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办法消除“小人”存在的土壤,让中华大地成为理想中的“君子国”呢?——近于幻想。俗话说:树大招风。一个享有大名,或有所追求的人其实无时无刻不在受“小人”的攻击,这好像已成为必要的阻力。“小人”是永远也不会消失的,重要的是如何来处置。读完余先生《山居笔记》的最后一篇,我就想起当年胡适先生对待“骂”的态度。在《胡适来往书信选》“致杨杏佛”的信中,先生写道——
“我受了十余年的骂,从来不怨恨骂我的人,有时他们骂的不中肯,我反替他们着急。有时他们骂得太过火了,反损骂者自己的人格,我更替他们不安。如果骂我而使骂者有益,便是我间接于他有恩了,我自然很情愿挨骂。”温柔敦厚,豁达雍容如胡适先生,是这样对待“小人”的辱骂。
三四十年代,一直敏于行、讷于言的巴金先生,也曾受过无聊小报、社会小人的谣言攻击。读巴金研究资料时,我就记住先 生对待这些麻烦时,一句斩钉截铁的话:“我唯一的态度,就是 不理!”因为受害者若起而反击,“小人”反倒高兴了,以为他们 编造的谣言发生了作用。
施蛰存先生,当年也受过攻击。沈从文先生闻知后,给他写信——
“上海方面大约习气所在,故无中生有之消息乃特多,一时集中于兄,不妨处之以静,待之以和,时间稍久,即无事矣。..弟于创作即素持此种态度,不求一时即面面周到,唯老老实实努力下去。他方面不得体之批评,无聊之造谣,则从不置辩,亦不他,结果把他骂到历史博物馆的一角;煌煌巨著《中国服装史》诞生了。
古代明智的君子,对“小人”也没办法。他们对君主的进言,无非是:“亲贤臣,远小人。”余先生说:“既然小人已经纠缠了我们那么久,我们何不壮壮胆也对着他们鼓噪几下呢?” 鼓噪不如沉默,息谤得于无言。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yuqiuyu/3742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