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微道人生圹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其他类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微道人生圹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修微姓王,广陵人,自幼有洁癖、书癖、山水癖。七岁父见背,致飘落无所依,眉间常有恨色。已奉佛教,刺血写小品经,间读班马、孙吴书,人莫得而狎视也。

  尝行灵隐寺门,见白猱坐树端,迫之,展翅疾飞去。包园夜半,有两炬炷射窗缝上,谛视之,虎也,修微挑灯吟自若。

  其诗词娟秀幽妍,与李清照、朱淑真相上下。至于排调品题,颇能压倒一座客。慕翰墨者辐辏案前,如农诉水旱,修微攒眉应之,掷笔出避西子湖,避邓尉山,避广陵。寻获兄,指其父埋骨处,仆地哭失声,延僧作水陆道场凡十五日,以荐父灵。笥中绮繻环珍,随手立尽矣。

  修微饭蔬衣布,绰约类藐姑仙,笔床茶灶,短棹逍遥,类天随子②。谒玉枢于太和,参憨公于庐阜,登高临深,飘忽数千里,智能卫足③,胆可包身,独往独来,布帆无恙。既归,出《楚游稿》示余,冰雪净其矫饰,云霞汰其粉泽,抑名山大川之助乎!

  修微曰:“自今伊始,请忏从前绮语障,买山湖上,穿容棺之墟,茆屋藤床,长伴老母,岂复问王孙草、刘郎桃、苏小小同心松梧哉?”予曰:“今君才貌两艳,人间所慕,出世之盟,将无太早?”修微曰:“嘻!是何言?孔雀金翠,始春而生,四月而凋,与花萼相衰荣。每欲山栖,必先择葬身之地然后止焉。然禁中缀之以为帚,蛮中采之以为扇,甚有烹而为脯为腊者,色可常保乎?鹦鹉驯扰慧利,洞晓言辞,官家奇爱之。或教诗文,或授佛号,而未免闭于金笼,则韵语又可常恃乎?”予叹曰:“党情仕讳归,年讳老,而修微少不讳死,死不讳墓。昔者渊明自祭,乐天自铭,司空图引平时故交,痛饮生圹中。三君子以后,鲜有嗣续高风者,修微达视死生,如昼夜寒暑之序,女史乎?女侠乎?一变至道矣。”

  生圹成,诸名士为弹《孔雀经》一卷,供鹦鹉舍利十馀粒,并穴置其诗稿百馀言,眉道人为之记。

  注:①微道人:王修微,扬州妓,后为道士,自号草衣。②天随子:唐代诗人陆龟蒙,自号天随子。

  ③卫足:自卫。语出《左传》成公十七年:“仲尼曰:‘鲍庄子之知不如葵,葵犹能卫其足。’”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间读班马、孙吴书间:有时

  B. 见白猱坐树端,迫之迫:靠近

  C、抑名山大川之助乎抑:或许

  D. 司空图引平时故交引:率领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理解)。

  【答案和解析】答案: D 解析:邀请。如:公子引侯生坐上坐。

  【思路点拨】推断文言实词可以运用语境解词法。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词的多个义项只有在语境中才能得到过滤,没有语境,有时便无法分析词的含义。推断词语含义,要结合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有时甚至要通观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言环境。另外,文言实词重点还在于平时的分类积累、记忆,以上方法只能是同学们在记忆不牢、拿捏不准的时候,尝试运用。

  10.下列各组语句全都表明王修微才华出众的一组是(3分)

  ①刺血写小品经,间读班马、孙吴书②其诗词娟秀幽妍,与李清照、朱淑真相上下

  ③慕翰墨者辐辏案前④才貌两艳,人间所慕

  ⑤修微达视死生,如昼夜寒暑之序⑥或教诗文,或授佛号

  A. ①②⑥ B. ②③④ C、②④⑥ D. ①②③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C级(表达运用)。

  【答案和解析】答案:B 解析:①只能说明王修微醉心佛学、涉猎广泛,不能说明其才华过人;②直接说明其才华过人;③通过众人的反应侧面说明王修微文章出众、才华过人;④是作者对王修微出众才华及容貌的评论;⑤是说王修微对待生死的态度;⑥是他人对待鹦鹉的做法。

  【思路点拨】正确解答这类题,需仔细阅读全文,比较准确全面地把握文章。然后,看题目要求的答题范围是“局部内容”还是“整体内容”——如是前者,需要将选项跟原文中的有关内容进行对照,以避免错论;如是后者,则需要遗漏细节,因为细节对于答案的正确与否,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王修微虽然曾经为妓,但是胆识才华胜于众人,又笃信佛教、读史书知兵法,众人

  都不敢轻慢地看待她。

  B. 王修微登高临深、飘忽千里后,看淡了生死,决定隐居于山水之间。作者认为她是

  受了名山大川的启发。

  C、对于王修微给自己营建生圹这一行为,作者给予高度评价,认为王修微与陶渊明

  白居易、司空图一样都是达视死生的君子。

  D. 在刻画人物时,作者笔墨繁简有别:详写王修微过人的胆识才华、对待生死的超脱,

  略写其尽孝之心、蔑视钱财之意。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分析综合)。

  【答案和解析】答案:B 解析:“抑名山大川之助乎!”这是作者对王修微创作《楚游稿》的评述,而不是对修微出世之盟的评述。此处犯了移花接木的错误。

  【思路点拨】此类题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选项按原文顺序,依次对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其中一个错误项的错误设置有隐蔽性和迷惑性,它往往在大体正确的前提下设置一些与原文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不符的内容、词语。做题时要仔细推敲,认真比对。此类题目选择肢中设错类型可分为信息错位、错解词语、强加因果(或因果倒置)、无中生有、颠倒是非将文中未然的信息说成必然等。解题时考生应审准题干,依文索义,正确分析。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七岁父见背,致飘落无所依,眉间常有恨色。

  (2)仆地哭失声,延僧作水陆道场凡十五日,以荐父灵。

  (3)而未免闭于金笼,则韵语又可常恃乎?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理解)。

  【答案和解析】答案:(1)(修微)七岁时父亲弃她离世/死去,以至于飘零人间没有可以依靠的人,眉宇间常有遗憾的神情。

  (2)倒在地上痛哭失声,请佛僧为自己的父亲做水陆道场一共十五日,用来祭拜超度父亲的亡灵。

  (3)却不能免于被关闭在华丽的鸟笼中,那么又怎能长久地依仗/依赖动听的语言呢?

  解析:(1)关键词:“见背”离开我;“恨”遗憾;句子要通顺。

  (2)关键词:“仆”倒;“延”请;句子要通顺。

  (3)关键词:“恃”依仗/依赖,被动句式“闭于金笼”,被关闭在华丽的鸟笼中;句子要通顺。

  【思路点拨】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qita/308702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