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珍贵的记忆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次珍贵的记忆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前天,我们快乐学作文的全体师生排着长长的队伍来到荆门市博物馆。博物馆的讲解员阿姨带着我们进行了许多活动,其中最让我难忘的是一次难得的体验——拓片。
教我们拓片的是荆门文化界的名人焦知云老爷爷。焦爷爷身上挎着红艳艳的绶带,上面写着:荆门市博物馆志愿者。虽然他头发花白,脸上布满皱纹,但他的眼睛却格外有神,整个人看上去精神抖擞,十分亲切。
焦爷爷亲自演示了上纸、砸字、吸水和上墨四个环节后,我们便跑到碑前,迫不及待地去动手拓片了。
我们分成了五个组。我和张正然、杨泽瑞、孙兆祺、姚凌枫、邹委彤是一组,其中姚凌枫是组长。
我把宣纸轻轻地盖在石碑上,姚凌枫太着急了,还没把纸铺平就用白芨水往上抹。这下好了,一张纸全部报废。
第二次,我再次把宣纸铺在上面,这回我们可不敢大意,赶快把纸铺平,再拿起沾了白芨水的毛刷,轻轻在纸面划过去。毛刷好似调皮的小蜗牛,在身后“走”出了一道道水痕。
我们组的邹委彤举起硬鬃刷,在粘过白芨水的宣纸上,像蜻蜓点水一样,轻轻地垂直打击,把纸给轻轻砸进字的凹槽里。好,砸字也完成了。
到了吸水环节,我们丝毫不敢疏忽,准备应战。焦爷爷告诉我们,要把宣纸吸得像铺了层白霜一样。我们把报纸覆盖在宣纸上,几个人一起动手,小手“啪啪啪”地打在报纸上,不一会儿报纸就湿了。
我们七手八脚地把报纸揭开,却发现水完全吸干了,我们都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尴尬地笑了。
到了最关键的一步——上墨。我们个个跃跃欲试,我把母包蘸了墨,用子包去“借”墨,试好浓淡后,子包便“嗒嗒嗒”地落在宣纸上。第一张作品完成了,看看我们的作品,东一块墨太浓了,西一块墨太浅了,字迹也不够清晰。我们都笑了,但我们还是得到了焦爷爷的夸奖。
我们学前面的做法,又做了三张,可惜没纸了,不然我们还会做更多呢!
半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这次博物馆之行,我们不仅得到了焦爷爷的亲切指导,还与珍贵的石碑亲密接触,实在是十分荣幸!这次难忘的、宝贵的经历,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jiyi/38172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