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诗朗诵比赛作文三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诗朗诵比赛作文3篇,欢迎大家分享。
诗朗诵比赛作文 篇1
我们心语学校正在举行一场春之声诗朗诵比赛。
老师站在讲台前,大声地郑重地宣布:“比赛开始!”此时,我的心里很紧张,“砰、砰、砰……”,怀里像揣了一只小鹿似的乱撞。因为第一个上场的就是我们组的参赛选手徐古芳,我担心她会不会正常发挥,帮我们组拿第一名。
只见徐古芳落落大方地走到了讲台前,站稳后,面带笑容,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朗诵开始:“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徐古芳朗诵结束了,我们静静地期待着老师打分。
老师微笑着说:“徐古芳同学字正腔圆,讲究礼仪,落落大方,这几方面表现得都很好,但在感情充沛程度上差了些,去掉五分,大家听得很认真,再加二分,最后得97分!”我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小声的说道:“还好,这个成绩不错!”
掌声中,老师接着说:“请王一潼同学开始比赛。”王一潼最后竟也是97分。
第三组派出的是周子晴同学,她得了96分。
第四组上场比赛的是李阔同学,李阔走到讲台前,站稳后,微微一笑,向大家行了个礼,开始朗诵。他朗诵的是《泊船瓜洲》这首诗。朗诵结束了,李阔把“万重山”的“重”读成了“zhòng”,我想:“这下坏了,分数一定高不了!”
意外的是,老师竟给李阔打了97分,也是个不错的分数。
第五组上场的是曹馨宇,她得了95分。
诗朗诵比赛结束了,我们组和第二组、第四组并列第一名,我们很高兴!
诗朗诵比赛作文 篇2
今天,语文老师和往常一样走进教室,严肃地说:“注意了同学们,诗歌朗诵比赛马上要开始了!现在按我的要求读两句话,再让我选拔出优秀的诗歌队人员。”
“啊!”教室里出现了一条长长的“啊”声。(包括品学兼优的学生在内)接着就是朗朗书声。
轮到我这一组了。我紧张得汗都流了出来。我读完了,竟然有人说我读得好!我的死对头“小兔”(我同桌张逸的绰号)向我瞄了一眼。
现在怎么办?被选上的要背长长的诗句,还要在学校和家里每天练习三十分钟,我有些矛盾。哈……后来我还是被选上了。
中午,我来到音乐教室里排练。看样子一切都非常地顺利,可老师一点都不满意,一直盯着男生那边,终于她的“火焰山”爆发了,说:“郑温棋,你给我站出来,你可以把机会让给其他同学了。”他灰溜溜地走了。我也吓得不轻,更认真排练了。
紧张的日子终于来了,比赛突然提早了。我们最后练习完成后,开始化妆。我们带着妆回去时,遇见的同学纷纷大叫:“鬼呀!逃命呀!”这让我害怕死了,要是评委看见我们这样会不会晕了过去?
比赛时,我真不想听到三(1)班这个名字。可还是轮到我们了,我满怀信心地上台……终于我们比赛结束了,想不到我们班获奖了。
我最后知道我们获得了三等奖,好棒的三(1)班。
诗朗诵比赛作文 篇3
今天下午,阳光明媚,我和我的同伴郭宇、唐钟雨、吴云穿着整洁的衣服,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去参加学校举办的“感恩父母”诗文朗诵比赛。
一到比赛场地,只见这里人头攒动,我们找了个座位坐下来,我看见许多女同学都穿着漂亮的衣服,扎着小辫儿,头上卡着发卡,有的还化了妆,个个神气十足。
比赛开始了,只见主持人上了场,他们满怀激情地作了个开场白,令场下的观众啧啧称赞。接着,激烈的朗诵比赛开始了。恰巧第一个就抽到我,我的心像小青蛙似的咚咚直跳,我用力抿住嘴,心里不断地鼓励自己:“加油!徐彤!”仿佛有一股力量向我涌来,紧张和不安都得到了控制。我既大方又自信地走了上去,面带笑容地敬了个队礼,说:“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朗诵一首《有一种爱叫感恩》。”说完,我鞠了一躬。开始朗诵了,刚开始,我稍微有点紧张,可慢慢地我就进入了角色,把感情完全投入到诗歌里面去了,很顺利地朗诵完了。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的`心里非常激动,深深地鞠了一躬,昂首挺胸地走下台来。
接下来还有几位选手,其中有个小男孩上台时,手里还拿着纸,只顾低着头结结巴巴的,一点点表情也没有,还出了洋相,显然回家没有准备。哈哈,以这样的水平,还比得过我们吗?我在教室里可是精心准备的,付出了许多心血和汗水的。
时间过得可真快,开始颁奖了。三等奖、二等奖都没有我们的名字,我的心里更紧张了,手脚不知往哪里放才好。当我们听见主持人说:“一等奖,徐彤、唐钟雨!”我高兴得从座位上跳了起来,别提有多开心了!
通过这次朗诵比赛,我懂得了“成功青睐于有准备的人。”只要我们付出努力,就会有相应的回报。今天的成绩、荣誉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事,这件事令我难忘,它在我的人生道路上成为了一个学习的动力和美好的回忆。
【【热门】诗朗诵比赛作文三篇】相关文章:
8.古诗朗诵清明
9.爱国诗朗诵稿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langsonggao/40860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