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渡荆门送别》翻译及创作背景

文学常识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渡荆门送别》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在出蜀漫游的途中写下的一首五律。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渡荆门送别》翻译及创作背景,欢迎阅读。

  《渡荆门送别》原文

  渡远荆门外⑵,来从楚国游⑶。

  山随平野尽⑷,江入大荒流⑸。

  月下飞天镜⑹,云生结海楼⑺。

  仍怜故乡水⑻,万里送行舟⑼。

  注释

  ⑴荆门:山名,位于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三对峙,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

  ⑵远:远自。

  ⑶楚国:楚地,指湖北一带,春秋时期属楚国。

  ⑷平野:平坦广阔的原野。

  ⑸江:长江。大荒:广阔无际的田野。

  ⑹月下飞天镜: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飞下的天镜。下:移下。

  ⑺海楼: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

  ⑻仍:依然。怜:怜爱。一本作“连”。故乡水:指从四川流来的`长江水。因诗人从小生活在四川,把四川称作故乡。

  ⑼万里:喻行程之远。

  《渡荆门送别》翻译

  我乘舟渡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来到战国时期楚国的境内游览。

  高山渐渐隐去平野慢慢舒展开,江水一片仿佛流进广阔的莽原。

  波中月影宛如天上飞来的明镜,空中彩云结成绮丽的海市蜃楼。

  但我还是更爱恋故乡滔滔江水,它奔流不息陪伴着我万里行舟。

  《渡荆门送别》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期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这在学术界没有争议,但具体作年有多种说法,主要有三种:一说作于开元十二年(724年),二说作于开元十三年(725年),三说作于开元十四年(726年)。根据郁贤皓的说法,李白是在开元十二年(724年)辞亲远游。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远渡荆门,一向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这次离别家乡,发青溪,向三峡,下渝州,渡荆门,轻舟东下,意欲“南穷苍梧,东涉溟海”。这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渡荆门送别》翻译及创作背景】相关文章:

1.白居易《钱唐湖春行》翻译及创作背景

2.杜甫《望岳》翻译及创作背景

3.《天净沙·秋思》翻译及创作背景

4.杜甫《春望》翻译及创作背景

5.王维《使至塞上》翻译及创作背景

6.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翻译及创作背景

7.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苗在东皋》翻译及创作背景

8.《归园田居·怅恨独策还》翻译及创作背景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wenxuechangshi/235897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