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元宵节的相关诗词

诗词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导语: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与于元宵节相关诗词。欢迎阅读!

元宵节的相关诗词

  【篇一:《上元夜》】

  崔液(唐)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篇二:《正月十五夜》】

  苏道味(唐)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篇三:《元夕无月》】

  丘逢甲(清)

  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篇四:《汴京元夕》】

  李梦阳(明)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篇五:《元夕影永冰灯》】

  唐顺之(清)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篇六:《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炀帝(隋)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拓展阅读】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地区和海外华人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中国古俗中,上元节(天官节、元宵节)﹑中元节(地官节、盂兰盆节)﹑下元节(水官节)合称三元。元宵节始于2000多年前汉朝。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传统习俗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拉兔子灯等。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2008年6月,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变迁,元宵节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西汉时期就有了。据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活动,(太一:主宰宇宙一切神),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先声。[5]

  元宵,原意为“上元节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吃汤圆赏月,后来节日名称演化为“元宵节”。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成为世代相沿习俗。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偶称元宵。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到了清朝,就另称灯节。

的'

  导语: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与于元宵节相关诗词。欢迎阅读!

元宵节的相关诗词

  【篇一:《上元夜》】

  崔液(唐)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篇二:《正月十五夜》】

  苏道味(唐)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篇三:《元夕无月》】

  丘逢甲(清)

  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篇四:《汴京元夕》】

  李梦阳(明)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篇五:《元夕影永冰灯》】

  唐顺之(清)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篇六:《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炀帝(隋)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拓展阅读】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地区和海外华人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中国古俗中,上元节(天官节、元宵节)﹑中元节(地官节、盂兰盆节)﹑下元节(水官节)合称三元。元宵节始于2000多年前汉朝。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传统习俗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拉兔子灯等。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2008年6月,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变迁,元宵节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西汉时期就有了。据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活动,(太一:主宰宇宙一切神),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先声。[5]

  元宵,原意为“上元节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吃汤圆赏月,后来节日名称演化为“元宵节”。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成为世代相沿习俗。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偶称元宵。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到了清朝,就另称灯节。

【元宵节的相关诗词】相关文章:

1.中元节的相关诗词

2.清明节的相关诗词

3.元宵节的相关故事传说

4.春节的相关诗词

5.元宵节的相关故事

6.清明节的相关古诗词

7.端午节的相关诗词

8.春节的相关诗词名句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shici/188563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