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八年级下册地理你掌握来多少?下面是由小编找到的关于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
篇一:八下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地理差异显著
1.自然环境差异显著:
(1)气温: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海南岛长夏无冬,黑龙江长冬短夏。
(2)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东南沿海山清水秀,西北内陆沙漠、戈壁广布。
(3)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第一级阶梯上的青藏高原地高天寒,雪峰连绵;第三级阶梯上的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温暖湿润。
2.人文环境差异显著:
(1)人类活动差异显著。例如,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1.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如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等。
2.四大地理区域:
(1)划分依据: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名师点睛】
理解地理区域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学习并掌握各区域地理差异尤其是相邻地理区域差异的前提。
【名师点睛】
1月份0℃等温线是暖温带和亚热带、冬季河流是否结冰的分界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是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水田和旱
第六章北方地区
一、自然特征
1.黑土地、黄土地:
(1)位置: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北平原被称为“黑土地”,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被称为“黄土地”。
(3)气候:地跨我国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属于半湿润区。
2.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1)发展优势: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2)农作物
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
(1)春季少雨;(2)春季升温快,蒸发量大;(3)春季正值华北地区冬小麦返青和玉米、棉花出苗,农业用水量较大。
二、“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然环境
(1)位置、范围:东北三省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2)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3)气候:冷湿。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2.
(1)发展条件有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的气候不利:春秋季节易发生低温冻害
(2)作物熟制:一年一熟。
(3)主要农作物: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4)问题与措施:垦荒扩大耕地,造成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为此停止开荒、建立自然保护区。
3.
(1)资源条件: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石油等在全国有重要的地位。
(2)完整的重工业体系: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学工业为主导,包括煤炭、电力、建材、森林等工业部门。
(3)分布特点:工业主要分布在矿产地附近和铁路沿线地区。
三、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1.文明的摇篮:
(1)位置、范围:致以长城为界),南抵秦岭;主要包括山西省和陕西省的大部分,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南部,甘肃省的东南部。(2)富有特色的“黄土风情”:如传统民居是窑洞;信天游是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等
2.风吹来的黄土:
(1)黄土的来源:多种假说中得到广泛认同的是“风成说”,黄土来自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部内陆地区。
(2)黄土地貌景观:黄土塬、黄土峁、黄土梁
3.严重的水土流失:
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困难。
【名师点睛】
(1)黄土高原的地表景观(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主要是长期的水土流失造成的;
(2)黄土高原是风力搬运堆积而形成的。
4.水土保持:
(1)生物措施:植树种草
(2)工程措施:建梯田、修挡土坝。
(3)合理安排生产活动。例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zongjie/4050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