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说课稿

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说课稿合集五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说课稿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说课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河北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章合理用脑 高效学习 第一节 信息的获取第1课时的内容。本课时主要讲述眼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知识。因为只有了解眼球的结构,才容易理解视觉的形成。本节教材在讲述正常的视觉的基础上,还讲述了异常情况和卫生保健知识。由于眼是人体从外界获取信息的主要器官,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有着突出的重要作用,因此,本节知识也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二、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属于教学过程中比较难的一个环节,知识性和理论性都比较强,学生不容易理解。虽然学生对“眼睛”这一名词十分熟悉,但对眼睛这一器官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却知之甚少。应该说,眼球的结构非常复杂,有关的名称繁多,学生不好记忆,也不好理解,瞳孔和晶状体的动态变化,学生更是难以想像。视觉的形成过程,学生更是不好理解的,因为光线的传播看不见,也摸不着。由于七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学习物理学的光学知识,因此,我在这里安排了一个关于眼球结构与照相机的对比,我觉得这样能给学生以最直观的印象。那么怎样才能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呢?这节课,我充分利用了多媒体的作用,用直观的课件,眼球模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解决了一些比较抽象而难以解决的问题。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确立了以下内容作为我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概述人体通过眼睛获取外界信息的情况;

  2、描述眼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描述视觉形成的过程;

  4、调查近视形成的原因,并提出预防近视的对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保护视力、预防近视,自觉维护身心健康的美好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

  我确立了两个教学重难点:(1)眼球的结构及其功能;(2)视觉的形成过程。它们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五、教学策略: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共分“眼球的结构” 、“视觉的形成”“近视、远视”等几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的作用。

  有关多媒体课件介绍:

  第一、导入新课。讲课前,我在屏幕上演示了一些优美的画面,让学生以轻松愉悦的心情进入上课状态,然后问学生“刚才,你们用眼睛看到了什么?大家都看到了一些优美的画面,说明你们产生了视觉。那么视觉是怎样形成的呢?眼睛的结构又是怎样的呢?” 这样导入课题的过程轻松、愉快、自然、流畅。

  第二、“眼球的结构”是这节课的第一个重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我利用眼球模型和课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学生阅读课本知识为手段,让学生熟悉眼球的结构名称及其功能。由于课件中眼球的结构清晰,学生一看就清楚各结构的名称和位置,如角膜、虹膜、晶状体、睫状体、视网膜等。其中,瞳孔“在光线暗时会放大,在光线强时又会缩小”,这段是用比较猫的瞳孔在光亮和黑暗情况下的变化说明的,形象逼真。晶状体会通过睫状体内的平滑肌进行调节,曲度会变大变小,这些动态变化学生看了以后很容易理解,而且记忆深刻。

  第三、“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学生比较难理解的。在这里我运用眼球与照相机的结构比较来帮助同学们理解,更直观一些。

  第四、本节课是对学生进行“爱眼教育”的极好时机,在完成教学任务后,我通过视频向学生介绍了近视眼的预防知识,同学们都很感兴趣,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第五、讲完课后,我设置了四道习题,通过这些习题把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复习了一遍,达到了复习巩固的目的。

  第六、本课结束了,我在屏幕上显示了温馨的祝福语:“希望大家保护好自己的视力,用你们明亮的眼睛去欣赏祖国的美好河山!”

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九年级第十二章《欧姆定律》第三节的内容,第十二章的内容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多样化等基本理念。本节教材是欧姆定律的具体应用,结合前章所学的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可应用欧姆定律直接导出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公式,我则比较注重知识的应用和拓展,采用典型练习归纳新规律,通过例题巩固所的规律的教学思路,效果很好。

  (二)教学目标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目标、课程基本理念,我确立以下为本节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知道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2会用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进行简单计算。

  3认识总电阻与原串联或并联的电阻之间的“等效代替”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了解等效替代的研究方法。

  2.通过推导串、并联电路电阻关系的过程学习用理论推导得出物理规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应用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特点推导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体验物理规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意义。

  2.通过推导过程使学生树立用已知规律发现新规律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应用理论推导法,掌握串联和并联电路总电阻的计算公式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同时借助于等效代替的观点分析串联、并联电路是难点。另一个难点是并联电路等效电阻的计算。

  (四)课程资源开发

  制作多媒体课件

  二、 说学法

  (一)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经过两年多的新课程理念的熏陶及一年多物理新教材的学习,已经有一定的知识整合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和一定的数学运算能力。但部分学生会在电学部分感到难学,逐渐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大部分学生有较强的求知,也比较喜欢自己动手做实验。

  (二)学法指导

  知识是认识主体——学生主动建构的,而不是客观存在于人脑之外的,学习者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进记忆中,而是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根据本节的学习内容,从理论上学会分析并推导出串联、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实际上就是一个旧的知识的整合过程。另外课堂练习的进行,锻炼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同时新规律的得到过程的体验,是学生的思想有一定深度的发展,对学生理性思维的建立是很有必要的。

  三、 说教法

  根据本节教材特色,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采用以理论推导的教学方法,同时穿插练习进行巩固,以达到掌握规律、会应用规律、提高各方面能力的目的。

  四、 说教学程序

  (一):问题引入:

  (二).新课教学

  1..串联电路的电阻关系:

  (1)推导串联电路的电阻关系. (2)学生语言表述并联电路的电阻关系

  (3)老师引导分析总电阻的物理意义(4)课堂练习应用串联电路的电阻关系.

  练习题(幻灯片):(略)

  学生口算,老师将答案出现在屏幕上。

  (5). 引导学生从六道习题中寻找有关串联电路电阻的新规律。

  2..并联电路的电阻关系

  (1). 推导并联电路的电阻关系 (2). 学生语言表述并联电路的电阻关系

  (3). 推导R1 、 R2并联时总电阻R的计算法:

  (4). 创设问题:三个电阻并联时总电阻能用类似的方法 吗?

  (5). 课堂练习应用并联电路的电阻关系.

  练习题(幻灯片):(略)学生笔算,老师老师将答案出现在屏幕上。

  (6)对比串联电路电阻的三条新规律,通过此五道题的数值,找出并联电路的三条新规律:

  (7)利用新规律练习(略)

  3.例题练习

  例题1.

  把一个3Ω的电阻R1和一个6Ω的电阻R2串联在电路中,如图所示,如果电源电压是6V,则电路中的电流为多大?

  例题2. .

  如图所示,把一个3Ω的电阻R1和一个6Ω的电阻R2并联在电路中,它们的等效电阻是多大?如果电源两端的电压是3V,则电路中的总电流为多大?

  题打在幻灯片上,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做,例2挖掘出第二种做法。

  (三).小结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的规律

  (四).布置作业:课后习题1. 2. 3.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shuokegao/406399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