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鉴赏古诗需要重视品味虚词

古诗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大家都知道,鉴赏古诗要重视品味字词,特别是要注重品味其中的诗眼,鉴赏古诗要重视品味虚词。但不少人有一种错误的认识,以为诗眼只能是实词,从而忽视对虚词的品味。

  应该说,古诗中的诗眼的确主要是实词,比如“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等。但这并不意味着虚词就不能成为诗眼,虚词用得好,同样可以产生超强的表现力,同样可以令读者久久回味。

  比如杜甫的《蜀相》中的“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句,通过虚词“自”以及“空”的运用,渲染涂抹出情感层次,将自然美景同失落怅惘的情感对立起来,抒情效果极为突出。与台阶相映的草再碧也没有人欣赏,隔着树叶传过来的黄鹂的叫声再动听也没有人听。这不仅写出了诸葛亮死后的寂寞,表现了杜甫对一代伟人死后寂寥的不平,而且也间接地写出了杜甫自己当时的失落惆怅之感,他是由诸葛亮的身世想到自身的境遇,从而产生共鸣。再如他的《滕王亭子》中的“古墙犹竹色,虚阁自松声”一句,前句写墙外,后句写阁中,墙外景色依旧,还是当初的“竹色”;而阁中却不见当年的热闹,只有阵阵松声自响。经过两个虚词“犹”、“自”的点染,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流溢而出。

  刘禹锡也是运用虚词的高手。比如其《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诗中的“还”这个虚词就很有味道。其实,潮水还是当年的潮水,它的涨落来去还是一如既往,“寂寞”的只是周围的环境。环境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没有了人声,没有了车马。现在“夜深还过女墙来”是与当年曾过女墙来相对的。当年的明月深夜照过女墙来看到的是繁华的都城,是夜深仍如同白昼的.热闹;而今却只有荡来荡去的潮水,潮水的荡漾声更显得整座石头城的寂寞冷清,繁华不再。《蜀相》、《石头城》都已入选中学教材,可见虚词作为诗眼即使在中学教材中也并不少见。因此,我们鉴赏古诗时要高度重视品味虚词。

  最近几年的高考也开始注重考查对虚词的鉴赏了。如2006年的江苏高考题: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高考辅导《鉴赏古诗要重视品味虚词》。

  鹧鸪天

  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元]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何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圆夜煮茶。

  【注】室人降日,即妻子生日。

  问: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此题的第二问就是考查虚词的鉴赏,这个“又”字就是一个诗眼。它虽然是一个普通的虚词,表意却十分丰富。它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除了“去岁”,在这之前的无数的“今辰”,他都只能在“天涯”、“相望”,饱含了无限的苦愁与无奈。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的感情借此虚词得到了充分的显现。

  在这之前的2004年,全国卷的诗歌鉴赏题其实质也是考查虚词的鉴赏,只不过,此题是以考细节的形式出现的,多数考生没意识到这一点。试题如下: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 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写成封好之际,似乎已经说完;但当捎信的行人将要上路的时候,却又突然想起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这“临发又开封”,与其说是为了补写几句匆匆未说尽的内容,不如说是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疑惑和担心。这一细节很好地显示出他对这封“意万重”的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唯恐遗漏了一句。试题问的是细节,实际上是考“又”字的表达效果。

  虚词诗眼的辨识有一定规律,从词性上看,以副词居多;从句子成分看,以作状语居多;从位置看,五言诗以第三字居多,七言诗以第五字居多;从用意看,以间接抒情居多。大家在鉴赏古诗词时如碰到上述情况,最好把诗中提及的虚词认真地咀嚼一番,相信你一定会大有收获。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gushi/205514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