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母校留恋的作文300字集锦5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对母校留恋的作文300字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对母校留恋的作文300字 篇1
6月30日是我们在母校的最后一天了!
真舍不得离开教书育人的老师,和美丽的母校。还记得20xx年我便踏入了花草树木的学校,那时候好像还没有建造水池,可现在学校建造的水池已经成为了我们学校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了呢!五年的小学生活好像映像在我的脑海中一幅幅显现出,有快乐的,有开心的,也有难受的。马上就要告别母校了,就要开始新的生活了。但还舍不得那和我相处3年的宛老师,杨老师呢!在我们即将离开校门之际宛老师反复叮嘱我们要做一个 善良有爱心的人!在中学要认真仔细严禁,不能向小学一样懒散了!听了这话,我的眼泪夺眶而出。发誓一定不能辜负老师的良苦用心!
在这里我想对宛老师说:"宛老师谢谢您。"不知宛老师还听得见吗!
对母校留恋的作文300字 篇2
时间飞逝,在小学里那短短的六年已成了往事。我即将告别她,我已经生活了六年的深深留恋的地方母校。我留恋她的一草一木,留恋我在这里的一举一动。
留恋校园里的自然教室,踏入自然教室,一排排白色的可桌椅整齐的摆列在教室的中间部分。在墙旁边的柜子上摆着一排大自然的漠图,点缀着自然教室,我和同学们仿佛站在了神秘的大自然中,而老师就像一本敞开着的百科全书,待我们探索所大自然的奥秘。在教室的上方,吊挂着各种各样的鱼,这时,我们仿佛沉浸在了海洋之中。而老师就像一本海洋知识全书,带我们遨游海洋。
留恋校园的操场,那里即使我们展开自己的翅膀,尽情玩耍的地方。记得我们曾在这里举行过多少次比赛,由跳绳比赛,有田径比赛,还有拔河比赛,“哗,哗。”杨树发出的.响声再次在我耳边响起,它使我想起了曾经的许多许多。
母校啊!我深深地,深深地留恋你……
对母校留恋的作文300字 篇3
时间过得真快呀,一转眼,我们早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再过几个星期,我们就要到另外一个学校去就读了,我结合小沈阳的说法,总结了一句话:“时间和睡觉一模一样,眼睛一闭一睁,一天就过去了,眼睛一闭不睁,这一辈子就这样溜走了!”时间就是这么的不等人。
仰望四周的教学楼,粉色的表面,洁白的墙壁,黄色的,崭新的课桌……这些鲜艳的颜色深深的烙在我的心中,难道有人拿的走吗?
再看看九百多位同学的笑脸,个个都笑得那么灿烂,犹如一朵朵百合花迎面绽放,有这么多的孩子陪伴在母校的身边,难道母校会孤单吗?
一转身,各个老师也出现在我的眼线,他们个个精神饱满,无时无刻都准备着把自已的知识传授给这些稚嫩的花朵,难道这不是对我们的爱吗?
教学楼、同学、老师……组成了这个缤纷校园,可是,我们快要离开了,离开这个温馨的第二个家了!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我只希望时间过得慢一些,能让我再多看看这个美丽的校园。
离别始终要来临,但我不会忘记这个美丽的校园
对母校留恋的作文300字 篇4
六月三十日是我们在学校的最后一天了!
真舍不得离开教书育人的老师,和美丽的母校。还记得20xx年我便踏入了花草树木的学校,那时候好像还没有建造水池,可现在学校建造的水池已经成为了我们学校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了呢!五年的小学生活好像映像在我的脑海中一幅幅显现出,有快乐的,有开心的,也有难受的。马上就要告别母校了,就要开始新的生活了。但还舍不得那和我相处3年的王老师,杨老师呢!在我们即将离开校门之际王老师反复叮嘱我们要做一个 善良有爱心的人!在中学要认真仔细严禁,不能向小学一样懒散了!听了这话,我的眼泪夺眶而出。发誓一定不能辜负老师的良苦用心!
在这里我想对王老师说:"王老师谢谢您。"不知王老师还听得见吗!
对母校留恋的作文300字 篇5
六年的生活一转眼就过去了,往日的欢声笑语已被寂寞掩盖住了。可我的一头微微有点震撼,震撼往日的友谊;震撼往日的教诲;震撼往日的泪水;震撼往日的笑语;震撼有千千万万个。也许六年中的一切已经在我的心中刻了一个抹不掉的记忆吧。 当我踏出教室门的时候我的眼角不知道眼泪为什么那么不争气? 但那不争气化为我心中的舍不得。老师严厉的教诲;同学深情的的关心,将会是我人生中最为值得回味的一页。
离开了母校并不代表永久的离开母校,将来我们可以是母校的光荣。我们可以时常来母校回味留念的美好一页。
送给母校一片绿叶,望母校再创辉煌。昂首回望六一的时候,我们是如此的天真可爱...老师是如此的慈祥,老师的一言一语将会是我人生的一举一动。
也许这一切的一切都将会是一片美好的回忆。这时的我眼角也是泪,我的心中也是泪,我的全部都是泪...含着泪我进入了六年回忆的梦之故乡,我梦见了六年里的一切一切,我笑了...
【关于对母校留恋的作文300字集锦5篇】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liulian/39469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