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通常一篇散文具有一个或多个中心思想,以抒情、记叙、论理等方式表达。关于优美散文内容,一起来看看学习一下吧!
《清和四月请约往事不成尘》
谁弹尘温茶诉一袭情话与四月对接红紫春色,阳光秀色里忘返沉吟那一片四月天里的暖,也能信步而过,不带半点红尘,枝蔓新绿里轻涂年华似水,而不再过往里泅渡。
四月,是一句句诗话里的洒脱,打开四月的门楣,把暖意融进身体,阳光不会吝啬它的光芒,风和日丽的四月是生命的开启,当自然的生命打开桎梏的灵魂,那些被尘封的红花绿叶在一夜春风里怒放成一道道美丽而燃情的风景,驻足,凝望,多少往事,在心间与花间肆意开放。
而站在四月的花街,仰望花的明媚,那些经年的暗香随记忆而来,在一年春风里微笑着入侵,不经意的弹落的那些如花瓣的片段,是如此的动人心弦。
其实,和所有爱文字的女子一样,我们是用文字求暖的女子,在文字的天堂里放逐灵魂,在伊人独憔悴里找寻自己的影子,随书籍翻阅世事,一起喝茶聊天,一起写意着人间美景,一起为心爱的人谱写诗歌词话,把一份深情寄予。
其实,我们也如这四月天,匆匆着、匆匆着做岁月的过客,那些景色无法植入我们的记忆,变作永恒。亦或许有那么一天,我们终究忘了那些文字的痴缠,望着四月春华,不再为伊人而思,只是嗅着花香嗅着花香而已。
恋上文字,文字便是毒,在日日夜夜的眷恋里,我们便被这些毒封存成茧,你说:等我们破茧而出吧,一定是很美的蝶。那么,如果有那么一天,让我们做四月天里的蝶可好,在通透的花香里追逐,追逐彼此,追逐春色,晨露为水,花辦为食,展露一双唯美的'翅膀和风而舞。清明四月,可否清约往事今夕永不成尘。
当四月的风儿把草儿拔高,把花儿吹艳,我们的文字也如春暖花开般各自姹紫嫣红着,自己多感的灵魂与自然交心,就如这个世界这个自然的解说员。如果没有文字,还会有如此这般的美让世人解读吗,我们都笑了,为文字而笑,为我们爱上文字而笑,这些笑容挂在四月的窗棂上,叮当着我们的梦。为四月,为文字而做的梦,逐风逐水,便是挂满了摇曳的月色。
四月,婉约成一池春水晶莹闪亮着,四月,明媚成一片山川,花红柳绿着。
四月,把文字谱写的物情无巨细,虽然相隔千里万里,也能和你文字里执手相约,踏遍每一处入画风景,可知自然的诸多变化。这样的四月,便是梨花开过,唯余暗香,望及远方,有伊人把茶盏诉心事,风远来,能闻其兰意。
某日,独自一人去海边,扑面而来的海风还没有被阳光捂热,那么凉凉的,提醒着我们冬天还没走的太远,也许还在频频的回首。对于沙滩,总有一些喜欢,那些细软的沙粒似乎执着于对海的依恋,是海和我们之间的一座桥梁,如若不弃它,便是一如既往的欢迎着我们的到来,这里还不曾比冬日的游客多,每每这时,倒是佩服那些早开的春花,谁说花必是娇艳的,总有争着抢着次第开放的。
海风凌冽中,凝视那片海,望着那个离海不远处的小岛礁石,痴痴的看着,你那里一定也是春暖花开,距离总是让人有遐想,有一些美是在我们看不到触摸不到的地方,是在我们的想象里、文字里,但我相信,你那里一定是美的。
匆忙的一生,熙熙攘攘的人间陌上,对月独对那些文字深处的不舍,如若可以也能随这四月的春风踏遍山川河流,而在蓦然回首间,遇见熟识的衣袂盛于梨花白,微笑着说一声我们的遇见,桃园树下对月对饮一份相识相知,酒酣时也能在一片清澈的湖水里乘船于藕花深处争渡。
读一本好书,交一个挚友,是人生的幸事,耳边轻轻的回荡着海边女孩倾情而唱的《飘扬过海来看你》,却是莫名的伤感,是啊,一生何必相遇,数繁华无数,终究沉落为一个人的山水相依。
四月,你的感想可是成文字成一份痴。天空的云朵飘向远方,带着洁白的花絮,那是四月里的语言,是四月天的清和。
《从教一生无怨无悔》
昨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幸运地遇见了一位74岁的退休老人。听他讲过去的事情,我深深地感到一个农村教育工作者的高尚与伟大。
一当学校校长
1961年,刚满18岁的他被分配到兴山县峡口小学工作,中途接任一年级班主任。该班62个学生,是人人皆知的“调皮班”。经过努力,他和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班风来了个漂亮的转身,期末被评为先进班集体,成为一段佳话。
1962年,峡口镇双坪小学缺教师,他自愿申请到这个边远学校任教,并担任校长。学校无校舍,教室全部借用民房,课桌凳学生自己带,群众称“搬家子”学校。面对这些困难,他更加坚强,更为坚定。向上级申请拨款2万多元,发动群众投工献料。在建校中,他吃住在工地,住帐篷三个多月。建校木材全是从水月寺购买的,那时没有公路,木材顺水流到峡口后再捞上岸。在峡口捞木材时,他帮忙拉,结果掉进了河里,幸好木材工人及时相救,才幸免于难。白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整整半年没有回过家。正是这半年,创造了一段艰苦办学的传奇,两栋1200多平方米的校舍拔地而起,办起了小学至高中12年的“一贯制”学校,教育质量在全县名列前茅,学校成为市级重点学校,被评为全县先进单位,他本人被评为县劳动模范、优秀党员。
