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人生是个不断学习的过程,那么“万事开头难”就是每个人必修的一门功课。下面我们来看看关于创意体验的作文800字,欢迎阅读借鉴。
【篇一:我的一次创意体验】
每月底拿到水电单,总是出乎预料,那惊人的数字让我们全家总是大吃一惊——一个月用水20吨,一个月用电200度。但惊讶之后,我们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用水用电却依然不管不顾。
时间就这样地过去了。突然有一天,我在观看新闻联播时讲到今年的上海世博倡导市民“低碳生活”,便对这充满了好奇心。仔细一听,我明白了,其实就是在生活细节上注重节能减耗……我便不由自主的想起了我们家那些水电单,我的脑子忽然灵机一动,暗想:我们家何不试试低碳生活?看看维持了一星期后是什么情况。
这天我用我的“超级大喇叭”来广播宣传了。经过我的三寸不烂之舌的解说后,爸妈都一一点头答应了。首先我带头提倡:“除了做作业必须开灯之外,做其余的事情都要靠窗外的光束来相助。”“这怎么行,为了节约,也太苛刻自己了,不行!”我见爸妈俩人头摇得好像个拨浪鼓,笑着补充说:“我试过了,我们家厨房窗户大,窗外的光束照射进来都可以清楚地看到室内的所有,吃饭时,还会上演一桌浪漫的“烛光晚餐”,岂不美哉!”经我这么一鼓吹爸妈一致举手赞同。
我的想法刚说完,妈妈也提出了建议:“我们洗手时龙头下放只脸盆,洗好手,就都把水龙头拧的紧紧地,不让水水娃娃有偷偷逃出来的机会,这样一来脸盆里的水聚集多了可以拖地擦地板、浇花、冲马桶……我们就又节约了水资源啦。”但我又担心爸爸会不会做好,他可是我们家的“费水高手”呀!但偷眼看爸爸,他并不做声,说明他同意了。每次看见爸爸进洗手间洗手并顺其自然的把水龙头拧紧,我非常开心,我希望“低碳家庭”会做的更棒!
这几天我突然发现,由于天冷冰箱里的东西不多,要知道冰箱储物如果达不到80%就特别浪费电源,我眼珠子咕噜一转,想出了妙招:废物利用。于是,我就拿起不再使用的堆积如山的硬纸板、牛奶箱,把它们做成一个个大小不一的盒子,上面贴上了各种各类的标签后,分类去整理冰箱。不一会儿,冰箱变得又干净又整洁,简直焕然一新,好像脱胎换骨似的。这样,既帮助了我们,又节省了电源,真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呀!
一星期并非漫长无比,也总有个头儿,经过这段时间的“低碳生活”,我觉得这种生活环境充满了环保的气息,充满了创意,充满了欢笑,我喜欢“低碳生活”!
