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齐桓晋文之事》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齐桓晋文之事》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孟子、《孟子》及其思想。
2.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和句式,并总结词类活用的规律。
(二)能力目标
1.能根据句式特点、词类活用的规律,熟练翻译文言语句。
2.掌握本文的论证技巧和说理方法。
(三)德育目标
理解文中阐述的“保民而王”、“仁政”的思想和主张。
(四)美育目标
欣赏孟子散文的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以及善设机巧,引人人彀,先纵后擒,用比喻说理,论辩是非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
1.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具体内容;
3.体会文章磅礴气势及形象的说理;
4.学习孟子的论辩技巧;
5.文言实词、虚词及重点语言现象和句式特点。
教学难点
1.孟子的实行仁政王道的政治主张及在文中的体现;
2.孟子的论辩技巧。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课前结合书下注释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2.阅读课本中郭预衡的《<孟子>简介》,找出要点。
二、关于孟子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政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
1.民本主义思想。
2.邦国的主权在民。
3.对不施仁政的暴君人民是不可以不服从的。
4.政事以民为归宿。
5.用人以民意为准。
6.国家应以保民为职责。
7.国君施行仁政以使百姓安居乐业。
8.孟子反对不义的战争。
孟子善辩,在论辩时又善设机巧,先纵后擒。散文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
三、课文诵读、感知
思考:
1.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文章的结构如何划分。
明确:
1.孟子和齐宣王的谈话主要内容的实行王道仁政的政治主张。
2.文章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
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
第三部分:“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至篇末。
四、分析第一部分
依据第一部分内容,可分三层:
第一层:开头至“则王乎”。
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至“是以君子远疱厨也”。
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
1.学生朗读第一层,抓住重点词。
“是以”属固定词。
“臣未之闻也”宾语前置,正常语序的`“臣未闻之也。”
(书下注释中重点词语)
教师点拨思路:
齐宣王与孟子的谈话以“霸道”开端,而孟子以“臣未之闻也”一句巧妙地将话题转向谈论“王道”。
2.学生自读第二层,明确“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张,体会“以羊易牛”的阐发艺术。
重点词:
“莫之能御”属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莫能御之”。
“之”字一词多义现象。例如:“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牛何之”,“王见之”。
3.学生自读第三层,概括大意,并用两个字概括孟子为齐宣王指明的方向。
明确:阐述齐王之不王,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的道理。
孟子为齐宣王指明的方向:推恩。
第二课时
一、分析第二部分
学生熟读课文。
教师点拨:
“危士臣”“朝秦楚”属使动用法。
特殊句式:“若是其甚与”“何以异于邹敌楚哉。”
二、分析第三部分
熟读后译再背。
抓住“进”“愿”“恒心”“仰”“俯”“谨”等重点词。
三、作业
课后思考与练习二、三。
第三课时
一、学习孟子论辩技巧
学生速读课文,找出话题切换,理出作者论辩思路。
明确:
1.齐宣王以问“霸道”开头,被孟子“臣未之闻也”巧妙将话题转向“王道”的讨论。
2.从“以羊易牛”的事例切入,将对齐桓晋文之事的注意转到对“仁”的注意。
3.以一系列的比喻引出对“仁政”的议论,说明齐宣王不行仁政非不能而是不为。
4.列举“霸运”的种种危害,从而衬托王道仁政的益处,进而激发仁政之道的具体措施。
二、领会孟子形象说理,善用比喻的妙处
学生归纳文中比喻句。
三、作业
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齐桓晋文之事》教学设计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
(2)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2、能力目标:
