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先生的《边城》被誉为“田园诗的杰作”,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整理了《边城》的教案,欢迎阅读!
教学重点
1.欣赏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和细致含蓄的心理刻画。
2.小说怎样表达普通生活中的爱。
教学难点 1.体会小说的情感境界和人性之美。
2.环境描写对人物心理活动的影响。
教具准备
1.教学电影。
2.投影仪。
3.幻灯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1.有条件的学校可在课前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观看电影《边城》。若条件不允许,准备湘西风光图片。
2.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文中的人物对话描写和环境描写,初步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感知沈从文作品的风格。
3.语言积累
蘸(zhàn)酒 茶峒(dònɡ) 老鹳(ɡuàn)河
傩(nuó)送 气氽(tǔn) 碧溪岨(jū)
鞶(pán)鼓 镇筸(gān) 糍(cí)粑(bā)
导入新课
导入1:“风声水声歌声谈话声啜泣声声声惊残楚,乡情民情爱情手足情骨肉情情情乱痴心”这副对联为我们构建了一个个丰富可感的画面,带我们走进了一段段感人的情感。它也是对沈从文先生作品的一个最好的诠释。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副对联构建的世界,去体会此情此景。
导入2:(激趣导入)听黄磊歌曲《等等等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翠翠美丽而又忧伤的故事。
推进新课
作家作品知识
多媒体课件显示:
1.沈从文
沈从文(1902~1988),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学者,苗族。原名沈岳焕,笔名小兵、懋琳、休芸芸等。湖南凤凰(今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十三岁就参加预备兵训练,后正式入伍,其早期创作大多是写童年生活和青少年行伍生活,具有浓郁的湘西乡土气息。1931年以后的创作转向现实生活,在理想化的牧歌情境中表现着作家所向往的人情和人性美。作于1934年的中篇小说《边城》就是他创作成熟后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沈从文文学创作数量惊人,有小说、散文、文论、自传、通信等集子70余种。是现代文学史上最多产的作家之一。主要代表作有: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八骏图》《都市一妇人》,中篇小说《神巫之爱》《边城》,长篇小说《长河》,以反映湘西下层人民生活的作品最具特色。在文学态度上,沈从文一直坚持自由主义立场,坚持文学要超越政治和商业的影响。大部分小说是以湘西生活为背景,创造了一个湘西世界,表达了对故乡人民不可言状的同情和温爱。他的作品,以其特异的“生命形式”,熔生动丰富的社会风景画和优美清新的风景画于一炉,展示其民情的粗犷强悍,民俗的淳厚善良,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返璞归真的牧歌情调。
2.解题
“边城”边地的小城。指远离城市的边远小镇。
从时间、文化上考虑,“边城”是大城市的对立面,是“中国另外一个地方另外一种事情”。是沈从文先生在体会上流社会的腐朽生活和城里人“庸俗小气自私市侩”的风气之后,对其故乡未完全被现代物质文明摧毁的淳朴民风的怀念。
沈从文先生在《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里说:“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的理想的建筑。这庙里供奉的是‘人性’。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沈从文先生的艺术观就是在表现一种人性美,他在自己的创作之中努力的实践着这一目标。
感体感知,理清文中人物与情节
1.明确主要人物与情节。
2.快速浏览全文,然后给各部分命一个耐人品味的小标题。
明确:第三章 风情民俗
第四章 往事如梦
第五章 心事有谁知
第六章 心头涟漪
3.仿照下边句子用一句话点评。要求概括出小说的主要基调。
《边城》是一支湘西山村生活的牧歌。
(本设计旨在让学生初谈感受,初步领会小说的主要风格,同时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答案:
《边城》是一幅斑斓的民俗风情画。
《边城》是一首哀婉的抒情诗。
《边城》是老妪絮絮讲的一个完美的童话。
《边城》是一曲真挚、热烈的爱情的赞歌。
4.给“边城”加上一个恰当的定语,要求概括出小说所写的主要方面。
明确:风光秀丽的边城 民风淳朴的边城
真情相待的边城 人性美好的边城
合作探究
翠翠形象分析
1.请学生谈谈看过电影或了解整篇小说梗概后对翠翠的初步印象,完成对翠翠形象的整体感知。
生 美丽、善良、至纯至真……
明确: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
2.重点赏读第四章,抓住翠翠的语言与心理,感受她的心理活动,体会她对祖父的感情。
(1)“翠翠一面注意划船,一面心想:‘过不久爷爷总会来找来的。’但过了许久,祖父还不来,翠翠便稍稍有点儿着慌了。”
表明翠翠对爷爷的信任和依恋,仿佛一离了爷爷便不知何去何从。写出一个娇羞可爱的小女孩形象。
(2)当爷爷问翠翠敢不敢一个人看龙船时,“翠翠说:‘怎么不敢?可是一个人玩有什么意思?’”
潜台词就是要爷爷陪着一起去,但同时表明要爷爷去不是因为自己胆小,聪明可爱。同时也隐隐道出了翠翠内心深处的孤寂。
(3)翠翠找不到祖父,当“黄昏把河面装饰了一层银色薄雾。翠翠望着这个景致,忽然起了一个怕人的想头,她想:‘假若爷爷死了?’”
这个念头也让读者一惊,这是翠翠的心事和惧怕,反衬着她对爷爷深厚的情感,同时又一次表明她内心的孤苦无依,爷爷是她生活的依靠,更是她心灵的依托。
(4)当天色已晚爷爷还没出现,“翠翠还是不离开码头,总相信祖父会来找她,同她一起回家。”
翠翠的乖巧跃然纸上。
(5)翠翠被人送回家,“老船夫即刻把船拉过来,一面拉船,一面哑声儿喊问:‘翠翠,翠翠,是不是你?’翠翠不理会祖父,口中却轻轻的说:‘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
这一段凸显出乖巧的翠翠调皮、活泼的一面。她不是真的生祖父的气,只是表现出一种小女孩特有的娇气和顽皮,让人忍俊不禁。另外,翠翠第一次在吊脚楼下见到傩送二老,二老邀请她去家中做客。翠翠误会了,骂了他一句。二老说,你在这里,当心河里的大鱼咬你。翠翠说,大鱼咬不咬我不关你事。联系此细节,翠翠对爷爷说自己被鲤鱼吃去,实际上是对邂逅二老的情景的一个不自觉的温柔回忆。我们从中可以体会出翠翠对二老的喜欢,虽然这种喜欢是淡淡的。“大鱼咬你”这句话对翠翠而言已经成为了一种温柔的回忆,而且,这句话颇带俏皮味,也成了翠翠和二老以后相爱的一个隐喻。
3.课文节选部分是这个爱情故事的开端,试讨论课文中是怎么样体现翠翠情窦初开的朦胧的情愫的。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biancheng/16799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