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军大业观后感三篇
《建军大业》是一部非常值得观看的电影,那么要如何写一篇有关建军大业的读后感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建军大业观后感三篇,欢迎阅读!
建军大业观后感一
怀着对党的忠诚,来看《建军大业》,体会着那血与肉的历史。我能想象,那时候的天空的颜色、河水的颜色、泥土的颜色;我能想象,那时候的将军的面容、士兵的面容、百姓的面容;我能想象,那时候的战前的声音、战时的声音、战后的声音;我还能想象到许多那
时候的事物,都是那一堵堵承载着历史的墙,告诉我的,我仿佛听见了战时将军的指挥声;我仿佛能听见士兵战斗时的咆哮声;我仿佛能听见一颗颗手榴弹爆炸的声音。战争是恐怖的,但没这红色的恐怖,就不会有今天这样和平的生活。我必须去珍惜这份幸福,握住这份幸福。
看完了《建军大业》,我的心情其实也是非常的复杂。我庆幸自己出生在黄金时代,我也为那些逝去的英灵默默哀悼。血染红的旗在我的心中飘荡,战争,好像就发生在昨天,离我很近;又好像发生在几万年前,离我很遥远。心中有说不完的感慨。如果战争之苦加与我身,我又会如何去面对,会像前人那样英勇神武吗?答案是肯定的,如果我身处那时,也一定会为了自己的国家,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献上一份力量,这份力量,也许不是去拼刀子,但我也一定会用自己的方式,为它做出贡献,不论是那时,还是现在。
即便是和平当下,我也要以自己的方式,去爱自己的国家,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我在做的是,面对这幸福;我要去做的,是保护这幸福;我的理想,是让更多人体会到这幸福。我不是政治家,我只是一个学生,对于这样的幸福,我想让更多人感受到。我们和前人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们没有我们所有的幸福,我们没有他们那么多经历,我们能感受到他们的经历,他们却不能体会我们的幸福。
通过《建军大业》强烈地惊醒了睡在这幸福中的我,让自我深刻的意识到这幸福的存在,这份幸福,就在我的身边,无处不是。我必须将这份幸福,传递下去。
建军大业观后感二
“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影片《建军大业》为纪念建军90周年上映,众多当红明星的加盟,与红色题材相结合,该片一时成为同期最受瞩目的影片之一。
片中演员既有“老戏骨”,又有“小鲜肉”,很多观众在未上映之前便对“小鲜肉”的演技表示担忧,对此,片方也专门作了回应:“剧中主角在故事发生的时代都还很年轻。” 监制黄建新称选角标准“慎重而严苛”,南昌起义时,粟裕19岁,林彪19岁,小平20岁,要塑造那个时期的他们,必须是年轻演员,事实上,这些演员比那些为了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伟人当时的年纪还要大出一些。
所谓时势造英雄,便是如此罢!20来岁的年纪,革命先辈们个个怀揣梦想,信仰坚定,一心为国,誓救人民于水火之中。和平年代下成长起来的我们,20岁时还是个懵懂的少年,或初入社会,或活在校园的象牙塔之中。
20岁是个令人向往的年纪,如同早上七八点钟的太阳,正是光明,满是希望。生在和平年代,我们感恩先烈,也要致敬先烈,学习先烈,怀揣梦想,坚定信仰。“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正是因为信仰,革命先烈在激烈的战火中奉献生命。正是因为信仰,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而无怨无悔。正是因为信仰,共产党人引领中华民族,从百年沉沦走向民族复兴。
坚定信仰是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的思想前提。青年党员要在丰富多彩的实践中终生恪守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谋人民利益、建群众感情、学为民本领、干富民实事,夯实自身健康成长的思想政治基石。列宁说:“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立足当前,从我做起,把今天的努力同实现共产主义的明天联系起来。每个青年干部都应当有立足自己实际的本职工作,从我做起,以主人翁的责任感,为国家强盛,为民族兴旺,竭诚以赴。
建军大业观后感三
在还没提档之前,就买了建军大业的电影票。一直以来就喜爱谍战题材的影视作品,就越发期待这部影片的上映。作为建字开头的献礼片,这一部真的是燃爆了。从演职人员到故事结构,以及故事节奏,主旋律的体现,都是一部非常值得一看的影片。影片中的每个角色都鲜活立体,观看之时,便觉自己曾与历史这么近,其中南昌起义与三河坝战役的战争场面的确让人震撼。《建军大业》这部影片具有使命感,即燃却又让我在观看的时候,数度落泪。
