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好的老师》教学反思7
《我最好的老师》应该说是一篇充满理性的文章,思辩色彩浓厚。主题明确,倡导了一种“崭新的怀疑主义”,对学生很有启发。王瑛老师在我班上了第一课时,我接着上了第二课时。课后感想也颇多。
不盲从,不迷信,敢于怀疑,敢于否定,这种科学的态度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贵品质,可惜对中国学生来说无疑是相当缺乏的。那么这种全新的价值观,应如何建立呢?我努力尝试“真实有效地构建”,不能是思想品德课形式的,更不能是说教式的,而须依托文本,借助这个真实的故事背景,在故事情节的展开中层层推进,逐步提升。在实际教学时,较好地体现了认识理解的层次。
1、一开始,形成认知、情感的矛盾冲突:心目中的好老师与新来的怀特森先生;起初对先生的误解、气愤与后来对先生的敬佩。
2、由一堂课对先生改变看法到“每一堂课都是一次不寻常的探险”,感受先生与众不同的教学方式,懂得要用自己的头脑去独立思考,敢于怀疑。
3、由此养成一种全新的怀疑主义,并将之运用于一切学科的学习。
4、跳出单纯的学习,进而对我将来的人生道路发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而且,这种认识的提升过程,价值观的构建过程,应该始终伴随阅读主题的情感体验,脱离了情感,那么理性认识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流于肤浅,不能够深入内心。
其次,这种全新的价值观的建构应建立在依托文本的基础上,体现语文学习的特点。具体操作上如:借助重点句挖掘内在含义;通过朗读,感悟其思想情感;通过填空、写话等语言实践,阐明自己的认识、观点,表达自我的阅读感受。
还有一点需要指出。除了不盲从、敢于怀疑之外,另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敢于直言,坦率地指出别人的错误。这一点,无论我们大人还是小孩,都做得不够,应该予以强调。
《我最好的老师》教学反思8
《我最好的老师〉,讲述了“我”六年级时的科学老师怀特森先生用出乎意料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和科学的怀疑精神。本文的文章结构清晰简洁,语文朴实。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而言,要理解本文的主旨并不是一件难事。我究竟要通过这30分钟的课堂教会学生什么?这是我拿着书本一直向自己提出的一个问题。最终,根据课文的写作特点,把教学目标制定为:读懂课文描写的故事,理解怀特森先生独特的教学方法,体会一个人具有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和怀疑能力的重要性。教学难点:学习本课一事一议,从一个具体的事例发现一个道理的写法。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围绕学生的关注点“怀特森到底是什么样的老师”、“他为什么是最好的老师”引领学生走进课文,走近主人公,抓住关键点“当我读到xx,觉得怀特森先生是位xx的老师”,引导学生去揣摩人物心理,想象课堂场景,换位思考表达。通过抓住“人”展开教学,进而引导学生通过三个层次理解“为什么怀特森先生是一个最好的老师”:了解怀特森先生的特点;角色转换,理解怀特森先生独特教学方法的真正用意;通过前后情感冲突,读懂“我”对怀特森先生的赞扬,体会独立思考能力和科学的怀疑精神的重要,并让学生恰当地表达了自己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从而让学生真正走进了文本,走近怀特森先生那充满“冒险”的课堂,从而感受到怀特森先生独特的教学风格。并在本节课的结尾让学生感言赞美、写学习感言的方式,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将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容为一体,历练学生的语文能力,凸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静下心来,回头看,课堂缺少了语文味。虽有带着学生一起感受怀特森先生的人格魅力,但是没有和学生一起沉下心研读课文,咀嚼课文的重点词句。从而对于学生的语文能力并不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再者,让学生说说有关不迷信权威、不迷信书本、敢于创新的故事这一环节时,应该引导学生不仅从曾经的阅读中寻找这样的事例,而且可以从自己身边入手。这样既让学生进一步明白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这一道理,又为本课的难点找准突破点,为学生的写法进行指导。最后,让学生写几句自己的学习感言,旨在读写稽核,发展学生语言能力。但最终因时间短,仓促地将本环节改为课后的作业作为本节课学习的延续。
作为语文教师,拿起语文书,静下心来读,沉入课文读,找准问题的切入点,让学生语文能力在课堂上得到有效提高,这就是本次教学给我最大的启示。
《我最好的老师》教学反思9
《我最好的老师》是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的最后一篇阅读课文。第五单元的5篇课文是以科学精神为主题编排的。在前四篇课文学习的基础上,同学们对科学精神和四篇课文的写法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作为这篇独立阅读课文我主要就是继续引导学生自主理解科学精神的含义,比较理解本篇课文的写法。这是教学本篇课文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完本篇课文后,我感受如下:
一、教学重点、难点处理基本落实。
这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怀特森先生的做法?
