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之隐逸者也。
由菊,我想到了陶渊明,在官场上不忍黑暗而避世,因为他的高洁,可谓“更深不怕风摇动,松正不怕月影斜”。有种“出淤泥而不染”,“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从而,他选择了带月荷锄归。
清晨的露珠晶莹而剔透,一啼鸡鸣,一声蛙叫,更有一份闲情,元亮的心里总是那么的净,他扛着锄头,下山,将自己亲手种的菜照顾,清理杂草,从日出到日落,从蝉鸣到萤火虫,时间的车轮似流水一般逝去。一天过去了,汗水浇灌着几方土地。元亮的心里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小憩后,在淡淡的月光下,在繁星灿烂的夜空下,他带着锄头回家,自给自足。嘴角的微笑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他的心。
他这朵菊,曾今灿烂过,如今却孤芳自赏;他这朵菊,曾今红艳过,如今却平凡到黄;他这朵菊曾今绿叶相衬过,如今却把自己伸的很长很长;他这朵菊,在山野烂漫处,依旧高雅,依旧灿烂,依旧红艳,依旧芬芳,依旧有百花相称,依旧有一丝迷茫,只是多了一丝清淡,多了一丝平凡,多了一丝优雅。不是不自信,不是不灿烂,只是那些失去了自己的色彩。君不见菊之芬芳飘满天,菊香扑鼻无人怜!君不见菊之灿烂遍山野,孤芳自赏独高洁!君不见菊之成长泪满面,而后漫花丛中失绝艳!
清者自清,而那个时代给与的是不公平,陶渊明只有“搬家”,用这样的方式改变自己,来“帮助”他人,官场如战场,无情,自己自私自利,不以国家大任为己任的牡丹们,日日夜夜所思所想的是如何让自己变得更艳。“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陶渊明在这黑暗中并没有“近墨者褐”而自清,出淤泥而不染有几例?避世给陶渊明的是自己内心的知足,内心的清高,晋人说“古有陶渊明清高不为五斗米折腰”
听!他在唱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就这样的菊花人生,依旧灿烂!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juhua/9764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