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是一首非常著名的作品,那么王勃写滕王阁序时多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诗人王勃,字子安,天聪早慧,六岁能文,九岁时读颜师古所注《汉书》,即能发现其中谬误,并写出《汉书注指瑕》十卷。据《唐摭言》记载,王勃写出流传千古的《滕王阁序》时,年仅十四岁。
《旧唐书》说他“渡南海,堕水而卒,时年二十八”,《新唐书》又说他“度海溺水,悸而卒,年二十九”。这里所说的年龄都指虚岁,因为古人把十月怀胎也算作一岁。而现代学者的研究结论是:王勃生于公元650年,664年写《滕王阁序》,卒于676年,在人世间只匆匆度过了26个春秋。
以下一事也证明王勃当时只有14岁:
文革前,毛主席在一次会议上问到会的同志:“你们谁知道,听说王勃写《滕王阁序》时很年轻,到底是多大时写的?什么地方有这个证明?”在座的有陈伯达、康生、胡乔木以及中宣部、文化部的负责人,众人面面相觑。严慰冰(陆定一的妻子)听了笑着说:“这有何难!王勃14岁时写了《滕王阁序》,有书为证。”陆定一惊讶地说:“你说有书为证,快拿给我看看。”严慰冰从她卧室的书橱中,翻开15卷的《唐摭言》交给了陆定一,证明所言属实。严慰冰催促陆定一快把书给主席送去。陆定一却说:“这是你的答案,还是你送去吧,乘主席现在正在吃饭,快去。”严慰冰骑上自行车,很快就从增福堂来到毛泽东住处。毛泽东高兴地赞赏道:“想不到许多大秀才答不出的问题,你能回答。”
王勃诗歌方面的成就:
王勃的诗歌直接继承了贞观时期崇儒重儒的精神风尚,又注入新的时代气息,既壮阔明朗又不失慷慨激越。具体来讲,送别诗或气势磅礴、雄浑壮阔,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写离别之情,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慰勉,意境开阔,一扫惜别伤离的低沉气息;或优美静谧、隐约迷蒙,如《江亭夜月送别》其二“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寂离亭掩,江山此夜寒”,描绘的是一幅美丽的江边月夜图,画面优美迷蒙,让人心醉;或重在抒发自我身世的悲切之感,如《别薛华》,整首诗并不着意抒写惜别之情,而是时时处处抒发对自己身世的悲切之感,哀伤之痛。
“烟雾”意象在王勃送别诗中出现频率极高,是王勃对前途命运迷惘和困惑的外在表现,如《秋日别王长史》中“野色笼寒雾,山光敛暮烟”,田野笼罩在浓浓的秋雾中,凄寒而朦胧,远处的山峰在沉沉暮霭中聚敛而凝重,山光野色在寒雾暮烟中显得隐约迷蒙,似梦似幻。
相思诗则抒发了千里之外羁客的情感:思念家乡,怀念亲友,伤春感怀,如《羁春》,则通过写景抒发深沉的思乡之情。园林山水诗既写景生动、锤炼精工,又诗境美好,充满生机,如《郊兴》。同时,在描写手法、诗境开拓等方面,又进行了新的尝试,并取得显著的艺术效果。远游山水诗不仅充分展现了奇险壮丽的入蜀途中风光,而且因倾注了郁积之气而尤显深沉悲凉,底蕴深厚。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tengwanggexu/1754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