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教材
说起数学,大家都觉得比较枯燥单调,但是掌握初步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也是幼儿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为了让幼儿能够愿意学、乐意学,激发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引导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获得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的感性经验,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选择了这个一游戏情境搭建动物园贯穿始终的活动——按规律排序。
二、说教育目标
实施这个活动的目标在于:
1、认知方面。通过观察、探索了解序列的规律。存在的规律需要小朋友用眼睛去仔细观察,用心去认真探索,挖掘序列中存在的规律,达到认知的目的。
2、能力方面。在了解规律的基础上能按存在的、设计的规律进行排序。通过前一目标,幼儿有了对规律的认识,这个目标就使幼儿从认识到实践操作,达成能力方面的目标。
3、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使之愿意并喜欢参加数学活动。前两个目标,幼儿都是在游戏情境中亏了达成的,不枯燥单调,幼儿愿学乐学,轻松达成情感目标。
三、说内容
数学活动的内容应具有启蒙性、生活性和可探索性。在这个活动中也注意到了这三点。第一、启蒙性。指幼儿对某一内容有所感知和体验,对这一内容获得较丰富的感性经验。在整个活动中,幼儿都处于感知和体验规律的氛围中,对于规律这一内容有了较丰富的认识。第二、生活性。教育生活与幼儿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内容应该是幼儿所熟悉的,也是他们所能理解的。让幼儿感受到数学可以解决人们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活动选择了搭建动物园——铺一条去动物园的路、为动物园搭围墙这些内容。铺路搭围墙都是幼儿日常生活中了解熟悉的,幼儿能够接受理解。第三、可探索性。即培养幼儿初步的探索、猜想、逻辑推理能力,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探索规律,从而运用规律这一数学概念来解决排序的问题(即铺路、为小动物搭围墙)。
四、说教学手段
操作法是数学活动中的基本方法,这个活动的整个过程都是以幼儿的操作为主,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形式。在这个活动中,运用了铺路、为小动物搭围墙这个游戏情境。这个游戏欢乐的氛围存在于活动的整个过程。幼儿一直处于和小动物们作游戏,享受欢乐、体验成功的高涨情绪中。真正体现了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
五、说教学过程
活动由提问导入:“你们喜欢动物园吗?动物园有些什么动物?”小朋友热烈地谈论着。情绪一下子调动了起来。“今天我们一起搭一个动物园,好吗?首先请小朋友观察一下这条路有什么特点?”幼儿们开始了观察和探索。的出结论:有规律。是蓝三角、红圆、红圆、蓝三角、红圆、红圆……教师接着出示第二条不完整的路,请幼儿在观察探索的基础上,将不完整的路铺设完整。这个层次的难度就增加了。紧接着第三个层次,请小朋友动手操作,铺一条去动物园有规律的路。这个层次是第二个层次的递进。小朋友需要开动脑筋,设计一条有规律的路,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述自己路的规律,培养创造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以上三个层次使用的是有色平面图形。
“路铺好了,我们来为动物们搭围墙吧!梅花鹿寄来了一张围墙的图纸。”小朋友于是就开始用无色的立体积木搭建。“小猴子喜欢什么样的围墙呢?他也送来了两张图纸(一张简单、一张复杂),请幼儿观察后自由选择图纸用有色立体积木搭建。这体现了个体差异。下一个层次请幼儿自己设计围墙。这个环节的难度相应提高了。孩子发挥想象,搭建有规律的围墙。搭好后,教师发一个小动物住在围墙里,孩子门充分体验了成功感。
整个活动过程,由平面的路——立体的墙,从无色——有色,难度层层增加,步步深入,体现了循序渐进。整个过程,幼儿都在不断的探索中操作学习。
六、说活动延伸
在活动实施后,在区角活动中继续设置类似的活动。如为小动物搭围墙;为居民小区铺路;设计图纸等等。让孩子在延伸活动得以巩固按规律排序的知识技能。
七、说活动效果
整个活动气氛欢乐融洽,幼儿情绪高涨。在游戏情境中,幼儿人人参与操作,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参与性、创造性,目标达成良好。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shuokegao/10933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