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说课稿

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精品】说课稿模板十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说课稿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闺塾》选自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第四单元,本单元学习中国古代戏曲,重点是欣赏中国古代戏曲的语言和艺术手法,目的是培养学生鉴赏我国古代戏曲的初步鉴赏能力。

  本文节选部分,语言富有个性,据以上内容和所教学生的特点,将学习目标确立为:

  1、知识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了解《牡丹亭》的大概故事内容。

  (2)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2、能力目标:

  (1) 鉴赏个性化语言。

  (2) 分析人物性格及其成因。

  3、德育目标:了解封建礼教对人的束缚、扭曲和伤害,体会杜丽娘、春香追求个性解放的反抗精神。理解那个时代青年男女追求个性自由和美满爱情的合理性。

二、重点和难点解析:

  本文节选自中国四大名剧之一《牡丹亭》。《牡丹亭》全剧以歌颂杜丽娘、柳梦梅生死不渝的爱情为核心情节。但是《闺塾》是《牡丹亭》第七出,“游园惊梦”故事尚未发生,杜丽娘的思春情怀也才见冰山一角。依据此情节内容,要让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把握剧情,以抓住戏剧冲突以及春香、杜丽娘、陈最良这三个人物个性化的语言来概括人物性格为重点。其中戏剧主人公杜丽娘的表现较为含蓄,对她的性格的了解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三、说教法:

  适当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动口、动脑、动手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参与教学,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迁移教学法

  它最大的特点是激发学生兴趣,增强信心,在本节课中主要体现为运用学过的古代戏剧知识,通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2、比较分析法

  它能增强学生观察、分析、交流的主体意识,使全班学生积极参与到主动的学习活动中去。在本节课中主要体现为让学生品读语言从而进行类比,突破重点和难点。

  3、启发——发现探究法

  在本节课中主要体现为通过分析比较得出新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四、说学法

  新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

  1、动口动脑动手,讨论分析法。

  2、鉴赏诵读法。

四、说教学程序:

  语文教学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同时,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总是由一般到特殊,所以,要对剧中人物形象有更深的认识,就要对全篇的情节有细致的了解。因此,在进行新课之前,我让学生做如下准备和预习:观看影片<<牡丹亭>>,,运用上节课的有关戏剧知识,参看提示、注释,通读全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完成学习目标1。

说课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爬山》的第二课时,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大方面进行展示。

一、说教材

  本单元的课文重在说理,都是把朴素而深刻的道理寓于具体事例之中。本课主要讲的是一对父子一同爬山时,父亲教育儿子要努力征服自己,尽力做好每一件事,还启发儿子怎样欣赏大自然的景物。这篇课文具体体现了本单元的重点训练目标:不仅要使学生获得语文知识和技能,而且要让他们从中学习做人的道理。

  针对学生及课文特点,我确定了第二课时的学习目标和学习重难点:

  1、我能讲出父亲说的话的含义,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重点)

  2、我能初步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体会“青山的沉静”和“父亲的智慧”指什么。(此条预设不呈现在学案的目标一栏中)

二、说教法、学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渔场。”这节课,我利用导学案的“渔场”功能,在每个环节中充分挖掘适合学生尝试的学习方法,尽最大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合作、交流和反馈能力。借助导学案采用了“三大导学方式”,即:目标导学、学法导学和问题导学,再加上穿插学习过程中教师的适时点拨,它们构成了我本节课的教学方法,统称为“导学法”。那么,新课改主张的“独学、对学、群学”就必然成为了本节课的主要学法。

  在本节课的重点问题处理上,为了改进阅读教学结构,我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体裁和写作思路,准备尝试运用列表助阅读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对比中预习、讲练和小结。

三、说教学过程

  在“高效课堂”背景下,我将教学流程设计为:定向——导学——合作——点拨——检测——评析六个环节。具体如下:

  第一步:定向(时间大约为5分钟)

  课堂开始,我设计了“复习铺垫”这个环节,主要有两道习题。第一道是复习题“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用回忆法来统领全篇。第二道是填空题,考查的是课文第一句话“父亲爱,爱,也爱,——尤其是。”用来引出下文,顺势设问“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呢?”引入新课,来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

  之所以这样设计,主要考虑到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在论述阅读教学时有这么一句话:“讲读课文要处理好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一般的说,可以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进行教学。”这篇课文的结构形式恰巧就是“总——分——总”,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的。如此设计,既符合大纲要求,又符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接下来,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齐读学习目标的设计,主要对应的是第二、三项学习内容的达成目标,也是接下来学生合作学习和展示提升要完成的主要任务。通过齐读,做到“目标导学”。

