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鸟》教学设计范文(精选4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七年级语文上册《鸟》教学设计范文(精选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语文上册《鸟》教学设计1
一、整体感知
导入课文、介绍作者。
二、通读概括
通读全文,用一句话概括小说的大意。
概括少年的生活,可用哪两个词形容?小说写了哪些事件和场景来表现少年的生活的?
提示:宁静、美好。
事件、场景:①在沙堤旁扯霸王草。②采写齿苋。③在沙堤旁歇憩(扔石子,白皙少年教黝黑少年地理知识)。④划水(划到河堤的对岸)。⑤在河对岸抓蛇。⑥共同观看两只白色小鸟在水草边美丽、安详、自由自在。
三、分析环境描写
找出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自然环境:
(1)设若七月的太阳并非如此热辣……云和风,统不知蜇到哪个角弯里去了。
(2)然而长长沙滩上,不久即有了小小两个黑点;又慢慢晃动慢慢放大。……盈满了阳光,盈满了从堤上飘逸过来的野花的芳香。
(3)而那河水,似乎有了伤痛,就很匆速地流。粼粼闪闪。……卵石好洁净。
(4)并且这边的岸,景致又不同。是泱泱的一片水草咧。……恰如了少年的梦想。
(5)雪白雪白的两只小鸟,在绿生生的水草边,轻轻梳理那显眼耀目的羽毛。美丽,安详,而且自由自在。
(6)四野好静。唯河水与岸呢呢喃喃。软泥上有硬壳的甲虫在爬动,闪闪地亮。水草的绿与水鸟的白,叫人感动。
(7)那鸟恩恩爱爱,在浅水里照自己的影子。……浑然的简直如一画图了。
(8)惊飞了那两只小鸟,从那绿汪汪里,雪白地滑起来,悠悠然然地远逝了。
(9)天好空阔。夏日的太阳陡然一片辉煌。
作者笔下为我们描绘了炎热的夏日,空旷苍凉的沙滩,雪白的水鸟和绿生生的水草,绿色的岸和谈青的山,热辣的太阳和清凉的河水……一白一黑的少年恣意任情游乐其间,一切是那么平和安静,与白色鸟“浑然的简直如一画图了。”作者极少用诗化的语言来描绘自然环境,用平实没有具体而完整的故事来写,为小说展现了白皙少年和黝黑少年的世界:是“晴朗”而“寂寞”的,充满了“野花的芳香”;像河滩上的卵石一样洁净;像白色鸟一样“美丽、安详,而且自由自在。”
四、分析明暗线索
现实是残酷无情的,那锣声、那喊声打破了孩子美好的一切,文中暗写了十年动乱的残酷、荒谬,这一信息是怎样通过文字传达出来的?
其中穿插了“外婆”的一段情节。
从外婆打起包袱到乡下和打发两个少年去玩,“莫出事,没断黑不要回来”等片言只语,以及“斗争会”的锣声几处传达出来。孩子的世界和大人们(外婆她们的)世界之间的反差如此强烈地体现出来,我们从中看到的是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的悲哀,看到人类的悲哀。作者将残酷的现实掩藏于两个孩子幸福玩乐之中,这样处理“文革”这一重大的历史背景,更加突出了它的悲剧性。
五、分析象征手法
文章在创作手法上采用了象征。那片河滩象征童年,那股野花芳香象征童年,那片“汪汪的”、“无涯的”的绿芦苇林象征童年,那轮“陡然一片辉煌”夏日的太阳象征童年。这些象征中,最核心的一处便是以“白色鸟”来象征两个少年,象征人的童年,象征童年的心。
六、讨论主题
请同学们谈谈以“白色鸟”为题的含义。
“白色鸟”象征了两个少年的美好,自由自在的童年,但是现实是残酷无情的,那锣声、那喊声便是现实与成人世界的象征,它们“惊飞了那两只水鸟”,也打破了两个纯洁少年的童年梦幻,他们的童年似乎随那白色鸟一道“悠悠然远逝了”,等待他们的是现实,是成年人的社会,他们在一年年地长大,一年年地远离童年。
七、总结、扩展
作者用诗化含蓄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十年动乱的残酷、荒谬,摧毁了少年一切美好的生活的社会现实。《白色鸟》是一篇散文化小说,即不以塑造人物、编织故事为重,而刻意营造氛围,描摹意趣,讲究含蓄自然。
