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的变化规律数学教学反思
运算定律和有关的规律、性质,是数与代数知识领域中重要的一部分,这些客观存在的一般规律对增强学生对数学的认识,迅速准确解决有关计算问题起着巨大的作用。不仅仅如此,正确的理解和掌握这些规律,还有助于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对学生的终生发展起重要作用。《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度目标,就规律教学而言,知识技能目标就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过程方法目标是让学生经历规律的探索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指学生在学生过程中,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获得知识的愉悦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良好情感体验。由于这些规律性知识是客观存在的,具有普遍性。因此,让学生机械记忆,再经过强化训练,学生同样可以掌握。而这样的话,数学的枯燥、乏味体现得淋漓尽致,学生除了掌握这些味同嚼醋的知识外,别无所获。而如果让学生经历发现规律的过程,学会科学的探究方法,学生同样能达到知识技能目标,同时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显然,这种知识的获得是学生通过科学的方法自主探索出来的,既印象深刻,又生动活泼。这才是符合新课改理念的规律教学。因此,我个人认为:规律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过程方法上,要让学生经历从特殊现象中发现一般现象,进而总结概括出一般规律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教给学生科学的探究方法,并力求形成一种数学模型,能运用这种数学模型,自主探索,掌握知识,获得体验。
《商的变化规律》是学生在掌握了两位数除多位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除法中被除数、除数变化引起商变化的规律。这对加强学生对除法的理解,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至关重要。教材先让学生通过计算发现被除数扩大或缩小、除数不变以及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引起商变化的规律,然后提出问题: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变化,商会怎么变化?意图让学生综合运用刚才发现的规律,自主探索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规律。按照这样一种编排理念,杨老师在一开始就通过一个帮幼儿园老师购物这样一个情境,先让学生直接感知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商反而缩小或扩大的现象,然后让学生计算200÷2=200÷20=200÷40=,然后通过观察、比较、猜测、验证等一系列活动,得出“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也缩小扩大或相同的倍数”。接着让学生根据16÷8=2160÷8=20320÷8=40这一组除法算式,用同样的方法得出“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对于这两个规律的获得,杨老师不是简单讲授,而是有层次的,其中渗透了科学的探究方法。对于第一个规律,杨老师通过示范给学生展示了“计算---观察----比较----猜测----验证-----结论”的探索过程。对于第二个规律,杨老师采用的是引导学生运用刚刚获得的探究方法,发现规律。这一过程,其实是对形成科学方法的一次强化,促使学生形成一种探究模型。在此基础上,杨老师又创设了一个孙悟空分桃子的情境,并将之归结为三个算式:8÷4=216÷8=280÷40=2,并抛出了一个问题“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发生变化,商会怎样变化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杨老师又提出要求:能不能用刚才我们掌握的方法,发现商变化的规律呢?就这一过程而言,杨老师很好地体现了教材的编排意图,并创造性地渗透了探究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学会了科学的探究方法,形成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但细思量本节课的三个环节,就其知识难易程度而言,前两个规律是商不变性质的铺垫,商不变的性质应该是重点,也是难点。因为它牵涉到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还是有条件的,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而杨老师的课堂教学虽然也体现出了教材的编排意图,也力求体现探究方法的渗透,但总有平均用力的感觉。我个人认为,前两个规律既然是第三个规律的铺垫,那么在探究方法的渗透上也应该成为第三个规律的铺垫。我们可以做以下设想,第一个规律,杨老师给学生示范展示“计算---观察----比较----猜测----验证-----结论”的过程,适当加以总结强化,让学生初步了解这种科学的探究方法。在探索第二个规律时,就应该适当放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刚才的方法去探索规律,应该说是形成初步的数学模型。而在学习商不变的规律时,教师就应该把探究的机会完全放给学生,明确提出让学生先观察,发现谁变了,是怎么变化的?谁没变?由这个特殊的现象提出自己的猜测,然后再举例验证,最后得出一般的规律。相信这种放手让学生根据已有的数学模型,自主探索商不变的规律的做法,学生肯定兴致盎然,劲头十足。能自始至终以一种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同时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对于规律教学,我也曾做过一些尝试,并就此写过一篇教学反思《教给学生有营养的数学》,现在拿出来,供老师们参考指正:
所谓有营养的数学,就是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获得终身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数学思想方法、科学探究态度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创造能力。教给学生有营养的数学,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等数学活动中,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并在数学化的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和学习方法培养,使学生能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解决实际问题,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促进个体的可持续发展。
《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以加法的运算定律为基础,在意义和表述上和加法的运算定律有相似之处,学生完全可以把加法的运算定律迁移到乘法的运算定律上。这里,知识技能目标很容易达到,于是,我就把本节课的重心放在过程与方法上,下面是课堂实录:
1、复习加法的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师:这里a和b是什么数?