写这篇影评之前,特地去百度看了一下关于一九二六年肆月十二日的史实。在影院中,看着肆月十二日,学生的游行再到街头喋血,遍地横尸,雨水或许洗的掉那些人们流出的血,却洗不掉他们的暴行,当影片播到这里的时候令人唏嘘,却也渐渐的推动着故事向前发展。南昌起义的部分,叶挺手写“命令”,到教训赵福生,陈峰劝赵福生跟自己干,这些细节都处理得很好。起义之时的炮火隆隆,燃烧不止,战争的场景表现可圈可点。印象最深的当属张国焘与周总理等人开会,张国焘反对南昌起义,贺龙冲进来以后,由保剑锋老师饰演的谭平山,说折中的办法不是没有,是杀掉张国焘。
周总理去与朱德会面的时候,朱德与他要了一笔经费,当时黄志忠老师的表情,老实中透些狡黠,非常可爱。南昌起义开始之前,朱德将所有的军官邀请过来,吃酒玩牌,后来起义开始了,那些有头有脸的军官们准备出去看看的时候,他向上开了一枪,夹着烟的手招呼着大家继续,士兵冲进来的时候,大将之风显现无疑。
三河坝战役这个环节是我哭的最多的地方,三天的战事,三千人对三万人,真的就是纯硬杠。战火连绵,死的.死,伤的伤,血染红了江河,脚下的土地早已变了颜色。黄志忠老师扮演的朱德、马天宇老师扮演的角色、白宇扮演的蔡晴川,他们敬的每一个军礼,都令人动容。最后二百人留下的时候,父子二人,子走父留;兄弟同军,弟去兄留。二百人的断后,留下的是其他人撤出的希望,也是未来国家的希望。朱德对蔡晴川说的那句:“做勇士,不做烈士。”现在想起,依然是会令人落泪。最后三河坝的炮火声声,蔡晴川按下引爆器的时候,朱德带大家撤离的时候,驻足敬礼,依旧会令人眼泪不止。二百人的断后,希望与牺牲,对于革命先烈来说值得,更展现了他们大无畏的精神。
这部献礼片,除却爱国主义旋律,更能看的出老戏骨们的魅力,也能看见年轻演员们长足的进步。刘烨老师所饰演的毛主席,与青年时期的毛主席真的很神似;朱亚文老师饰演的周总理,再其换上中山装以后,将周总理的儒雅气质与作为领导者的智慧表现的淋漓尽致;黄志忠老师饰演的朱德,更是令人满意,军人铁血,为将的气概展现无疑;张涵予老师的杜月笙,一身的月白色长褂,上海滩老大的狠谲诡戾更是入木三分,更多的不胜枚举。在看这部影片之前,也看见年轻演员们在开拍之前的军训,他们的努力、认真、敬业、让人钦佩,刘昊然饰演的粟裕,和马天宇老师饰演的角色,然人能够切身实际的感受到年轻军人的热血,是本影片的亮点,经过几场战役之后的洗礼,能够看见他们的成长。女性角色的话,李沁饰演的杨开慧,马伊琍老师饰演的向警予,还有宋佳老师饰演的宋庆龄还原度都很高。白客老师饰演的瞿秋x,董子健饰演的小平,与这些人物都很贴合。真好,特型演员年轻化是一件特别特别好的事情。
这部电影,有老戏骨担纲重要角色,年轻演员也在本片中饰演主要角色,一部分观众因为只是对“小鲜肉”这三个字有些不同意见,便对影片产生一些不同的“声音”,我觉得这倒是真的失了气度,不够理性。因为年轻,所以年少,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演出年轻将领的少年气,他们还年轻,需要磨砺,我想这对于年轻演员来说不仅仅是一种进步,对于观影的观众来说,也需要发自内心的深省,你究竟要在影片之后得到什么?是一次意义重大的爱国主义教育,了解历史,对革命先烈的缅怀,还是其他,的确需要一次思考。
在这部电影没公映之前,我就曾发微博:这部电影的意义,一是回溯战争年代,向当时年代下的革命党人致意,为我们能够在时局恶劣的年代里,创建一支属于自己军队致敬;二是生在和平年代下的我们应该永记战争的痛,铭记老一辈革命党人付诸的一切,心怀感恩,精神和心灵上都得到了深刻的教育。
现在看来,这段话的确没有错。我,一个九二年生人,出生在和平年代之下,受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读完高中和大学,即便是工作之后,虽未曾急吼吼的吼出什么话,但是,(可能是同场观看的观众,年龄不大)私以为在观看此影片的时候,窃窃私语的内容,谈及的内容,陈述的观点,你们应该好好地观看,去了解这段历史。在你不了解这段历史的时候,希望你不要妄议。希望每一个观众都能体会到我们中国共产党的艰辛岁月,抱持着感恩的心,尊重历史,缅怀为了革命事业献出生命的先烈,感谢先烈们为我们付出的一切。除此之外,我们也应该明白,这部影片讲的少年军人的故事,我辈少年正青春,生于和平年代之下,在感恩之余,用自己的方式、自己的力量,为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做出贡献才是正确的做法。年轻是希望,青春是力量,共同创建和谐社会,一起完成中国梦。
一部一百三十三分钟的电影,跌宕起伏的故事,炮火轰鸣硝烟四起的战争场面,血溅四方动人心魄的历史,它不是别人家的故事,是我们不该忘记的曾经,可能是你的太爷爷太奶奶曾经经历过的,希望现在的我们不要忘记,以后,我们还应该讲给我们的孩子,甚至是后辈,即便考试的试卷上不会考,这是我们国家团结一致的魂。
【建军大业观后感三篇】相关文章:
1.建军大业观后感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guanhougan/36743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