八、布置作业
想象小说中的两个少年的命运以后会怎样?为文章写一篇结尾
七年级语文上册《鸟》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正确书写十二个生字,通过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生字词及“寂静”、“暗淡”、“惊诧”等词语的意思。
2、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段。
3、情感目标
想象老人与鸟儿们亲密相处的感人情景,体会老人的诚挚爱心,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贵与美好。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想想老人与鸟儿们亲密相处的感人情景,体会老人的诚挚爱心。
教学难点:
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贵与美好。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在森林中有这样一位老人,他时刻关爱着森林中的鸟儿们,鸟儿们飞呀,叫哇,生活得那么自由,那么快乐,你们看:屏幕出示课本P44图片
师:观察这幅图片,你看到了什么?生说。
师:你有没有产生什么疑问呢?生说。
师:这是森林里的鸟儿落在老人肩上为老人献草莓,为什么鸟儿们要为他献草莓?它们不怕老人捉住他们吗?伤害它们吗?
教师播放录音,学生边听边思考。
二、读后交流,抓重点问题。
生交流:A.老人保护了树木,保护了它们的家,所以鸟儿们要为老人送草莓。
B.因为老人非常爱护鸟儿,保护鸟儿。
C.因为鸟儿非常喜欢老人,他们之间的感情非常深厚。
板书:老人和鸟
师:文中哪里表现出老人和鸟儿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呢?细心的你从这些词句中体会到了什么呢?(屏幕出示该问题)
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勾划
三、激发想象、品读悟情。
1、当鸟儿看到利斧在林中挥舞,翠绿的树木就要一棵棵倒下的时候,鸟儿们心里会怎么想呢?
体会鸟儿们的心情。
2、“老人带着黑狗,叫喊着去阻拦利斧的挥舞。……但是他们终于发现,老人是一尊真正的山神。他们低下了头。”
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老人坚决的态度?阻拦、叫喊、激烈地争吵。
师:与人相处应该是以和为贵,你喜欢与人争吵的人吗?老人为什么要和砍树的人争吵呢?围绕“激烈地争吵”引导学生体会老人为了保护山林可以不顾一切。
板书:护林
树木是鸟儿的家,砍掉了树木就意味着鸟儿们失去家园。以护林为己任的老人面对贪婪的毁林人,面对挥舞的利斧毫不畏惧—叫喊、阻拦、争吵、展开布告,以法服人,为了护树爱鸟,他态度坚决,奋不顾身,像书中形容的那样,老人是一尊——(生齐说)“真正的山神!”
什么是山神?
正是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以正义和法律的威严保卫了山林的安宁,让人不禁对他肃然起敬。
让我们怀着对老人由衷的敬佩,齐读这句话,要读出老人的正义与威严。师范读:但是他们终于发现,老人是一尊真正的山神!
3、老人的动作:抚摩、拾起、安放
(指导朗读)老人看着受伤的树木,看着掉落在地上的鸟窝,他是多么心疼啊!
4、“看,老人走动在浓密的树荫里,他那满头白发,多像一朵硕大的蒲公英,多像一盏明亮的神灯啊!”
(1)最初鸟儿们是以怎样的态度来看待老人的?
(2)比喻的写法。
结合学生回答板书:惊诧、信任
5、“鸟儿们开始拜访老人的小屋,叽叽喳喳,……又是一颗……”
(1)为什么说“胆大”?为什么说草莓是珍贵的馈赠?饭粒珍贵吗?
