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中原戏曲风散文

散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中原大地,是戏曲根深叶茂的土壤,听戏看戏蔚然成风。无论是豫剧,曲剧,越调,黄梅戏,还有正剧京戏,说书段子,都让人入迷,票友戏迷,扎堆热闹,敲不完的铿锵锣鼓,吹不尽的锁呐声声,还伴有清音古筝,那让人眼花缭乱的布景,浓抹重彩的扮相,都在徐徐大幕拉开时,让人抓了狂,入了心。

中原戏曲风散文

  戏曲最早传授是传帮带,练唱功,一个眼波流转,一个身转款款,一个打对练功,唱得好了才能戴花翎,着戏服,上戏台。它是翘起的兰花指,舞动的水袖,是挽起的小髻,是幽远的梵音,是碧水的微波,是直指苍空的长剑,是朗天的正气,是戏中的人生。一支长鞭,便是骑马;两面锦旗,便是车辇;几员武将,小兵齐亮相,便是千军万马;一张月色幕布,便可流云追星,锦衣夜行;一张明镜高悬,红日青天,便是大堂之上,拍堂木惊;一枝长樱,一把大刀,一对铁锤,便见刀光剑影;几个轿夫,一个新娘,两手挽肩,袅袅婷婷,便见喜面春风;城墙,山头,均是简化布景,但是一曲起,一调升,便进入剧中人生。

  最初的乡村戏曲是不化妆不穿戏服的。过白事或长寿逝者的三年之喜,常请唢呐班,吹吹打打,或是热闹中透悲凉。那时候主要的表演者是唢呐手,有时为表示与众不同,用鼻吹,边插烟于嘴边吹,有点真人秀风。后来开始唱段子,常唱的有辕门外三声炮(《穆桂英挂帅》选段),《花打朝》《陈三两》《朝阳沟》《柜中缘》《天仙配》,后来扮上常唱《红娘》《三哭殿》《铡美案》等,但像经典《寇准背靴》《收姜维》《李天保吊孝》《四郎探母》《七品芝麻官》等多是看的电视电影,唱功表演有的铿锵有力,有的清脆悠扬,有的婉转断肠,有的诙谐生趣,生旦净末丑粉墨登场,好多戏词也耳熟能详,寓意深远,如“人生千路几步平”"当官不与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有的剧目有警世醒人的作用,不一赘述。

  老家的村庄每逢三月十五庙会,必唱三天三夜大戏,白天密密麻麻的众乡亲,晚上灯火通明的戏台下,人山人海。父亲是资深戏迷,说晚上灯光下,扮相遮丑,出效果,有时唱错词了还曾经指出来。他们那一辈多熟悉马金凤,常香玉,申凤梅,牛得草,海连池等大师;女儿也喜欢梨园春,自襁褓就听现场戏声,喜欢戴花插簪,穿长衫披裙衣,喜欢孔莹,秦梦瑶,牛欣欣,李朋杰,邓铭贺(已逝)等小擂主,为此还买过戏帽,桃花扇;老公开车上高速也要放刘忠河老师的《打金枝》,也有河南坠子《罗成算卦》,方能提神醒脑。

  河南剧种繁多,为曲艺之乡。名家名段,如繁星点点,戏曲之热爱,之普及,在中原这片沃土肆意生长,只那一声吊嗓,起调高腔;只那一支二胡,拉出悲凉;只那一声如泣如诉,让人噙着泪光;情感之丰富,文化之悠长,让人耐品慢尝……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sanwen/99904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