生:a和b表示加数
师:a和b可以表示什么数?
生:任何数。
师:这就是说,只要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一定不变;先把前两个加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加数相加,和也不变。
2、探索乘法的交换律。
师:将a+b=b+a中的加号改为乘号,问:现在a和b变成了什么数?
生:a和b表示因数,
师:那么,请同学们猜一猜,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相等吗?
生1:相等。(90%的学生举手同意)
生2:不相等。(10%的学生举手同意)
师:很好。那现在认为积相等的同学组成一组,认为积不相等的.同学组成第二组。拿出练习本和笔,举例证明你的猜测是否正确,并把结论写出来。
学生自主证明,师巡视。
师:现在请第二组同学推举一名代表上来汇报你的结论。
生:我起初认为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相等。为了证明我的猜测是正确的,我举了一个例子:2×3,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后变为3×2,结果都是6。和我的猜测相反,说明我的猜测是错误的。我的结论是: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师:第二组的同学有没有不同意见?说出你的结论。
生:没有。
师:第一组同学有意见吗?
生:没有。
师:很好。那就是说,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就是乘法的交换律。
师:回顾小结:刚才我们根据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提出了猜想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可能相等,可能不相等。为了验证我们的猜测,同学们举例证明了自己的猜测,得出了正确的结论: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里猜测的对与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举例验证,无论猜测是否正确,我们都能得到正确的结论。看来,提出猜想,然后去验证,最后得出了正确的结论确实是一个好办法。
3、自主探索乘法的结合律。
师:下面我们就用刚才学到的方法,自己提出猜想,在练习本上举例验证,看一看(a×b)×c=a×(b×c)成立不成立。
生:自主探索。
师:谁愿意上来汇报自己的结论?
生:我认为(a×b)×c=a×(b×c),我举了一个例子:2×3×4,结果是24,2×(3×4),结果也是24。说明(a×b)×c=a×(b×c)。我的结论是:先把前两个因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因数相乘,积不变。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说出你的结论。
生1:我的结论是交换括号的位置,积不变。
师:括号起什么作用?
生:改变运算顺序。
师:那交换了括号,运算顺序变化了吗?是怎样变化的?
生:交换括号以后,本来先算前两个因数,现在要先算后两个因数。
师:对。这就是说等号左边是先把前两个因数相乘,等号右边是先把后两个因数相乘。积不变。同意吗?
生:同意。
(学生还出现了许多不同的说法,但意思相同,教师一一肯定,同时加以规范)
师:很好。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知道了先把前两个因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因数相乘,积都不变。能给它起个名字吗?
生:乘法结合律。
3、课堂练习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齐读小精灵与一个学生的对话。
生:(齐读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师:谁能改动乘法交换律中的两个字,就把它变成加法交换律?
生:把因数变为加数,把积变成和。
师:很好。谁能只改动两个字,把乘法结合律变成加法结合律?
生:把“因”改为“加”,把“积”变成“和”。
师:太有才了。
4、全课总结(略)
本节课,学生始终处于探索的兴奋之中,满怀激情投入到自主探索之中,并从中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特别是让学生在练习纸上写出自己的结论,正是促进学生思考的有效方式,因为只有动笔,才有真正的思考。只有真正的思考,学生才有所得。事实证明,当堂测试中所有的同学都掌握了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根据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完成一些相关的练习。本节课的可取之处在于,学生在自主探索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中,尝试了科学的学习方法,经过老师的提升,形成了一个认知模型:认真观察――提出猜想――进行验证――得出结论,做为一种数学能力,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很有帮助。
【商的变化规律数学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fansi/26512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