在双坪中小学工作了12年,由于工作业绩突出,得到组织器重。
二当教育干事
1974年被提拔为乡镇教育干事,先后在建设公社、妃台公社、妃台区、峡口镇教育组工作。
在建设教育组工作时,吃苦受累,开创了新的局面。这是个新建的条件最差的公社,山大人稀,交通极不方便。教育质量全县最差,纯属一个“烂摊子”,没有一所像样的学校,乡中小学挤在原比利时人修建的教堂里。
上任以后,首先选校舍。筹措20余万元,分开新建了中学和中心小学,总面积2000多平方米。其次是整顿教师队伍。当时教师队伍普遍组织纪律差,法制观点淡薄。他一抓学习二抓整顿三抓制度,很快使教师队伍明显改观,教师责任感大大增强。然后是抓质量提高。
通过几年的努力,1981年中考位居全县同类学校榜首,乡中被评为县级先进单位,他本人被评为县劳模。群众称赞道:“真是旧貌换新颜,我们的孩子有奔头了。”
83年机构改革,原妃台公社和峡口公社合并成妃台区,组织上调他到妃台区教育组任组长。这个区面积大,有6个小乡80多所中小学600多名教师。上任后,他跑遍了每个乡,到每所学校调查研究,制定了一整套有效的管理办法,教育组成员挂片实行责任制,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做到奖惩分明,管理经验,在全县推广。教育质量名列全县首位,峡口中学教育质量实现全县十年冠,被评为县级先进单位,他个人被评为县劳模。
三当工会主席
1988年,组织上调他到昭君镇任教育工会主席。他服从组织安排,仍然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工作。这个新的工作像一位陌生的朋友,可爱地站在他的面前。专心学习,认真研究,很快理顺了关系。以服务中心、民主管理、参政议政、服务职工为宗旨,使工会成为了行政的好参谋,成为了职工的贴心人。每年组织召开一次教代会,大事要事民主决策,职工真正成为了办学的主人。特别是在关系到职工切身利益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那时,教职工中“半边户”较多,由此出现了较多的困难教职工。他先后为20多名教职工排忧解难,帮助他们度过了难关。
“半边户”徐老师和职工李某,他们的家庭人口多,劳力少,多病多灾,他向上级组织申请,给他们低息贷款,扶助徐家办起了百货商店,李家办起了养猪场。家庭收入增加,2年后均脱贫。梧桐学区校长陈某,也是半边户,上有80多岁的双亲,下有两个子女读书,家庭非常困难。屋漏偏遇连阴雨。1997年,他的爱人得了肝炎,女儿得了乳腺癌,母女俩要住院治疗,可是没有钱,一家人守着他哭。他找镇教育组、镇政府和县总工会、教育局求援,多方筹资8000多元,母女俩才得以住进医院。当时春节临近,陈校长的女儿很快做了手术,爱人病情好转,一家人过了个快乐年。教师訾某,上有80多岁的父母,而且父亲双目失明,两个子女同时上大学。訾老师爱人突发心肌梗塞去世,她不知如何是好,守着他哭个不停。他帮她安葬了丈夫后,得知她的两个子女报名差钱,他又四处求援,帮她筹措助学资金1千多元,度过了一时的难关,后来终于完成了大学学业。
总之,在15年的工会工作中,他为职工办了大量的实事,大家称他为贴心人,他感到无比自豪。由于工会工作出色,单位年年被县总工会、教育工会评为先进单位,个人被评为优秀工会干部,教工之家被评为县模范职工之家。
退休后,仍然关心教育工作,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经常深入学校、社会调查研究,给教育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10多条。昭君中学任命他为家长学校委员、荣誉校长,他还荣幸地担任了镇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副主任。他仍然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清政廉洁,处处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仍然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李老师在参加工作的第二年入党,2003年退休,在山区县的乡镇工作了42个春秋,先后32次受到省市县镇表彰,其中省市各1次,县委、政府表彰为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优秀工作者、优秀工会干部23次。
我为遇见这样的老党员高兴,我为遇见这样的前辈骄傲与自豪。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sanwen/20377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