(1)、能够理顺思路错综的文章的理路。
(2)、能够运用简单的比喻进行论辩。
3、德育目标:
(1)体悟孟子当仁不让的治世精神。
(2)领会孟子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巧妙灵活的工作方法。
(3)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文意的理解;孟子论辩技巧
教学方法:直译、辨才讨论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梁惠王上》当中的一章。这篇文章充分显示了孟子的辩才,是《孟子》中很有代表性的、脍炙人口的篇章。这是发生在战国时代的“华山论剑”,同学们预习过本文,最后谁获得了论战的胜利?(孟子)
孟子要说服齐宣王放弃霸业,以王道统一天下,难度是很大的。因为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本来就是诸侯之间争战不息、兼并不已的时期,而齐宣王即位的第二年,就大败魏军,杀庞涓,俘魏太子申,韩、赵、魏的国君都朝齐于博望。此时的齐国,已是东方的强国。齐宣王一心想要效法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称霸于诸侯。而孟子是这一时期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主张的是行仁政,以“德”服人,反对兼并战争,用王道来统一天下。他的政治主张在当时实际上是行不通的,连司马迁都说孟子“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但是,就在这种困难的论辩中,孟子居然能够取胜,使齐宣王心悦诚服,说出“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的话来,实在是不容易的。孟子论辩的胜利,显然得力于他的能言善辩。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孟子的“制胜绝招”。
课文解读:
一、诵读“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无已,则王乎?”(译)
问:齐宣王首先发招,他询问的齐桓晋文之事,孟子是否真的没听说过?孟子为何不接招?(TS:齐宣王问的是霸道,是靠武力、刑法、权势进行统治,而孟子要宣扬的是王道,主张仁义治天下,回答则与自己主张相违,于是孟子使出第一招:避实就虚。)
讨论:孟子说:“如果非要谈,那么还是说说王道吧。”此言一出,可能带来两个结果:一是齐王不感兴趣,谈话结束;二是齐王勉强听闻,但是兴趣不浓。你想故事会怎样发展下去?(既然故事要发展,齐王当然要继续听下去,只是注意――齐王兴趣不浓。那么孟子要达到说服的目的,该怎么办呢?当务之急是引起齐王兴趣。于是,孟子使出第二招:欲擒故纵,引人入彀。)
二、“德如何”……“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1译:“德如何,则可以王矣?”……曰“可。”(“如何”倒装;王;莫之能御;乎哉)
本来齐宣王是心不在焉,随口问“怎样的道德修养才可以行王道”,但是后来却逐渐感兴趣,问“像我这样的寡德之人,可以安抚人民吗”。孟子是用什么来吸引齐宣王的?(“莫之能御”暗合了齐宣王称霸之大欲,正所谓“欲擒故纵”齐宣王就感兴趣了,主动问道:“何由知吾可也?”(凭什么知道我可以?宾语前置)这就中了孟子的计了。
2师范读“臣闻之”……“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译。(牛何之;若无罪而就死地;不识有诸;臣固知王之不忍也;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问:齐宣王“以羊易牛”一事,他本人怎么看?百姓怎么看?孟子怎么看? 为什么孟子要为齐宣王找借口?
TS: 孟子的第二步必须替齐宣王找到“保民而王”的思想基础,才能使自己的论辩得以进行。于是他举了齐宣王“不忍其觳觫”以羊易牛的事例,并断言“是心足以王”。其实齐宣王做的这件事既可以解释为有不忍之心,又可以看做是“爱(吝啬)”。孟子故意指出“百姓皆以王为爱”,使齐宣王陷入不能自圆其说的尴尬境地,紧接着又替他开脱,说这就是“仁术”,只不过“见牛未见羊也”。这一擒一纵,使齐宣王再也不能心不在焉了。齐宣王如果没有前一次受窘的'“笑”,就不会有后边的“说(悦)”。孟子欲擒故纵,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使齐宣王“心有戚戚”,问道:“此心所以合于王者,何也?”至此,孟子又获一胜,将对话纳入了自己的轨道。这招叫做“声东击西”。当然,这也仅仅是建立起对话的基础,真的要使想立霸业、已行霸道的齐宣王接受自己的“王道”主张,并非易事。
3读“有复于王者曰”……“王请度之”方式:两人一组,一人读,一人译。
关键句翻译:“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
问:此段主要在讲述什么道理?(不为与不能的区别,从而告诉齐宣王不推恩为不为而非不能。
王问的是不忍之心与王道的关系,孟子的答案似乎是答非所问,他为什么要告诉齐宣王不为与不能的区别呢?因为不忍之心的作用在于推行仁政,齐宣王虽然对王道开始感兴趣,但是对于行仁政实际是有畏难心理的,孟子首先让他意识到自己可以做到,打消他的顾虑,为他具体阐述仁政措施做好准备。
齐读“挟太山以超北海”段,完成背诵。
第二课时
齐读课文第一部分。上节课我们分析了孟子的三大绝招:避实就虚、欲擒故纵、声东击西,至此,齐宣王已经处于论战的下风了。但是孟子的目的是不是就达到了呢?
