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学期高一数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材特点:
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它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签,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到,具有如下特点:
1.“亲和力”: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兴趣和美感,引发学习激情。
2.“问题性”: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3.“科学性”与“思想性”: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系与启发,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学习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育理性精神。
4.“时代性”与“应用性”:以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感的素材创设情境,加强数学活动,发展应用意识。
三、教法分析:
1.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3.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习惯。
四、学情分析:
1、基本情况:12班共人,男生人,女生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人,中上等生约人,中等生约人,中下生约人,后进生约人。
14班共人,男生人,女生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人,中上等生约人,中等生约人,中下生约人,后进生约人。
2、两个班均属普高班,学习情况良好,但学生自觉性差,自我控制能力弱,因此在教学中需时时提醒学生,培养其自觉性。班级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计算能力太差,学生不喜欢去算题,嫌麻烦,只注重思路,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其思维能力。同时,由于初中课改的原因,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衔接力度不够,需在新授时适机补充一些内容。因此时间上可能仍然吃紧。同时,其底子薄弱,因此在教学时只能注重基础再基础,争取每一堂课落实一个知识点,掌握一个知识点。
五、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数学活动、故事、吸引人的课、合理的要求、师生谈话等途径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在主观作用下上升和进步。
2、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比较相近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3、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习惯,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4、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加强复习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自始至终贯彻教学四环节,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不同教法。
6、重视数学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时
内容
重点、难点
第1周
2.12~2.18
5算法与程序框图(2)
基本算法语句(3)理解算法的含义。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理解5种基本的算法语句。
第2周
2.19~2.25
5算法案例(6)
第一章小结4个典型的算法案例,体会算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体现的特点
第3周
2.26~3.4
5随机抽样(5)学会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了解分层和系统抽样方法。正确理解随机性样本随机性的。
第4周
3.5~3.11
5用样本估计总体(5)学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等。学会计算数据标准差。会用样本估计总体
第5周
3.12~3.18
5变量间的相互关系(4)
第二章小结利用散点图直观认识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了解最小二乘法的思想。会根据公式建立线性回归方程。变量之间相关关系。
3.19~3.25
5随机事件的概率(3)
古典概念(2)了解频率的稳定性。正确理解概率的意义。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难点:设计和运用模拟方法近似计算概率。
第7周
3.26~4.1
5几何概型(2)
第三章小结体会随机模拟中的统计思想:用样本估计总体。难点:把求未知量的问题转化
第8周
4.2~4.8
5任意角和弧度制(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3)了解任意角的.概念和弧度制,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第9周
4.9~4.15
5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2)
三角函数图象与性质(4)诱导公式的探究。运用诱导公式。三角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函数思想。
第10周
4.16~4.22
期中复习及考试
第11周
4.23~4.29
5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2)、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2)用参数思想讨论图象的变换过程。用三角模型解决一些具有周期变化规律的实际问题。难点:实际问题抽象为三角函数模型
第12周
4.30~5.6
5五一放假
第13周
5.7~5.13
5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2)、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2)向量的概念。相等向量的概念。向量的几何表示。向量加、减法的运算及几何意义。向量数乘运算及几何意义。
第14周
5.14~5.20
5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2)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2)平面向量基本定理。会用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表示向量的模与夹角。
第15周
5.21~5.27
5平面向量的应用举例(2)第一二章复习用向量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向量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三步曲”。
第16周
5.28~6.3
5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4)探索和交流,导出11个三角公式。难点: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探索与证明。
第17周
6.4~6.10
5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3)
第三章小结(1)以11个公式为依据,推导和差化积、积化和差等公式,会进行三角变换。
第18周
6.11~6.17
5期末复习分章归纳复习+3套模拟测试
第19周
6.18~6.24
5期末复习
第20周
5复习及期未考试
【第二学期高一数学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3.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zongjie/34362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