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长恨歌参考资料(26)

长恨歌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这样,作品前后就出现了矛盾。这种矛盾的出现,是作者世界观矛盾的体现。时代的、阶级的局限,使白居易不可能认清封建帝王的阶级本质。从而从根本上反对皇帝。诗人反对坏皇帝,却拥护好皇帝。批判唐玄宗是因为他违背了“君道”,“重色”轻德,贪恋女色而延误政事,以致酿成了祸端,给国家、给人民、也给他自己带来了灾难。但批判的目的,是希望后世君王引为鉴戒,做好皇帝,恪守君道,避免祸乱的发生。而一旦祸患发生,当唐玄宗自食恶果的时候,他又转而同情,为之叹惋。当然,唐玄宗晚年凄凉、孤寂的生活,正是他当年“不早朝”造成的,这在客观上也有一定的暴露和讽刺作用。但这种暴露和讽刺却被诗人的强烈同情淹没了,使作品带有很大的局限性。

  《长恨歌》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他一写出来,就被人们广泛传诵。当时有个失足妇女,曾夸耀自己说:“我诵得白学士《长恨歌》,岂同他妓哉!”此妓竟因此而增价。

  诗的前半部分写宫廷生活,是写实;后半部分写杨贵妃死后的“仙家”生活,运用了幻想的手法。这就使这部现实主义作品,带有了一些浪漫主义因素。

  这是一首抒情性很强的叙事诗,它以李杨的离合悲欢为线索,完整的描写了他们从相见、欢爱到死别、招魂的过程。变生不测,乐极悲来,整个故事大起大落,有曲折、有波澜,引人入胜。

  这首诗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吴北江说:“如此长篇,一气舒卷,时复风华掩映,非有绝世才力未易到也。”正反映了前人对这首诗赞叹。

  《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当时诗人正在盩厔县(今陕西周至)任县尉。这首诗是他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的。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他们的爱情被自己酿成的叛乱断送了,正在没完没了地吃着这一精神的苦果。唐玄宗、杨贵妃都是历史上的人物,诗人并不拘泥于历史,而是借着历史的一点影子,根据当时人们的传说,街坊的歌唱,从中蜕化出一个回旋曲折、宛转动人的故事,用回环往复、缠绵悱恻的艺术形式,描摹、歌咏出来。由于诗中的故事、人物都是艺术化的,是现实中人的复杂真实的再现,所以能够在历代读者的心中漾起阵阵涟漪。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changhenge/30792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