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课公开课教案主要抓住比例解答应用题的特征进行的。首先进行复习,一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二是根据条件提出问题。在新课的教学中,设问:用比例解首先要找到什么,(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什么,(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正比例相对应两个数的什么一定,(商一定)等。然后通过“练”达到巩固和提高。
本教学设计设计主要体现在“问”与“练”字上,怎样问,练什么,怎么练,我都做了认真的考虑,深入研究,特别是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把同学放在首位,考虑同学已经会什么,他们现在最需要什么。同学通过什么途径来解决,是独立考虑还是合作交流呢。同学在这次教学活动中能得到什么?不同同学有什么不同的收获等等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因此,一节课自始至终让同学参与体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同学根据教师的巧妙设问,和富有启发性的引导,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很快同学就掌握了新课的内容。这节课既重视比例解应用题的解题方法的教学,又鼓励解决问题战略的多样化,从中发展同学的个性,课堂结构严密,同学练得多,掌握得好。当堂验收绝大多数同学全部正确,学困生都掌握得不错。
最后有一个疑问,用比例解答应用题,难度降低,正确率比较高,但是为什么同学不喜欢用这种方法,还是喜欢用算术方法解答,是因为嫌设未知数麻烦,还是其它原因呢。
------------------
课后反思:
比的应用一课是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长期以来,应用题教学在教材和课堂教学等方面,其应用性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得教学流于简单的解题训练,这种现状必需改变。我在设计此课时,力求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体现应用性。由于按比例分配计算应用较广,同学有很多应用机会,因此,课前让每一个同学到生活中调查生活中的比,并且说一说你是怎么获得这些比的。以此引人新课,使同学感受到按比例分配的计算就来源于自身的生活实际。通过从生活实际引人按比例分配的计算,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同学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能解决实际问题,充沛体现了应用题教学的应用性。数学教学活动必需建立在同学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向同学提供充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协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同学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
在一个班上完以后,我随即就在另一个班上课,这次和上一节课基本相同,但有同学们没有说出象上一个班说出了多种方法,而是直接就说出来按两个班人数分配,我当时为了让同学想出更多的.方法,没有和时处置这个同学的想法,而是继续启发同学还可以怎么分,同学们终于还是说出了更多的分配方法,然后我又把那个同学所说的,按人数比例分配的方法拿出来讨论,最终完成了教学任务。整个过程并没有出现较大的问题,但在我心里,我总觉得我没有很灵活地处置课堂上所出现的问题,而是一味的追求与提前预设的统一,在我看来,上一节课,同学们都能按我的既定方案完成教学,为什么这次就不行了呢?所以,硬生生的把同学的想法拉过来,最后又不得不送回去。课后,我就想,其实上课过程中,完全可以先处置同学的这种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先把这节课的核心教学任务完成,然后再来讨论除了这种方法以外,还有别的不同的方法吗?再对同学进行思维多样化的培养也是可以的。
教师在课堂上,有些时候还是要特别注意灵活地处置课堂生成,而不能一味地追求自身预设的完成和顺畅。学无止境呀!
---------------------
今天上午,教学了《比的应用》一课,这一节课,实际上就是“按比例分配”,教学前我详细的阅读了教师用书,其中特别指出教材中没有给出这个名称(即没有把课题定为《按比例分配》)的原因有两个:第一,由于按比例分配问题有一定的解题方法,引入这个名称后,教学时会把这一问题归成一种类型,并很快引入解这类问题的方法,把解决问题变成套用方法。不给出这一名称,同学通过比的意义完全可以自身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二,假如引入“按比例分配”的名称,同学可能会询问什么是比例,于是又要引入比例的概念。这样一来,在同学刚刚接解比的学习,就引入了比、比例、比值等概念,会使同学将大量的精力放在区分这几个概念上,而忽略对比的意义的理解。基于以上原因,教材没有把这节课定为按比例分配,而是定位于比的应用。
在教学前,我还参考了其它很多公开课教案,其中有一个设计是这样的:
甲乙两个工人做了一些零件,共得报酬120元,你认为应该怎么分?(同学说自身的看法)然后教师出示:甲完成了5个零件,乙完成了3个零件。然后教学以后的内容,把120元按5:3分配。在最开始的时候,我也是想利用这个例子来引课的,可是后来,我觉得这样有一定的弊端,这样很自然地就把同学的注意力引到按比例分配这件事情上来,而且同学现在在外面学习奥数的相当多,而按比例分配大都已经在奥数班学过了,这样一来,这节课就变成了并没有多大意义的复习课了。所以,后来我没有采用这样的设计,我用了课本上的例子:
师:把一筐桔子给大班和小班两个班,你觉得应该怎样分?
生1:平均分,这样两个班分得一样多。
生2:我觉得应该给大班分得多一些,大班同学大,吃得多。
生3:我觉得应该把他们人数比找出来,然后按比例分配。
师:你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生3:这样无论大班小班每个人都分得的同样多。
师:好。大家说得都有一定的道理,假如我们要求每个人都分得同样多,应该怎么办?
(出示大班30人,小班20人。同学交流)
生1:把大班和小班同学人数加起来,是50人,所以,把这筐桔子平均分成50份,每人一份,这样,就能保证每个人都分得同样多。
师:你们听明白了吗?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生2:那如何给两个班分呢?
(考虑后答)
生3:大班30分,占总人数的3/5,所以,应该给大班分得这筐桔子的3/5。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也可以看大小班的人数比的30:20=3:2,大班是3份,小班是2份,这样总共就是5分,那大班人数就占总人数的3/5,所以,分得的桔子数也应该是这筐桔子的3/5。
师:真好!
我这样上课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让同学形成一定的程式,依照一定的“套路”来套用公式解决问题。而是让同学经历给大班分3/5的来由,紧紧结合比的意义,使同学理解具体操作过程。
【《比的应用》教学心得】相关文章:
1.比的应用教学反思
5.比的应用教学课件
7.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xindetihui/21624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