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和鹿》说课设计参考
一、教材简析:
《狼和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个关于生态平衡的故事。课文讲的是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的居民为了保护鹿群,捕杀凶狼反而造成了森林饥荒、疾病流行。它告诉人们: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
作者按“平衡--失衡--道理”的思路来构思全篇。平衡--狼鹿共存,自然统一。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小鸟歌唱,鹿群嬉戏,恶狼出没,欢乐与危险同在,进攻与提防并存,组成了自然统一体。失衡--狼被捕杀,灾难降临。文章从两个方面展开叙写:一是人们组成狩猎队捕杀狼,消灭鹿群的天敌,枪声响了25年,狼被杀掉六千多只;二是鹿群从此大量繁殖,急速增长,造成严重饥荒和疾病流行,结局是森林遭到破坏,鹿群在毁灭。最后得出保持生态平衡至关重要、势在必行的道理。
课文寓自然科学知识于生动的故事中,通过形象的描述,具体的数据告诉人们深刻的道理。由事及理,对比分明是本文的主要写作特点,对比主要有三组:一是森林状态的前后对比;二是鹿群变化的前后对比;三是狼鹿异位的对比。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在考虑学情的基础上我制定了如下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及想象的能力。
3、通过朗读感悟,从人们随意杀狼反而害鹿,破坏森林的事实中懂得事物之间存在着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三、教学思路:
考虑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的主要教学思路是:先从整体入手,再以三组对比为突破点,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等电教手段创造一个声、色、形有机结合地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理解课文,在一幅幅鲜明画面,一个个具体数据的对比中体验明理,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的过程中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教学重点、难点:
充分运用电教媒体,在读读、议议、比比中突破重点、难点。让孩子们在读一读、比一比、想一想中真正融入课文,明白课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五、说教法、学法:
(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
学生刚进入课堂,又有这么多人听课难免紧张。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方式一是活跃一下气氛,当然更主要的是调动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说说对狼、鹿、森林、人类的认识,为后面的认知冲突打下伏笔。
(二)整体感知,初步了解原因。
学生已经读过课文,对课文内容处于一种似懂非懂的状态。因此在游戏之后,我话锋一转,揭示出课文中的语句,造成其认知上的冲突,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再让学生整体感知,对课文所讲述的这一悲剧的原因有所了解。
(在课堂实施上,问题的叙述可能过于繁琐,许多学生在通篇读完之后甚至连问题都忘记了。应表述得简单些,指向更明确一些。)
(三)品读课文,深化领悟。
这是引导学生由文明理的关键。教学设计时,我紧扣三组对比,以此为突破,巧设衔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这些对比的内在原由及联系,从而充分领悟文章难点:称狼为“功臣”,称鹿为“祸首”的原因,进而明白文章所蕴涵的道理。
(一)森林状态的前后对比
兴趣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丰富的表象可以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在导入畅谈之后,我按“由图及文,引发思考”的设想,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请同学们看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的图片,说一说: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是怎么样的呢?再让学生带着兴趣读第一小节,找出描写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的句子赏读,接着问“你喜欢这样的森林吗?说一说你的理由。”然后以基本同上的方式认识25年后的凯巴伯森林。由图及文,图文对照,在对比中引发学生思考:同一座森林,25年间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看来狼的存在,确实对保护森林起了不小的作用。
(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而25年后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真实的画面再现,图、文的鲜明对比给了学生强烈的冲击。看得出,同学们的内心深处被触动了。听,他们的朗读声中流露出了对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的喜爱,还有对25年后荒凉的凯巴伯森林的沉痛的惋惜。)
(二)鹿群变化的前后对比
这部分教学活动,我基本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体会和交流。通过对比朗读、引导学生比较一、三小节鹿群数量及生存的状态,想象变化的情景,体会灾难的严重。
在鹿群变化的前后比较这一块,我请学生圈出文中关于鹿的变化的数字,思考并交流数字后面的故事。多媒体根据学生回答逐一出示:四千只(活泼美丽)十万只(鹿的王国)四万只(饥饿疾病)八千只(病鹿)学生围绕课文内容,再加入自己的丰富想象,借助媒体展示对鹿群的变化一目了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灾难的严重。)也让学生明白了鹿群的过度繁殖改变了森林。
(在鹿群变化的前后比较这一块,我请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地阅读、探索。学生圈出文中关于鹿的变化的数字,思考并交流数字后面的故事。多媒体根据学生回答逐一出示:四千只(活泼美丽)十万只(鹿的王国)四万只(饥饿疾病)八千只(病鹿)学生围绕课文内容,再加入自己的丰富想象,借助媒体展示对鹿群的变化一目了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灾难的严重。)
(三)真正的罪魁祸首
由此再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水到渠成地领悟人称狼为“功臣”,称鹿为“祸首”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教师又抛出问题,那么导演这一出悲剧的真正罪魁祸首又是谁呢?再请学生自主读文探究答案,明白:原来,人们恨透了狼,大量捕杀狼是森林前后变化的导火线。也是这出悲剧的真正原因。
(通过一节课的探究性学习,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较深刻的理解与感悟,所以文章的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主动举手回答的同学能较好地将内部语言外化加以表达,而那些没有举手的同学更是我应该关注的对象。)
(四)小结课文,拓展深化:
拓展课外阅读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重要任务。从课本向相关材料的延伸,能有效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所以最后,我让生交流自己课前搜集的相关材料,进一步明白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本课时教学过程中,由于过渡衔接较自然,所以三组对比各有侧重点但又并不孤立,学生探究森林状态的前后巨大变化;鹿群的巨大变化;狼鹿异位根源的热情很高涨。整个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建构意义的认知主体位置。
另外,在整堂课的学习中,我还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个别读、齐读、赛读等),努力做到在读中理解课文,在读中感悟课文。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真正地成了学习的主人。学生们在动情地朗读中,也始终保持着主动参与的角色意识,他们围绕课文内容,一遍又一遍感受着森林、鹿群的变化,产生了真切的情感体验,加深了对课文语言的感悟和内化。
再有就是在《狼和鹿》这篇课文教学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现代教育媒体的运用又一次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好帮手,老师教学的好帮手,它的运用,避免了老师繁琐地讲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狼和鹿》说课设计参考】相关文章:
5.《狼和鹿》说课稿
7.狼和鹿说课稿
8.《狼和鹿》说课稿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36335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