,寸步不敢移。只见,这石头悬在半空,被两块竖着的高耸的大石块的尖峰托着。定眼看了半天,它没有丝毫动作,看来是虚惊一场。惊魂未定拍拍胸脯之际不禁让人不得不感叹大自然造物之奇妙。
我们顺着“天梯”一路攀援,在人海中几经曲折,看见一个六角亭——望风亭。在望风亭上举目远眺:石峰连绵起伏,像大海的巨浪涌向远方。离开望风亭往北去,在大、小石林交界处,有一汪湖水碧波粼粼,湖畔屹立着一座独立的石峰,这就是传说中阿诗玛的化身石。这位美丽女子头戴绣花包头,肩背背篓,仰望蓝天,似在呼唤,又似期待。大伙儿赶忙取出相机,“咔咔”留下纪念,还准备回去慢慢欣赏呢。石林的确是个很花费胶卷的地方。
经过小石林,我们短暂一小时的游览结束了。也许一块石头很平凡、单调,但是你带上一颗心,开动你的脑筋,路上的风景会变得多姿多彩,富有神韵。
云南昆明的作文3
我是一个竹板凳,“吱呀”一声被撑开放置在昆明的明珠——翠湖旁,每天看着翠湖,看着昆明,领略一年四季。
昆明的冬天,没有北方那种“北风吹雁雪纷纷”的飘扬美,也不比老舍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中,那种“温晴美”。昆明是一座人民生产生活的小城,她的美是一种“灵动美”。
这份灵动表现在冬日的蓝天上,是在其他地方难得一见的蓝,它成为昆明上空一道靓丽的风景。在“昆明蓝”的映衬下,我身旁的小花更红了,小草更绿了。一朵朵白云浮在蓝天上,乍一看,好似蓝色的宣纸上一抹不经意的留白,但仔细看,又仿佛是精心雕琢的一幅水彩画,越看越有味道。在这样的冬天里,连我这样一只年迈的竹板凳,都要出来呼吸呼吸新鲜的空气,赏一赏一碧如洗的蓝天,人们又怎舍缺席呢?
最妙的,还是翠湖上空的小精灵——红嘴鸥。在经过一秋的沉睡后,最先唤醒我的便是那一声声清脆的鸥鸣。由于不忍错过冬天的美景,我总是在秋天沉睡,畅快的一觉醒来,看见远道而来的精灵们,总能使人精神一振。它们雪白羽毛就是冬天最温情的雪!
海鸥尽情地与人们玩耍着,嬉戏着——时而停留在孩子们的肩上,时而飞舞在年轻人身旁,转而又翻飞在女孩们的镜头中……或者,它们灵巧地,像老爷爷老奶奶的孙辈似的,叽叽喳喳围绕在老人的周围,从他们那里得到食物。远远望去,千点白,万点白,萦绕在一颗颗垂柳旁,一只只小船旁……
海鸥清恬的叫声,回荡在城市里,回荡在人们的心中,就连几只偶尔在我身旁驻足的,也会和我一起分享它们的快乐。周围的街区也为他们喧闹,翠湖的水也不忍冻结——喧闹、灵动就是昆明最美的“冬之进行曲”。
坐在我背上的孩童,咿呀地唱着“东寺街,西寺巷……”一首首民谣在一条条筒子楼小巷中萦绕。泛黄的春联还残留在墙上,依稀可见几个字“岁岁平安”。在墙角的米缸上,爷爷用楷书写一个“满”。黄金葛藤爬满雕花的门窗,夕阳斜斜映在斑驳的砖墙。铺着榉木板的屋内还弥漫着姥姥当年酿的豆瓣清香。一首首民谣,在昆明的街巷中由老人孩子口口相传。年幼的孩子们只图一个音韵字角的顺口,却不知这背后,我曾目睹过的一切风霜。
民谣流淌过的小巷充满了些许思故的感伤。冬日的阳光,轻柔地洒在我的身躯上,望着这些灵动活泼的孩子们,我仿佛回到了还是一株青青翠竹的年代,同时也深感时间的苍茫。
这就是昆明的冬天——灵动却感伤,年轻却又饱经风霜。愿这座城市一如它的名字一般明亮,在岁月的长河中温暖无恙!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yunnan/32518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