首先我认为关键在于学生阅读。只有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才能理解课文内容。因此,在课前我让学生进行了预习,课上通过默读、放开声音读、指名读、老师引读等方式引导学学生多读课文。这样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就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
其次在于老师的引导。学生对于怀特森先生的做法是否理解?这个我采用了四个环节对学生进行引导。一是让学生自读课文,同位两个自问自答的方式理解。这样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二是引导学生理解独立怀疑的含义。通过上一个环节的学习学生能通过读课文理解字面意思,但要真正理解还需要进一步引导。一方面引导学生理解思考、论证的内容,一方面引导学生理解知道这是都是学生自主去思考的;另一个方面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怀疑能力,
怀疑能力要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并非是以后就不相信书本和权威了,而是在提出自己的疑问之后要提出理由或根据论证。
最后是通过学生写对朋友的解释,进一步用自己的语言理解课文。语文是文学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读写结合可以内化学生的理解,学以致用也是学习语文的目的。一方面引导学生自己写写给朋友的解释,一方面扩展阅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加深理解课文内容。
二、备课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
首先是调整教材为我所用。本课是第五单元最后一课,在科学精神这一重点的体现上前后关连。因此为能更好的完成本课教学,我调整教材,提前教学第五单元。这样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利于前后贯通,易于整体把握课文和本单元的内容。
其次教学设计不断完善。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是教学重点。如何突破?我一直在苦苦思考。教参和网上有很多现成的案例,但在难点的突破上不合我意。我反复阅读课文第6节,对冒险论点论证思考进行反复思考、琢磨,直到早上5点30,突破难点的步骤才从头脑里冒了出来。我很欣喜,赶快修改设计,于是才出现了突破难点的以上教学步骤。还有课前导入,我本来是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最好的老师进行导入,昨天感觉到,既然已经学习了本单元的课文,从本单元课文教学重点出发或许更好。于是请教了组长赵振萍老师,赵老师认为后一种可能会更好。于是采用赵老师的建议,感觉这样的确更利于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前后联系,利于整体把握。
因为是同题异构课堂教学,所以没机会试讲。为便于今天的教学观摩能有一个比较好的效果,我昨天下午请韩芳主任、赵振萍老师、李云老师指导我的教学设计,三位老师非常热情、认真地看了我的教学设计,并提出中肯的修改建议。这才使得今天的课能比较顺利完成。在此对以上三位老师表示真挚的感谢。
三、教学遗憾
本课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我意图是引导学生自读、自主、自悟,努力想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理解课文内容,但是由于赶进度,在突破重点时,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还是不足,等待花开的声音耐心还是不够,我感觉老师的话还是多了些。如果让学生充分谈一谈,打开孩子的思维,效果或许会还好。
再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写法时,我还设计了一个作业,就是课后让学生仿照课文一件事例说明一个道理的方法写写自己的最好的老师。结果却忘记了。好在是自己所教学生的课,可以课下补上此环节。
当然,此节观摩课还有许多缺点和不足,很感谢老师们给我在课堂观察上提出的中肯的建议:比如学生的发言思维还不够发散,教师的鼓励语言还不足,教学环节中学生对怀特森老师态度转变的过程理解还不够等等,这的确都是我在今后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努力和完善的。
执教一节观摩课,自己从中收获了很多,不论是成功还是不足,这都是经验。不期望这是一次成功的课例,如果能给老师们提供一些反面的教训,使大家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少走弯路,也值了。
【《我最好的老师》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39907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