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读书活动总结汇编7篇
一个精彩的活动已经圆满收官,相信你会有不少的收获吧,这时候写一份活动总结就很重要了。那么什么样的活动总结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书活动总结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书活动总结 篇1
按照教育局教研室《过一个祥和的“中国年”系列活动通知》中关于师生读书活动的要求,我校于寒假前进行了认真的安排与部署:对老师和学生都发出了读书倡议、介绍了读书方法、提供了具体的读书书目并做出了具体的要求。开学后及时进行了寒假读书效果的验收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教师读书情况。
为了继续巩固并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学校精心挑选了李丙亭老师的《高效课堂22条》作为必读书目,同时还配备了一些教育专著、专业知识方面的书籍。加深对高效课堂的理解,掌握具体切实可行的方法同时加强理论修养。要求教师写出一万字以上的读书笔记。
正月十六下午的开学会以前老师及时交上了读书笔记,教务处及时进行了检查并写出了结果汇报:内容丰富翔实、书写工整,特别是感悟深刻,能够密切联系教学实际。正月十七日下午我们又进行了读书感悟交流汇报,老师讨论热烈,认为收获特别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我们找到了自己课堂教学中的不足,比如预习强调不到位,展示活动不够规范,不能及时进行当堂检测,教师讲解过多,不能真正做到课堂的高效等。
2.我们还找到了努力的方向:1).强化了观念:让学生学会的课才是好课;让学生学会的老师才是好老师;让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形成学习能力。
2).明确教研重点:由研教向研学方向转化(也就是由研究教师自我的教学艺术向研究怎么指导学生学生学习的方向转化),真正做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
3)成立“研学”课题组:研究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研究怎样指导学生的预习;研究怎样有效指导学生的展示与评价;研究学生在怎样的状态下学习效率高等。
4).教师要做好课前调查:
有人统计:20%的知识是不用讲学生能自学会的;70%是通过讨论才能学会的;10%是通过同学之间在课堂上展示,互相回答问题,老师强调点拨,反复训练才能会的。
老师要做好课前调查:明白哪些知识是学生自学完全可以掌握的;哪些知识是通过讨论才能学会的;哪些知识是需要展示、点拨、反复训练的,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学生自学可以掌握的,检查落实就可以了;学生讨论可以掌握的就要给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去研究、讨论,在交流互补中掌握;对需要展示、点拨才能掌握的,也就是学生的疑难点,一定要重点指导,要讲精讲透,需要反复训练的一定要训练到位。
5).没有预习的课不上。
做好预习导航,给学生规定预习的时间,只有充分的预习,才有展示的精彩。
5).强化当堂检测。这是检测课堂是否高效的的重要标准。
检测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可以是“俩俩检测”;可以是小纸条检测;可以多媒体出示,甚至可以是口头提问,小组长提问等。教师要对学生掌握的效果了然于心。对学生没有掌握好的内容课下一定要做好补救,并反思原因。
6)明确了时间分配:坚持161原则。(一个单位是5分钟)
5分钟预习检测:用于检测学生的预习效果,重点是学生自学可以掌握住的知识。
30分钟课堂交流、展示,教师点拨。
5分钟课堂检测。
其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少于30分钟。(包括各种形式的自学)。教师讲解的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主要指点拨、指导、强调,贯穿课堂始终。)
3.提升了教师的理论修养。从老师的发言来看,有理有据。
二、学生读书情况。
寒假前给每个学生发出了读书倡议、推荐了读书方法、提供了必读书目和参考书目,开学第一天进行了验收活动:
1.材料清单。
学生交上了1800多本读书笔记、1800多份《沐浴书香,快乐成长》的读书征文、5000多份手抄报、4000多张读书卡。同时还有践行《弟子规》活动周记。
教务处与政教处进行了联合检查,读书笔记大多同学内容丰富具体,书写认真。由笔记来看学生进行了较为丰厚的文学积累,提升了人格修养,开阔了视野,最可贵的是让学生养成了读书习惯,达到了预期目的。手抄报形式活泼,就是内容有些单调,太过于重视版面设计。教务处还对各班的读书笔记质量进行了量化打分并把结果反馈给各班。
2.结合假期的“读书征文”,每班进行了假期读书回报活动,已推选两名参加学校组织的“读书演讲活动”。
3.手抄报展示活动。优秀手抄报进行了展示评比。