师:在这人烟稀少的山林之中,粮食是非常珍贵的,米就是老人赖以生活的源泉,老人能够慷慨地、微笑着用自己的饭来喂给小鸟吃,这其实就是一种爱的体现。
(2)鸟儿们带着深情的问候来到老人的小屋,他们语言不通却心有灵犀,小小的饭粒饱含着浓浓的爱意,一颗颗的草莓传递的是信任与真情,一颗又一颗,一颗又一颗,每一颗都是最珍贵的馈赠!(懂得感恩)
板书:爱
4、第九自然段中“寂静”、“暗淡”的理解
老人去了,他再也听不到鸟儿清脆的欢鸣;老人去了,鸟儿们再也见不到他慈爱的笑容,失去了最亲的亲人,永别了最真的朋友,鸟儿们的心情是多么沉重的啊!如果你是林中的一只小鸟,此时此刻,你会对这位可亲可敬的老人说点什么呢?
生谈心里话。
师:谁来满怀着对老人的哀痛与思念之情,动情地朗读一下文章的最后一自然段?(指名第10自然段,然后齐读。)
师总:在鸟儿的哀鸣中,老人长眠在了他挚爱的山林,每一片绿叶,每一片花瓣都记录了他对鸟儿深沉的爱,他们之间的动人故事也都深深的嵌进了树的年轮,老人永远和树林和鸟儿在一起,他们再也不会分开!
四、回读全文,连接生活。
同学们,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吗?生说。
师:对,这篇文章其实有着较为浓厚的童话色彩,本文的作者通过将小鸟人格化的写法告诉我们要爱护动植物、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在你的身边发生过这样的感人故事吗?
小组讨论,指名回答。
五、激发想象,拓展训练。
有了爱和信赖,森林中的居民日益增多,他们都想认识这位可敬的老人,如果你是林中一只小鸟,你会对新来的伙伴说些什么呢?
生畅所欲言,师生共评。
六、小结。
同学们,春天来了,树绿了,草青了,花红了,风暖了……阳光也是别样的明媚,我们这些大自然的孩子,又可以无拘无束地回归到自然的怀抱,但是在我们尽情享受这满目的花红柳绿,倾心聆听这清脆悦耳的鸟鸣同时,应该为这美丽的大自然做些什么呢。
生谈自己在生活中所应该做的。
师简总:就让我们用心去爱身边的每一个生灵,做保护动植物的小卫士,让我们的世界因为有爱而更加美丽!
七、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教育,就是把教过的东西都忘掉之后剩下的东西。”我想要让每一次语文教学在孩子的心中留下轨迹甚至成为孩子们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只有让情感去感染情感,让心灵去点燃心灵,让生命去感动生命。
“鸟儿们为什么敢站在老人肩上给老人送草莓”是学生思想的疑点。如果当时一味的忙着完成教学任务、一味的跟着教案走过场的话,学生就不可能会深入思考,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而向这样有价值的生发点在我们的课堂中处处存在。如何将它挖掘出来,引发思想的共振使学生有所得,我想教师应放开手脚,让孩子畅快淋漓地、大胆地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独特的见解。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学生这一问,使大家情绪高涨,课堂成为学生主动探究的天地,这也许打破了老师原来设计的教学计划,但是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使课堂充满了浓浓的创新气息和多姿多彩的通信情趣。我觉得这才是珍贵的课堂资源,再者需要教师敏锐的抓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引发课堂的交流讨论,从而把学习引向深入。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会,有所感悟和思考。感悟和体会老人和鸟之间的和谐相处是教学的重点。在这一环节中,通过电教媒体与课堂多种阅读相结合的方法,充分阅读课文内容,深挖教材主旨,让学生自主感知课文内容,感受文章语言表达,感知人与动物相处需要时间来见证,也需要过程。
体会、感悟老人和鸟之间在长时间的相处中产生的情感,感受老人对鸟儿们的诚挚爱心,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贵与美好。以此来揭示本单元的主题:动物是人的一面镜子。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把书本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再加上教学过程与生活实际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去充分朗读、体会、交流,既激发了想象,拓展了语言训练,又教育了学生应该怎样做人。在这样自主感悟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不仅入情入境,而且朗读水平、感悟评析、想像能力也会大大地提高。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sheji/36093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