【篇二:我的一次创意体验】
我有一只与众不同的饭包,它可是独一无二的哦,因为它是在我上一年级的时候妈妈亲手给我缝的。说起它的来历,还有一个故事呢。
我有一条穿过的小牛仔裤,非常可爱。我和妈妈都舍不得扔掉。妈妈灵机一动说:“我们就用它来做环保袋吧。”好主意!我举双手赞成。于是,我和妈妈把牛仔裤的两只裤脚剪了下来,裁下两块圆形用来做袋子的底部,妈妈先要用针线把两个裤管连起来,兴奋的我不管不顾地到妈妈手上去抢针线,非得要亲手缝,妈妈拗不过我,就把着我的手缝了两针,因为手是要钻进裤筒里去缝的,针线从哪个位置出来全凭两只手的配合,因此好几次都差点扎到手上,没办法,我把这项高难度的工作还给了妈妈。裤筒连接好以后,妈妈又把两个圆形的底缝了上去,最后把一根从旧包包上拆下来的带子钉在两个裤筒的两边,我呢,就负责最后的美化,钉了几粒彩色的扣子上去。哇!完工后的袋子看上去好别致啊!我忍不住拎着它在房间里走起了猫步。当然,剩下的那截牛仔裤也没有浪费,我们给它加了两根带子,把它的底部缝起来,又给它加了一点小配饰,这样,它就成了我的备用小饭包,超有个性,谁也没有我的饭包别致。
其实,我家里的各种大小的环保袋,大部分都是用旧衣服做的,一只白色圆底袋是用妈妈的旧防嗮衣做成的,上面还有我亲手画的卡通人物;爸爸的旧格子衬衣做的方形袋子;而我的太阳花裙就变成了一只时尚的超市购物袋。
这些袋子不但漂亮有创意,还可以反复使用呢。去买菜的时候,我们总是拿格子袋子,因为它又大又耐脏;去超市的时候当然是我的太阳花袋了,牛仔裤袋也爱逛超市,什么酱油啊饮料啊都会钻进它的肚子里;白色圆底袋,是妈妈逛街的最爱,买的漂亮衣服都会被装在里面拎回家。并且,这些环保袋还常常引得邻居同学羡慕不已呢。
小朋友们,羡慕我们家的创意环保袋吗?赶快回家跟爸爸妈妈一起动手,做一只大大的环保袋,争取成为一个环保小勇士吧!
【篇三:我的一次创意体验】
如果说人生是个不断学习的过程,那么“万事开头难”就是每个人必修的一门功课。要想走向成功,就必须要跨过“第一次”的门槛,才能够品尝到成功的滋味。从小到大,我最难忘的第一次是制作出第一个陶瓷作品这件事。
真是天上掉馅饼,刚好砸在我的脑袋上。泉州电视台《刺桐花》栏目准备录制一期《德化陶瓷制作工艺》的节目,幸运的我被选为体验小嘉宾。2011年国庆期间,一行人来到位于德化县龙浔镇小溪工业区的先兴陶瓷场,开始陶瓷制作的体验之旅。
做陶瓷的老师傅手把手地教授,我们来个“依样画葫芦”,取来一坨湿润的瓷泥。一见到原材料,大家心里乐开了花,立刻把它搓成一个圆球,师傅一见,关键地说:“快停下。”我们不知所措地停下手中的动作,不解地面面相觑。师傅连忙做起示范,只见他把成堆的瓷泥搓成圆柱体,说:“这叫摞坯。”噢,我们这才恍然大悟,赶紧照做。我心里还美滋滋地想:做陶瓷并不难嘛。
接下来就是印坯了,师傅拿出几个花瓶模具,分发到每个人的手上,大声地说:“用力将泥坯按入模具,就可以看到雏形。”一听这话,大家忙碌起来:有的双手按在泥坯上,双脚用力一跳;有的把屁股坐在反过来的模具上,拼命往下压……忙活好一阵子,终于啃下这块“硬骨头。”
打开模具,我发现瓷坯上还“长出”细小的行刺。不过,这可难不倒我,我学着师傅的样子拿出一把小刀,小心翼翼地刮起来。我还拿毛刷刷干净瓶身,放在太阳下晒干。万事俱备,画龙点睛的步骤到来,我拿起画笔在坯上画上自己喜欢的动物图案。
一星期后,一行人再次来到陶瓷厂,看到烧制出来的劳动成果,同学们忍不住捧腹大笑:有的花瓶成为歪脖子;有的站都站不稳;有的瓶肚上竟然突出棱角……再看看我的创意吧:瓶身修长,洁白无瑕,简直就是鹤立鸡群。老师傅走过来,笑丰说:“这位同学在学的过程中专心、细心、用心,‘三心’齐用,产出的瓷器质量当然高。”《刺桐花》栏目的主持人兴奋地说:“等到这期节日播出的时候,你的作品就可以让观众大饱眼福啦。”
哈哈,第一次与陶瓷亲密接触,我竟然“无心插柳柳成荫”,成功地制作出一个瓷花瓶。我把它紧紧地搂在怀里,心想:我要把它放在书桌上,时刻提醒自己,做什么事都要专心致志。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800zi/22657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