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这个31岁的男人,在上海寸土寸金的地段住着平均十一万一平米的豪宅,享受着众生仰望的目光。他的生活好像一杯精制调配的营养剂,美丽充实。
有人说,他只是抓住了15-20岁的青少年市场。那个年龄段的孩子对偶像的狂热度在成年人来看是匪夷所思的,是他们构成了购买郭敬明作品的主要群体。究其根本原因,郭敬明的作品传达出来的观念符合这个时代的青少年的主流思想:拜金,浮躁,眼高时低,没有确实的目标……说真的,他的作品并不会让年轻人学到什么重要的东西,更多的或许只是感官上的愉悦,虽然很可悲,但是是事实。纵观整个文化市场,包括电影,电视节目,大抵如此。
有人说:“郭敬明只是用些华丽唯美的句子讨好些年轻人罢了,他的文章没有营养,纯粹是浪费纸张”。他可能不是一个符合众生胃口的作家,但他确确实实是个成功的商人。
找准方向,那是郭敬明商业帝国的根基。郭敬明选择了流行文学,这条路对他的成功起了很好的奠基作用。放眼望去,郭敬明的“小时代系列”在怒骂中高调创下十亿票房;他的《爵迹》一年销量可达三亿多本。据榜单显示:去年的莫言热并没有改变文学作品销售的格局,传统不敌流行已成为文学类图书市场常态。《报告》主编、著名文学评论家白烨称,不仅图书,中国现在所有传统文学类刊物发行量加一起,也才仅仅抵上郭敬明旗下5本杂志的发行量。可以说,没有流行文学,就没有郭敬明的帝国大厦。
坚持,那是郭敬明商业帝国的钢架结构。且看1997年的郭敬明,刚进入初中二年级的他,已经在全国公开刊物《人生十六七》上发表了他的处女诗作《孤独》,收到了杂志社寄来的10元稿费和样刊。他的作品第一次变成铅字,得到社会的认可,这他的创作激情便陡增。升入高中的他,依然坚持着写作的兴趣爱好,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向杂志社和文学网站投稿。没有他的坚持,就没有今天的他。
多元化,那是郭敬明商业帝国的形态。但就中国作家富豪榜单分析,自2006年创立至2012年,整整七届,郭敬明每年都是榜单前几名。2007年、2008年和2011年,郭敬明三次位列当年度中国作家富豪榜榜首,成为“畅销之王”。2007年:1100万元;2008年:1300万元;2011年:2450万元
2012年跌出三甲,以1400万元的版税收入仅列第四位。可是,当郭敬明没有重磅新书出版时,他的帝国立马转战了影视,他也成功“变身”为郭导,目前,他的吸金方向已从出版转向影视等全面开花。
这就是31岁的郭敬明的商业帝国,他以他的才华,以他卓越的眼光和卓越的精神,构建了一个属于他的帝国!再过十年,当我们清理旧物时,会不会指着一本发黄的书本上模糊的作者讲:这就是那个让我因年少而悸动不安的心脏安静下来的人?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1000zi/5898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