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七夕节作文600字汇编6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七夕节作文600字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七夕节作文600字 篇1
七夕是我们村里喜庆的日子,家家户户都把客人请到家里作客,整条村子都喜气洋洋的。
那一天来临了,家里就把桌子和椅子通通都拿出来摆齐,然后请酒楼的厨师和杂工来做菜,如果是自己做的会忙不来,就情来帮忙哦!
那家酒楼的菜真的很好,他们非常认真的,细心的去做好每一道菜,菜做出来了,我目瞪口呆的,多么华丽啊!很多路过的客人都围观起来,其实是我们一家和许多家的人一起请他们来的,因为酒楼的老板也接上门为客人服务的,所以他们就来了。
到了吃饭了,入席我们家的客人,看到了桌上的菜说:“卖相很不错噢。”吃完后他们更加赞叹不已,我觉得做菜的厨师和杂工是非常辛苦的,我们在这里吃、喝,他们却在清洁做完菜的工具,很不适合,我们在高兴,他们在工作,所以我就拿了两瓶大大的汽水出去送给他们喝,让他们心里高兴,我们也开心了。
走到小街上,看见有些人在摆地摊卖东西,摆的都是琳琅满目的玩具,精致的饰品和晚上会更亮的荧光棒,许多的小朋友都买了自己喜爱的玩具和其它的东西,摆地摊的东西真的非常的多,购买的小朋友也越来越多,小街上就非常的热闹!
到了晚上,晚饭也非常的丰富,非常的美味,客人也吃的很开心,晚饭结束后,我们搬着椅子去村里的篮球场看粤剧团的演出,每到七夕节,我们村都有粤剧看做三个晚上,这是我们村里的村委会请回来的,我们把椅子拿到前面,这样就看得非常清楚了。到了八点,粤剧团开场了,表演的人出来了,每个人都化了妆,很好看,剧也非常精彩,在粤剧表演中,我有一个人非常敬佩的,他就是那个粤剧团里的文武生兼花旦,他不但唱得棒,还会唱女声,非常棒,戏也做的精彩不已,大家都喜闻乐见,多开心啊!粤剧看完了,大家都恋恋不舍的,非常期待明晚粤剧团的演出,我非常想去后台问那文武生拿张签名照,因为他实在太棒了,可惜我没有去,因为实在太晚了,我要回家了,我也不想去打搅他,他演出了也非常的辛苦,非常的累,就这样,这个充满喜庆、快乐的七夕在晚上的十二点悄悄的走了,走得无声无息了。
七夕这个节日,让我们整条村子充满喜气,让来到家里的客人充满欢乐,让小朋友们充满声,这个节日是永远都忘不了的!
七夕节作文600字 篇2
今天是农历七月初七,也就是一年一度的七夕节,传说在今天晚上,人间的喜鹊会飞上银河,给坐落两岸的牛郎织女搭桥相会。晚上,在东岙会进行“第六届七夕民俗风情节”。
我和妈妈一起前往会场。在会场里,我们吃了许许多多美味佳肴,体验了“老洞头”人民的饮食生活;去“祈福风铃走廊”拍照留念;又去海边冲水……但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放水灯了。
妈妈和她的同学们还在会场吃饭,我得到了妈妈的同意和林彦丞、大宝以及大宝妈妈一起前去东岙海边放水灯。
我们在旁边的摊位买了些水灯,水灯是用海绵纸与丝绸做的,呈莲花形,中间插着一支小蜡烛。我们走到海绵,用打火机点燃了中间的蜡烛,暖暖的烛光照亮了我们的脸,也照亮了我们的心。“谁拿出去放啊?”大宝妈妈问。“我!”林彦丞自告奋勇地站出来:“我来吧!”
说完,林彦丞小心翼翼地跨着小步走到浪比较小的地方,把水灯轻轻地平放在水面上,一会儿,水灯顺着水流的方向朝远方漂去……“耶!成功了!”林彦丞高兴坏了,跳起来。但是,一会儿林彦丞的神气就一扫而光啦!突然,风变大了,一阵大浪打过来,水灯被打了个趔趄,翻了一下便熄灭了。林彦丞的神气好像是被浇了一盆冷水,他只能再送个水灯去喽!
最后,水灯纷纷被大浪打翻,只剩下最后一个水灯了!林彦丞照样是小心翼翼地把水灯放进海里。大浪又来了!但是,水灯毫丝不受到影响!我吃惊极了,认为这是“阿拉丁的神灯”,连忙许愿!
神奇的是,我刚许完愿,灯在大浪中灭了。林彦丞垂头丧气地抱怨到:“真是的',要是能坐小船去前面放就好了!”突然,水灯那边闪过一丝火花!水灯再次地亮起来了!!!“耶!我的愿望实现啦!!!”我高兴地跳起来。“好神呐!”林彦丞也赞叹起来,连忙许愿!林彦丞刚许完愿,这“神灯”又灭了,但是没过一会儿,再次地亮起来了!!!
一会儿,浪就带着水灯承载着我们的梦想漂向远方,我默默地祈祷:希望我的梦能够实现吧!
七夕节作文600字 篇3
1 穿针乞巧
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舆地志》说:“齐武帝起层城观,七月七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说:“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
2 喜蛛应巧
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 “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宋周密《乾淳岁时记》说;“以小蜘蛛贮合内,以候结网之疏密为得巧之多久”明田汝成《熙朝乐事》说,七夕“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多寡。”由此可见,历代验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视网之有无、唐视网之稀密,宋视网之圆正,后世多遵唐俗。
3 投针验巧
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直隶志书》也说,良乡县(今北京西南)“七月七日,妇女乞巧,投针于水,借日影以验工拙,至夜仍乞巧于织女”请于敏中《日下旧闻考》引《宛署杂记》说:“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租如锥,因以卜女之巧。”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qixijie/33311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