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词大会作文三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诗词大会作文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诗词大会作文 篇1
星期四,我们举行了一个很特别的活动——诗词大会。这个诗词大会在电视上也有节目的。为此,老师特意用这个方式来激发我们对古诗词的兴趣。
第一道题,就是我们最常见的“九宫格猜五言诗”。开始了。“扑!”所有人几乎都举手了,可惜的是,比还是比速度,老师请了郑凯文。大家一边嚷嚷着,一边用手敲桌子。一轮一轮过去了,几乎每次都是嚷嚷声、敲桌子声。不过,在这个时间里,黄沐然、朱光轩就已经答对了3个了,看起来冠军非他们莫属了。
第二轮和第一轮非常相似,是十二格猜七言诗。这一轮里四个男孩努力奋斗,一起迈了一步,当上了擂台上的主角,邓琳晓也为女生争光,破天荒地冲上了主角,我也只差了一步,就能上升官位了。
第三轮是五个人的pk战,所有观众都瞪大了眼睛,似乎大家一刻也不能眨一下眼睛“耶!黄沐然一定要得冠军!”“邓琳晓!一定要为女生争光啊!”
邓琳晓像黑马一样,喝朱光轩、黄沐然并肩冲到第三关:飞花令。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字“花”,邓琳晓、朱光轩一时都慌了神,黄沐然以自己积累的诗词一举得下冠军。
虽然我没有得冠军,但是通过这次大会,我又知道了,积累了更多的诗词,我一定要把下一届的冠军拿下!
诗词大会作文 篇2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默念着诗句,我发现,我心灵的世界中,不只有自由快乐、父母亲朋,还有你呀,诗词,中华诗词大会!
一米阳光探进窗帘,投下一地碎光影,很美很好。每次吃饭时,我都会观看手机上的“中华诗词大会”,自喻适至与!
诗词大会的舞台,容光焕发。上台选手与百人团的精彩表现让我激动不已,每次城门(百人团答题状况)都牵动着我的心。当讲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时,屏幕上红旗扬,现场响起胜利自豪的交响曲;讲到“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时,百人团选手前的方格映出一幅幅春日的优美景象;讲到“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温柔委婉的.乐声响起,让我深深沉醉,浮想联翩。
第三季选手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外卖小哥--雷海为。雷鸣般的掌声响起,他上场了!他衣着朴素,其貌不扬,但眼神中透露着自信和坚毅。他大步流星走来,灿烂地一笑,向大家挥了挥手,真是彬彬有礼、气质非凡!
他自豪地介绍:“我是一名外卖小哥,在杭州送外卖,这是我每天的工作!”“你觉得辛苦吗?”“辛苦肯定的,但我每次将外卖送到客人手里,他们都很支持我们,觉得我们辛苦了,特别是在天气不好的情况下。每当听到这样的话,我会倍感欣慰,工作也有了信心。”
“我在送外卖的路上会看诗词书,等外卖时也看。我每次去图书馆都会把喜欢的诗背下来,回家默写在纸上,有不清楚的再去翻找,一直这样!”听到这儿,我被深深震撼了。他虽其貌不扬,但他那种自信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学习!诗词真的可以使人快乐。董卿总结道:“其实我们的幸福背后有许多默默奉献的人,他们无怨无悔,甘于奉献,海为就是这样的人!”掌声再次响起,董卿支持时镇定自若,气质脱俗,总结得十分到位!
受诗词大会的熏陶,我在家也会和父母玩飞花令:“花”。“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我总能击败爸爸妈妈,而且能联想诗的意境,真好!
诗词大会让我领会到诗和远方,更让我学到了很多!
诗词大会作文 篇3
就在今天下午我们即将要举行一场诗词朗诵大会,参加这场诗词朗诵比赛的有12组,我们班参加的有三位同学有,你们可千万不能小看这三个同学。
我们排好队,井条有序的进了多功能厅,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很快诗词朗诵大赛就要开始了,我们班的同学也整装待发,真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啊。这些参加诗词大赛的人只有12个,也就是只有12号,我们班的同学分别是2号,4号和12号。所以我们不用着急,先看看其他班的表现的怎么样,接着等到我们班同学上场比赛的时候,我们再为他们加油助威。有跳舞的,也有吟诵的,一个比一个表演的好。苏涛表演的是我们经常吟诵的诗《望庐山瀑布》,他带着手势有节奏在那儿表演,他穿的那一身武术服,看起来威武雄壮。到了我班张蓉表演了,她穿的是那么漂亮,那么整洁,那么可爱,上了讲台简直是一朵美丽的花,她在那儿又说又唱,表演的好极了。她表演完过后,直到看到最后一位同学表演,她就是12号也是我们班的一名同学,她的嗓音就跟孔雀一样,带上她那熟练的动作,在讲台上表演了起来,她吟诵到哪儿,她的动作就会跟到哪儿,表演的有声有色得到了我们共同的称赞。
最后还是我们班的同学最棒,得到了两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经过这次比赛,岂不是更上一层楼吗?
【关于诗词大会作文三篇】相关文章:
6.快评诗词大会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shici/39878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