  第二步:导学(时间大约为1分钟)

  您可能要问:1分钟,可能完成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学案的设计上,每个环节我都考虑到了学生对学习方法的需求,所以明确提示了各种阅读的方法,比如圈、画、批、注等,还做了些典型示范,在学案的第二项“品读课文”中尤为凸显。

  这项,之所以会运用到列表法来引导分析,是因为课文的重点我定为理解父亲的话,而理解父亲那些有哲理的话必须要引导学生结合一系列的相关问题来感悟,也就是“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情况下”、“说话目的”、“我懂了吗”等。这些问题的答案,在文中的每部分里都有,但是又都不一样,有很强的类比性,我觉得运用列表法比按顺序一段一段追问来的简捷。表格的横纵向对比,更利于学生自己理清文章脉络。乍一看,表格里面的内容很丰满,但实际上它没有一个空格需要学生课上动笔填充,都是提示批书方法的,所以您也不用担心解决它的时间问题。

  我的学案设计是属于课前下发的那种,学生事先按照提示做了独立预习,完成了至少20%的学习任务。所以

  课堂上的这步,我只需要说两句话即可:第一句“请认真对照学案上的提示和要求,看看哪里还没有完成好,作为小组交流的重点。”第二句“各组交流后,组长组织做好展示安排。”这样,你还认为我课堂上的导学时间1分钟不够吗?

  第三步:合作(时间大约为7分钟)

  这里所谓的合作,其实就是先将自己课前没有完成好的项目在组内提出来,寻求大家都比较认可的答案,同时留存组内尚未解决的问题。然后,由组长组织,大家共同商量班级大展示的分工内容。期间,老师需要做的就是深入到各组,了解学生完成任务情况,适当做些简单指导和帮助即可。

  这步的设计,是使学生通过“兵教兵、兵练兵”的方式,促进学生完成大约70%的学习任务。

  第四步:点拨(时间大约为20分钟)

  班级大展示开始后,学生首先要按照项目的提示有秩序的交流学习成果,质疑留存的问题。在“兵强兵”的对抗质疑、互助点拨过后,难免还会有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时候就需要“师教兵”的直接点拨了。

  比如,本课中父亲说的三句含有哲理的话和课文结束时的那些抒情的话,其实以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水平来看,是很难达到彻底领悟其含义的。所以,在班级大展示环节中,教师必须要在学生似懂非懂之间做个恰到好处的点拨。

  根据学案的提示,我估计学生会对上山途中父亲那句“别人爬山是为了征服山,我们爬山是为了征服自己”理解的不那么透彻,所以我准备了三个引导发散思维的追问:1、爬山会遇到什么困难?2、遇到这些困难,人自然会产生什么不良情绪呢?3、“征服自己”是说自己在困难面前应该怎样做?

  而课文结束时的那些抒情的话中,最难理解的就是“青山的沉静”和“父亲的智慧”这两个关键词。在学案上,我已经将其设计为填空题,因为它们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更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尤其“青山的沉静”这个词指什么,我估计学生理解上也会遇到瓶颈。此处,我准备这样引发学生思考:1、“沉静”是什么意思?2、作者说“从青山那里,我学到了沉静”难道是说以后他要少说话吗?3、结合全文父子间的对话想一想:青山的沉静到底指什么?

  除此外,学生在抓住关键词彻底感悟句意后,教师还要随机点拨关键句子的读法,做到当堂就能比较有感情地读出课文,实现第二项学习目标。

  第五步:检测(时间大约为4分钟)

  此环节,我设计了三道分层检测题,学生可在规定的时间内自选感兴趣的问题解答。

  尤其是第三题,属于句子的仿写习题。语文教学一直提倡“一课一练”,这个“练”指的就是仿写练习。所以,此项练习意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语言。通过迁移练习,使学生真正将课文中的规范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达到学以致用。

  第六步:评析(时间大约为3分钟)

  内容主要是对正和交流“检测”的答案,最后做个简短的小结。

  此环节重在分享第三题的思考成果,促进学生开拓思路,提高写作水平。

四、说板书设计

  此项,被我设计成了全课总结的内容,在第四步“点拨”之后,由教师引导概括:读了课文,你明白爸爸要告诉儿子什么了吗?在全班同学的总结中师生共同完成板书。

  21、爬山

  上山——尽力

  下山——留心

  自然——用眼、用心、用脑

  总之,整节课我力求做好“第四者”:促进者、学习者、决定者和幸福者。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shuokegao/427271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