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客》说课稿范例
高三年级学生,因为人教版高三上课文中选入了贝克特的荒诞派作品《等待戈多》,那么把两篇文章放在一起,便于学生对这两篇课文的理解和比较。这是其一,其二将在最后说到。
这篇教材有这么几个特点:
一是语言上生涩难懂。
二是人物形象塑造及情节设计呈现模糊性,不鲜明,不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但恰好因为这样,学生可以做多重理解,正所谓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三是思想意蕴上,呈现多重性,可以给学生发挥和想象的空间。
基于以上对教学对象和教材特点的分析,我预设的教学目标是:
让学生探讨《过客》中老翁、女孩、过客这三个人物形象的象征意义,以这个象征意义的探讨作为突破点,启发学生的思维,采用“一线串珠”式的总体设计思路,连接起文本的语言和思想意蕴。
我的教学过程主要包括:
首先是问题导入,鲁迅的这篇短文名叫《过客》,那么文中除了标明为“过客”的过客之外,其他两位:老翁和女孩是不是过客呢?如果不是,他们都象征着什么?或者文中的这三个人物形象,你觉得各自象征什么呢?
我们来分析其中一种可能性。
首先,我们可以认为,鲁迅所写到的三位人物,其实都是他们各自生活形式中的“过客”,老翁和女孩也都只是过客而已。
女孩是她童年的过客,她不可能久留。正因为她处在童年时期,所以她看问题都附上了这个年龄的特点,比如纯真、善良,(她给过客递水喝,她递给过客一片布);她容易看到事物光明的一面,当老翁说前面,是坟的时候,她说,不,不,不,那里有许多许多野百合,野蔷薇。这些野百合,野蔷薇,就好像《药》里面夏瑜坟上的花圈,代表着女孩心中的希望。但是她最终将告别童年,步入成年,这也意味着女孩最终将挥别童真,去拥抱现实,所以童真阶段的她,只是一个过客。
而老翁则是已经从理想化的阶段转化为拥抱现实的一个典型。老翁首先告知了过客前方是坟这一重大发现。第二,老翁也曾经听到过那前面的“声音”。原文说:但是,那前面的声音叫我走。我知道,你知道?你知道那声音么?是的。他似乎曾经也叫过我。文中很重要的两个意象:视觉意象“坟”和听觉意象“声音”,老翁可能都曾积极地探索过,所以老翁曾经也是位过客,只不过在过客接下来进一步的追问后我们发现老翁已经完全消极颓唐了,请看:走完那坟地之后呢?走完之后?那我可不知道,我没有走过。不仅如此,老翁还劝过客放弃自我。你莫怪我多嘴,据我看来,你已经这么劳顿了,还不如回转去,因为你前去也料不定可能走完。而对于声音的态度也同样如此,老翁选择了“不理他,他也就不叫了,我也就记不清楚了。”这说明,老翁也青春过,奋斗过,醒悟过。但是,那些阶段,他很快就路过了,到了他的现阶段。正因为这样,鲁迅在这里给予了批判,反映了在当时的社会就是有许许多多像老翁这样的人,他们也曾追寻,但正是一个个老翁的劝诫,一个个像他这样的过客停止了步伐,变成了新一代的老翁。有过念头,有过想法,却始终都不能实现什么。人人都像老翁一样,是自己人生理想的背叛者,是自己人生终点站的过客。因为,错过了这一个声音,就再也没有真正的终点了,他就此停了下来。这就印证了著名作家柳青说过的那句,“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正是如此,没有终点的人生,人人都路过了自己的理想,人人都成了成千上万个的“过客”。
最后谈下过客。过客这一辈子都在赶路,但是,他不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就揭示了人类的一个人生困惑。人人都在寻找精神上的原乡,跟《等待戈多》不同的是,过客这辈子不在等待,而是以一种完全相反的姿态,他一直在追寻,但追寻的意义和目的显得非常得虚无。
那么,这种虚无感,就增加了他思想上的不确定性和行动上的彷徨犹豫。过客是很不安的,他不知道这条路的尽头,更不知道自己的行动最终能将他带到哪里。虽然过客最终都拒绝了老翁的意见,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两次反应中他都有个先沉思后吃惊最后拒绝的过程,这也是鲁迅自身生命历程的一次挣扎,它说明作者对老翁的劝说和人生态度有某种程度的认同甚至是尝试过,比如鲁迅曾在《呐喊》自序中明确谈过自己有过数年之久的沉沦期。文中通过对老翁的否定,生命实现了一次升华。但是还没完,文中女孩的布施对于过客也是一种考验。女孩出于爱护之心递给了过客一块裹伤的布,那么,对于这样的女孩的同情和布施,过客的表现如何呢?过客先是接收了布施,对于一个伤痕累累而且一个孤独至今的人来说,“这真是极少有的好意”,但是过客转念之间又拒绝接受布施,不过这样一个先接收后拒绝的过程再次露出了他挣扎辩驳的痕迹。鲁迅也曾说过:“这种反抗,很容易消融在感激里,所以那过客得了女孩的一片破布便几乎不能前行”,好在,过客拒绝了,以近乎超人式的个人的英雄行为来展示自己证明自己。作者通过运用拒绝各种潜在的诱惑这么一个手法来精心设计这一强者的形象。过客是从强者的位置上来做拒绝的`决定,只不过他深知生活的绝望,已经不再怀有乐观的想法,深知内心还有点犹豫,但依然默默地步步前行,这就多了不少的沧桑感和沉重感。这也是鲁迅“反抗绝望”的哲学主题。
以上只是其中一种预设,肯定有人要问,如何达到这样的预设,这 时候老师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老师是学生课堂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他们探索的道路上给他们几个支架,比如引导他们:女孩的布施对过客来说意味着什么,文中“花园”“坟墓”的意象是什么?等等。当然,除了这一预设,可能的预设还包括:老翁、女孩、过客是人生的三个阶段;过客、女孩、老翁是鲁迅灵魂深处的三个自我;等等。
在这个环节,小组讨论后,我会让学生或形成书面材料,或用简洁的语言当堂表达,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最后说下为什么这样设计:
教学的根本在于学生的有效学习和良性发展,讲授这篇《过客》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和阅读中,享受到想象的快乐,并领悟到鲁迅精神的实质。高三年以前学过的鲁迅的课文并不少,比如《药》《故乡》《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等,通过一系列的接触,每个学生心中都有一个“鲁迅形象”,通过对《过客》的阅读和探讨,可以让他们与自己心中的那个“鲁迅” 对话,或者是验证,或者是辩驳,或者是重新建构,这种对话的过程,本质上是完善青年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过程。
【《过客》说课稿范例】相关文章:
1.《过客》
2.过客的美文
3.海燕说课稿范例
4.春-说课稿范例
7.山行说课稿范例
8.《春》说课稿范例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shuokegao/27532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