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大家好!
我是xx,很高兴能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共同交流和畅想一个古老而又具有时代特色的话题──荣辱观。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们奉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耕作方式,“面朝黄土背朝天,汗水不断流满脸”地辛勤耕耘,养育着华夏子孙。如今,神州大地奔涌着“文化热”、“发明热”、“科技热”的滚滚浪潮,各条战线的辛勤耕耘者们,都不再以“大老粗”而感到自豪。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无论何行何业,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把科技播撒大地,用真情服务“三农”,做“八荣八耻”的践行者,争当科技传播使者,争做农民知心朋友,成为庄稼友好伙伴的历史责任,义无反顾地落在了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肩上。
为了将科技更好的播撒在xx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压滤机滤布千百名农业科技人员进百村、入万户,和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节拍,摇着科技的橹桨,带着丰收的希望踏上征程。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寒;无论是播种,还是收获。他们的足迹遍布山山水水,他们的汗水洒在田间地头。一分春雨,一分秋实;一分汗水,一分收成。不懈的努力,辛勤的付出,换来的是累累的硕果。优良的品种得到了推广,先进的科技得到了普及,病虫草害得到了综合防治。传统产业巩固提升,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取得了长足进步。2005年,粮食增产再创历史新高,实现总产2.59亿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2000元大关,达到2035元。
妇女半边天。这些成绩的取得,无不饱含着女性同胞的艰辛付出?巾帼不让须眉,作为女人,她们更需多付三分汗水,五分勇气,七分毅力,十二分艰辛。
为了掌握农业生产的第一手资料,找到适宜的生产方式,精选优良品种、改良土壤特性,她们走进千家万户,来到田间地头,深入了解当地耕作习惯,气候条件,土壤资料。
为了改革传统耕作制度,实现良种良法综合配套。她们进行“包谷地膜覆盖种植、水改旱、立体高产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作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等多项试验、示范,为农业增产增效提供了技术储备。
为了农民的利益,在事业与家庭的天平上,她们始终把砝码添向事业。水改旱地膜包谷种植技术,作为一项新技术的推广,在宣传发动中需要对农民进行耐心、细致地讲解,对规范化栽培技术需要不厌其烦地进行实地操作示范,对每一地块进行检查验收。记得,去年x月,xx带领的工作组,驻村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回家了。xx的小孩生了病,电话一个接一个催她回去照看,同事们都劝她回家一趟,看一下生病的孩子。当时,正值技术关键时期,她是具体负责技术的。在艰难的抉择面前,她只能流着痛心泪水,对大家说:“孩子我不放心,可这里我更不放心,出了差错,那农民的损失可就大了,过了这几天再说。”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豪情壮志,但却导出了为农服务的信心和决心。
作为基层科技工作者,这样的事早已司空见惯。虽然,在很多人的眼里,她们的工作很不起眼,很少为人所知,很少得到认可和肯定。她们面对亲人的不理解,只能沉默;面对朋友的不理解,只能忍耐;面对社会的嘲笑,也只能报之以苦笑。她们需要的,不是掌声和鲜花,不是众口皆碑的名誉和众人瞩目的地位,她们默默无私的奉献,需要的回报仅仅是农民欣慰的笑容和沉甸甸的庄稼。因为,她们深知“民以食为天”,“无农不稳”的深刻含义。
我不是诗人,不会用漂亮的词句讴歌她们的职业;我不是学者,不会用深邃的思想思考她们的价值;筛网滤布我不是歌手,不会用动听的歌声咏颂她们的岗位。她们只是普普通通的基层农技人员,但是,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在以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艰苦奋斗为荣的时代,在xx实施“农业稳县”的发展战略中,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她们却用实际行动成为了“八荣八耻”的真正的践行者。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yanjianggao/8872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