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拿来主义》优秀说课稿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语文《拿来主义》优秀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高中语文《拿来主义》优秀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我所说课的篇目是《拿来主义》,它是职高语文一年级第二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讲读课文。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提炼文章主旨。学习本文,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提炼议论文的主旨。
《拿来主义》一文是鲁迅先生写的关于如何正确对待外国文化方面的一篇杂文。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批判了国x党反动派和一些人对待外国文化的错误态度,阐明了批判继承外国文化的基本原理、正确态度和方法,指出了“拿来主义”对于创新民族新文化的重大意义。鲁迅先生对外国文化的见解,时至今日,仍然放射着思想的光辉,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2.教学目的要求:
(1)知识目标:
A.把握文章思路、结构和观点;
B.揣摩鲁迅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理解词语的真正含义;
C.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2)能力目标:
A.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B.引导学生理清思路,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C.训练学生概括分析能力。
(3)德育目标:
学习鲁迅对待外国文化的态度和方法,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外国文化的态度。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A.明确什么是“拿来主义”,理解比喻论证的方法;
B.揣摩犀利幽默的语言,理解词语的真正含义。
教学难点:
明确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着重认识送去主义的实质和危害。
4.教具准备:
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二、说教法
采用“疑问教学法”,即激疑——质疑——析疑——释疑,以培养学生积极质疑问题、独立思考问题、主动探究问题、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学法
与教师“疑问教学法”相适应,学生采用“疑问学习法”(即生疑——质疑——析疑——释疑)进行学习。
四、说教学程序
本课文教学分两课时进行。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理清文章层次,突破“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这个难点,突出理解词语的真正含义这个重点。
教学过程:
一、激疑——简介写作背景导入新课,让学生想问能问。
这篇文章写于1934年。
当时,在对待外国文化问题上,存在着两种错误态度:一种是全盘肯定,全盘吸收;一种是全盘否定,盲目排斥。这两种态度,都是不利于我国革命文化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鲁迅写了《拿来主义》,着重阐明对待外国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
二、质疑——教给学生质疑方法,让学生善问会问。
阅读课文,围绕文章的思路、结构和观点质疑,理清文章思路,明确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揣摩犀利幽默的语言。
三、析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善思会议。
(一)筛选重排疑难问题。
(二)采用探究式析疑。
1.采用个体探究式析疑,通过因果论证法的分析理清文章层次。
(1)通过背景介绍,结合课文阅读,你认为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是什么?这可以从文中哪些语句反映出来?
(2)根据文题,你知道本文会写些什么?
(3)从第7自然段用了“所以”一词表示结果,指出文章哪些自然段写的是“原因”,即为什么实行“拿来主义”呢?哪些自然段是写的是“结果”,即什么是“拿来主义”?哪些自然段写的是“结论”,即文章主旨?你认为文章应该怎样划分文章段落?各段写的是什么意思?
(4)作者写作的思路是什么?本文的论证方式是怎样的?
2.采用群体探究式析疑,主要通过例证法、类比法等论证方法的分析突破“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这个难点。
(1)第一段主要论述的是什么?这段是否回答了“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是用什么方法回答的?
(2)在第一段中,作者是怎样批判“送去主义”的?可分为哪几层?每层各写了些什么?
(3)在论证“什么是送去主义”时,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进行论证的?送去主义的表现和实质是什么?
(4)在论证“送去主义的危害”时,作者又运用了什么方法进行论证的?
(5)在论证“送来的危害”时,作者又运用了什么方法进行论证的?
3.通过揣摩犀利幽默的语言,理解词语的真正含义。
(1)本文语言犀利,幽默讽刺,请找出第一段中的语句加以体会,理解其真正含义。
(2)“抛来”、“抛给”、“送来”、“拿来”的含义各是什么?
