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陶渊明为何被称为中土“第一达摩”(2)

陶渊明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妆严,亦作庄严,佛家指装饰美盛。如《无量寿经》:“又讲堂精舍,宫殿楼观,皆七宝庄严,自然化成。”又引申为端正尊严。《华严经探玄记》:“庄严有二义:一是具德义,二是交饰义。”王世贞说渊明是“未妆严佛阶级语”,大约是说渊明是果位(级别)还不高的佛吧。他又说的“坐此不得入汉、魏”,是指渊明之诗正是因为有这种风味,所以与正统的汉魏古诗风格上有出入。确实,渊明此诗似有禅味,但并不是说这样诗就不好了,而是说汉魏诗中无一语如此似禅,所以后世学诗者从此学起则不能得汉魏之风了。

  但是渊明真的是悟着了“不立文字”的禅机么?其实未必,因为《楞严经》中有“指月”的记载,而本土文字也早有了类似的内容。比如《庄子》中的“得鱼忘筌(一作“荃”)”、“得意忘言”:

  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庄子?杂篇?外物第二十六》)

  很明显,渊明“忘言”二字是从《庄子》来的。

  另有宋代葛立方在《韵语阳秋》中评论渊明与佛教的关系:

  不立文字,见性成佛之宗,达摩西来方有之,陶渊明时未有也。观其《自祭文》,则曰:“陶子将辞逆旅之馆,永归本宅。”其《拟挽词》则曰:“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其作《饮酒》诗,则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其《形影神》三篇,皆寓意高远,盖第一达摩也。

  他认为渊明深谙佛理并不仅仅表现在“忘言”上,还表现在“了死生”上。于是他就引了渊明《自祭文》数篇,说明渊明比达摩传达这些佛理要早,是中土“第一达摩”。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taoyuanming/35404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