一、读“抑王兴甲兵”……“犹缘木而求鱼也”两人小组,一人读一人译
难点:为肥甘不足于口与;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读此段,明显感觉谈话曾经中断,所以孟子才再辟话题,由此我们可以猜到一定是孟子阐述了“不为与不能”的道理后齐宣王没有明确的反应。齐宣王为什么没有明确的反应呢?是因为他心中行霸道的大欲。孟子猜到了王的心思,他要想取得进一步的胜利该怎么做呢?当然就是要让宣王意识到行霸道的危害。所以,孟子故意说“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简直绝妙之极,问题当中已然摆出危害,却又问:“快于心与?”答案自然又是“否”,这样就逼出了齐宣王的“大欲”,使论辩直捣齐宣王欲行霸道的要害。
在王笑而不言的情况下,孟子又问“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彩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明知故问的方法本来就很巧妙,再加上连续五句排比,简直咄咄逼人,迫使齐宣王回答“吾不为是”,使论题迅速集中到称霸的“大欲”上来,为下面的论辩又打开闸门。此段过招,孟子使用的是“激将法”
而孟子如知己般说出齐宣王的大欲之后,却突然断言“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对齐宣王来说无疑当头棒喝,而文势亦如悬崖坠石,陡转直下。
试想,齐宣王听到这样的论断可能会有什么反应?(恼羞成怒,暴跳如雷大出意外,虚心请教\不以为然)第一三种反应都不可能带来后来的谈话,而齐宣王这个人在《孟子》一书中是比较老实的,对孟子也是比较尊重的,孟子了解他,所以才敢这么说,而齐宣王也老老实实地请教:“(事情)象这样严重吗?”
二、读“殆有甚焉”……“孰能御之”引导翻译,难点为“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一段,直译。
用缘木求鱼作比喻,说明求大欲必有后灾;邹与楚战做类比,说明齐国要与天下对抗,小不敌大,寡不敌众,弱不敌强,陈述霸道的危害。接着,“今王发政施仁……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连用五句排比,又替齐宣王形象地勾画出“反其本”行仁政之后所能达到的目标,妙语连珠,齐宣王怎能不跃跃欲试呢?所以,齐宣王主动坦然:“我糊涂,不能到达这样的境界。希望先生您帮助我实现志愿,明白地教我。我虽然不够聪慧,请让我试一试。”谈话至此,孟子真正可以将自己的仁政措施和盘托出了。
三、齐读最后一段。学生译。
首先指出物质生活是向善的基础,因而提出“制民之产”,即让百姓满足温饱需求,具体措施是房前屋后,栽树种桑;家禽牲口,按时饲养;不违农时,按时耕作。
其次提出了“谨庠序之教”,重视道德礼仪的教化。在物质与精神两方面提出了仁政措施。这些措施,配以排比对称句式,极言其利,描绘了小农生产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情景,让齐宣王沉浸在王道乐土的美好想像中,并以此收尾,为对话画上了完美的句号。此招数,可谓是“排山倒海”。
再读此段。
第三课时
四、辨才小结:
(一)巧答妙问,预伏迭出。
(二)设喻类推,事理昭然。
(三)排比铺陈,气势充沛。
读孟子的论辩之文,既可以获得认识的深化,又可以咀嚼出语言的醇香,可谓是妙不可言,希望同学们能够反复阅读,领略其魅力精华。
作业:课后练习二三,完成背诵“挟太山以超北海”和最后一段。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sheji/30128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