四、释疑——导解导结导练,让学生善解会练。
(一)导解释疑,探求问题的正确答案。
参考答案(略)。
(二)导结激活,梳理学生的知识结构。
(三)导练激励,巩固学生的知识技能。
选择判断正确的一项:
1.下列词语中加黑的字注音、书写均无误的一组是()。
A.残羹冷灸(gēng)冠冕堂皇(miǎn)
B.x片(yā)脑髓(suǐ)
C.自栩(xǔ)玄虚(xúan)
D.吝啬(sè)蹩进(piē)
2.《拿来主义》一开始就写"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的目的是()。
A.使人们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所以,先从历史的发展谈起。
B.对两种主义的否定,就是从反面论证了拿来主义的正确,是对比烘托的手法。
C.文章主要立足于破,因为是驳论文。
D.文章拓开,使文章产生波澜。
3."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的正确理解是()。
A.反映中国人对帝国主义的刻骨仇恨。
B.中国人信奉"小国寡民"的思想,习惯于"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C.对别国的先进经验自己不去学习,也不许别人来传播。
D.反映有些中国人对外国人冷漠,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排外思想。
4.第3段的中心是()。
A.揭露"送去主义"自欺欺人的危害及实质。
B.讽刺尼采自诩太阳,反对"送去主义"。
C.反对"送去主义",主张"拿来主义"。
D.主张"拿来主义",反对不给子孙留点礼品。
5.下面一段文字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A.比喻论证B.对比论证C.类比论证
6.第3自然段运用的说理论证方法主要是()
A.比喻论证B.类比论证
C.对比论证D.因果论证
7.第4自然段“抛来”与“抛给”在实质上的主要区别是()
A.“抛来”动机良好,“抛给”企图较坏
B.“抛来”动机较坏,“抛给”动机良好
C.“抛来”一般不带有坏的动机和目的,“抛给”是有目的.有企图的
D.“抛来”和“抛给”的说法表面似有区别,但本质一样
8.第5段中有5处引号,对后4处引号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第1处表示否定,第2处表示强调,第4处表示特指
B.第1处表示否定,后3处表示强调
C.第1、2处表示否定,第3、4处表示特指
D.第1处表示否定,后3处表示特指
9.第5段在上下文中的作用是承启,其理由是:。
A.前文揭批了"抛给"的实质和后果,下一段揭露了"送去"主义的具体做法。
B.前文揭批了"送去主义"的实质和后果,后一段再次揭露"送去主义"的危害性,揭示了"拿来主义"的必要性。
C.前文揭批了"送去主义"的实质和后果,后文提出"拿来主义"。
D.前文分析了"抛来"与"抛给"的区别,后文提倡"拿来主义"。
10.3~7段文字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A.对比论证B.类比论证
C.因果论证D.举例论证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并掌握比喻论证的写作方法,分析“怎样实行‘拿来主义’”,总结全文。
教学设想:
采用“疑问教学法”,以学习和掌握比喻论证的写作方法为突破口,分析怎样实行“拿来主义”,突出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一、激疑——通过复习导入新课,让学生想问能问。
二、质疑——根据质疑提示,让学生善问会问。
请同学们阅读第7-10自然段,围绕比喻论证的写作方法和“怎样实行拿来主义”充分质疑问难。
三、析疑——个体探究式和群体探究式相结合,让学生善思会议。
(一)筛选重排质疑问题。
(二)采用探究式析疑。
1.学生析疑主要采用群体探究法进行析疑,突出教学重点一:比喻论证。
为此,我根据学生的质疑,重新设计了两个问题来突出此重点。
(1)对待外国文化有哪几种态度、行为,作者是如何评价的?“大宅子”、“孱头”、“昏蛋”、“废物”各比喻什么?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2)拿来主义者对待不同性质的外国文化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法呢?“大宅子”、“鱼翅”、“x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各比喻什么?运用比喻论证有什么作用?
2.主要采用个体探究法进行析疑,突出教学重点二:怎样实行拿来主义。
问题:结合前面的分析,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实行拿来主义,即拿来主义的基本原则、正确态度和方法是什么?你是怎样理解这些语句的?
3.采用个体探究法,通过分析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提炼文章主旨。
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有五句话,这五句话分别回答了什么问题?本文的主旨和中心思想是什么?
4.采用群体探究式析疑,应用扩展。
同学们,鲁迅先生离开我们已半个多世纪了,今天,重读先生的文章,犹在耳边回响。面对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势在必行,我们应该如何去拿呢?
四、释疑——导解导结导练,让学生善解会练。
(一)导解释疑,探求问题的正确答案。
参考答案(略)。
(二)导结激活,梳理学生的知识结构。
1.归纳中心。
2.归纳写作特点。
(三)导练激励,巩固学生的知识技能。
一、指出课文中下列词语的含义。
1.拿来
2.使用
3.毁灭
二、指出下列比喻的喻体。
1.主人
2.宅子
3.新人
4.新宅子
三、选择题:
如果以“思想上应该装上‘窗纱’”为题,下面哪些论据采用了较适合的比喻论证方式()
A.江河横流,泥沙俱下,鱼龙混杂
B.生活中的窗纱是为了防止苍蝇、蚊子、灰尘...
C.一切人都有爱美之心,西装革履、烫发口红,是时代的美
D.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三、根据所给观点,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进行论证,请同学们口述其论据,其他同学给以评析。
例如:
观点——做事要有恒心,不间断,才能成功。
论据——(1)滴水穿石(2)铁杵磨成针
观点:
1.客观环境往往对人有很大影响
2.要掌握真本领必须勤学苦练
3.做事缺少必要的基础条件就不能成功
4.学生往往越过老师,后人往往越过前人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xiaomiao/34178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