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唱着春天的歌,我和哥哥去圩墩公园。一进门就看见了湖边漫天飞舞着的蝴蝶。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蝴蝶的优秀作文,欢迎查阅,谢谢!
篇一:
今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天气炎热,微风吹拂,我和爸爸一起去城墙玩。
我来到操场旁边,看见操场旁边有许多蝴蝶,有白色的、有黑白相间的、有黄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绿色的,五颜六色,美丽极了!它们在操场旁边飞来飞去,好像在做游戏似的,又好像在追逐打闹,玩的非常开心,根本没有注意到我正想捕它们呢!我悄悄地走过去,一下扑出去,蝴蝶被吓了一大跳,就赶紧躲开了,但我却摔了个大跟头。
我不死心,继续扑出去,还是没捕到。蝴蝶好像知道我要捕它,东逃西窜,我一会儿跑到东,一会儿跑到西,弄得我筋疲力尽,满头大汗,还是一无所获。这是,爸爸走了过来,说:“好了,休息一下再捉吧!”我想:要是有个捕蝴蝶的工具那该多好呀!那样的话,我就可以轻松地捕到蝴蝶了。爸爸说:“不用,用手就可以了。”我说:“那就捉给我看看。”果然,爸爸一下子就捉到了一只蝴蝶。我捉来一看,大吃一惊,蝴蝶竟然全身都是粉!我问:“为什么你能捉到而我却捉不到?爸爸说:“你捉不到是因为你三心二意,你一会儿捉蝴蝶,一会儿看癞蛤蟆,怎么能捉到蝴蝶呢?”我听了爸爸的话,恍然大悟。在爸爸的提示下,一会儿,我也捉到了一只蝴蝶。
捉完蝴蝶后,我很高兴。因为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做事情不能三心二意。
篇二: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小朋友的眼睛里——”
唱着春天的歌,我和哥哥去圩墩公园。一进门就看见了湖边漫天飞舞着的蝴蝶,它们有的'穿着黑白条的衣服,有的穿着黄中带点的,还有的穿着紫色的大衣,五彩缤纷真是漂亮极了!
于是,我和哥哥商量好要抓一只又打又漂亮的蝴蝶做标本,我看见了一只紫色的蝴蝶停在了一朵黄色的小花上,我飞奔过去,伸出手就扑,蝴蝶被吓了一跳,赶紧躲开了,我扑了个空。我扑了几次,可都失败了!我满头大汗非常恼火的一屁股坐在了草的上。哥哥走过来告诉我:“捉蝴蝶要把脚步放轻,尽量不要有什么动静,这样在蝴蝶没有察觉的时候,一下子就能抓住。”我照着哥哥说的,轻轻地走到一只穿着彩条衣的蝴蝶边上,趁它没有察觉的时候,我伸出手一捏,它就成了我的俘虏了。我把它放进瓶子里说:“这下你可插翅难飞了!
我和哥哥把蝴蝶带回家给妈妈看,妈妈愁着脸说:”小蝴蝶你真可怜!花丛小溪才是你的家啊!我和哥哥脸一下子红了,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把蝴蝶从瓶子里放了出来,蝴蝶拍拍翅膀展翅飞向了蓝天。美丽的身姿在空中画出了一道优美的弧线。我们都开心地笑了。
篇三:
我最喜爱的蝴蝶是“美凤蝶”。从爷爷的标本中我看到,它不但大而且体态优美。它的上翅呈白底灰黑色的条纹;下翅中间呈白色;翅缘是呈黑色的波纹状;在身体两旁的黑色翅基中,镶嵌着十分醒目的红斑。翅上有数不清的翅脉,翅的颜色和翅脉纹理,不论左右翅都是极对称的。
去年秋天我常常和爷爷去郊外捉蝴蝶。捉蝴蝶是-件非常愉快而有意义的活动,那时的情景我至今还记忆犹新。
记得有一次天气晴朗,我和爷爷吃过早饭后,带上捕蝴蝶的工具乘车到了郊外。那里花多草多,招引了许多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今天我们来的这个地方美人蕉花很多,美凤蝶也很多。我还看见许多花纹各异大小不同,叫不出名称的蝴蝶飞来飞去。我心里既高兴又紧张,生怕它们飞跑了,我直叫爷爷赶快网。爷爷的捕蝶技术很不错,一会儿就捕了几只。我也亲自捕捉了几只。今天的收获很不错,我又一次高兴起来。
通过跟爷爷捕蝴蝶,我不但学会了捕蝴蝶,更加深了我对大自然的亲近和了解,既增加了科学知识,又使我学习紧张的神经得到放松,有于身心健康哦!
篇四:
星期天的上午,阳光明媚,爸爸、妈妈带着我和奶奶到爸爸的母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游玩,到了学校,我们直接来到了学校的后花园。这里的花儿又香又美,草儿又绿又嫩,一只只蝴蝶在阳光的沐浴下飞舞,它们那优美的舞姿让人流连忘返。我想捉一只蝴蝶玩玩,接着,我拿来一只羽毛球拍轻手轻脚的跑过去,蝴蝶见我跑来就急忙地飞走了。我看见一个小妹妹也在捉蝴蝶,但是一只捉不着,急得在草地上跑来跑去。我便和她一起捉蝴蝶。
这时,我们发现了一个目标,一只漂亮的白色蝴蝶飞过来了,妹妹在前面拦着它,我在后面拿着球拍快速地追着它,到了蝴蝶跟前,我把球拍对准蝴蝶轻轻的向地上一拍,蝴蝶被捉住了,我和妹妹高兴极了,我叫来爸爸帮我们把蝴蝶从拍子底下取出来,爸爸走过来从球拍底下轻轻地把那只漂亮的白色蝴蝶取了出来,我用手捏着蝴蝶柔柔的翅膀把它送给了小妹妹。瞧,我们厉害不?不到一会儿功夫,我们就捉了四只美丽的蝴蝶。到了中午,我不想伤害它们,我把它们向空中一送,它们欢快地飞走了,飞得很高、很高,很远、很远……
【捉蝴蝶的趣事作文400字】相关文章:
2.捉蝴蝶的趣事作文
5.捉蝴蝶的作文
6.捉蝴蝶作文
7.捉蟹趣事作文
8.捉知了趣事的作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hudie/26073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