有整体读书情况来看,读书已经成为师生的日常行为,走进了师生的生活,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使学生从机械被动的读书变为积极主动的读书,读书兴趣日趋浓厚,利用已获得的学习经验和方法进行,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已经把读书当成了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形成了自己的读书特色,促进了学生个体发展,读书活动真正起到了促进习作水平提高的作用,完成提前写作的目标。
总之,我们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师生携手前行,把读书活动长期坚持下去,共同开创华龙区三中读书活动的良好局面,共创书香校园,争当读书之星。
读书活动总结 篇2
悠悠诵书音,古校焕新容,我们作为一所有着百年历史的老校,在硬件配置较为完备的新时期,在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已拂面而来之际,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教师和学生不仅要成为有知识的人、会思考的人,最重要的是要成为会学习、会探索的创造型的人。而学会学习的基础就是具有良好的阅读能力,只有学会阅读,才会吸收,有了吸收,才会有创造,才能更好地进行民族文化的传承。
基于这样的认识与思考,自20xx年以来,我们就将读书作为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夯实学生人生基石的主要载体和重要途径。三年多来,我们将读书与学校的其他各项工作有机结合,在促进学校良性发展的基础上,有效促进了师生素养的提升。以下是我们的一些具体实施策略。
引、领、评,促教师专业成长
1.引:低要求、高普及,让教师为读书而读书
四年前,我来到高家小学,教师的课余生活就是看电视、上网、聊天,很少有老师能在课余静下心来读书。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了,不学习还能适应未来的教学生活吗?不学习还能有未来的幸福人生吗?那么怎样让平时不爱看书的教师看书呢?当时,我们也想与其它学校一样,派老师去杭州、上海买书,这样既充实了学校图书室,又可以让老师有书看,可这样做能行吗,老师喜欢看学校买的书吗,愿意来借书看吗?强扭的瓜不甜,更何况学习只有主动了才有效。学校讨论后认为:只有让老师自己去买书,为了不打消老师看书的兴趣,我们的要求是买你自己喜欢的书籍,(不一定是教育教学类书籍)。并且做出承诺教师只要在这学期把买来的书读过来了,并有旁注、有读书摘记,那么买几本书学校期末时就给你报销几本的钱。(谁不愿意,花学校的钱读自己爱看的书啊!)此招一出,果真老师都积极参与到了这样的读书活动中。这一学年里,虽然学校图书室未得到充实,虽然有些教师读的一些书籍还是消遣类的,但书籍已悄然地走进教师的饭后茶余,学校读书的氛围已悄然形成。苏霍姆林斯基在其著作中提到:一所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丰富精神生活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不喜爱书籍,对书籍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所以,我想和大家说的是:我们应该让学校像一所学校,现在我们这所学校应该说称得上是一所学校了!
2.领:巧切入、善结合,让教师为成长而读书
经过一年的酝酿,见时机已到。20xx学年,我们制定了教师读书成长计划,真正把教师的读书学习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日常教师研训工作之中。
(1)以青年教师为切入口,搭平台,建教师阅读共振磁场。
青年教师是我们教育的生力军,是教育未来的希望。但他们个人的学习会因时间的流逝、氛围的缺乏、交流的缺失等因素,而失去学习的动机、兴趣乃至恒心,从而走向消亡。生活在集体环境中的他们,只有在学习团体的影响下才可能走上学无止境之路。因而,我们通过教科室的科学引领,让部分上进心较强的青年教师自主组建了青年教师读书协会,组织的章程由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制定,将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学习形式、保障措施等纳入到章程之中。如此,日常的读书活动青年教师就能以章程为准绳,在一定的压力下,积极主动地学习各类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同时,鼓励有不同发展目标与发展阶段的教师组成学习小组,自定时间,自行组织,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学校以这些平台为依托,深入开展了同读一本书主题阅读活动,让各学习小组根据自身专业发展的需求每学期精读一本书。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定期组织读书笔记互读互学、最感人旁注评比等有效性活动,这里特别想说说的是有关读书旁注,我们要求教师读书时直接将所感所悟直接写在书籍空白处,一来方便了教师们写下一些稍纵即逝的灵感,二来这些文字也许就能成为第二位甚至第三、第四位读这本书籍的教师的引路灯。日积月累这不可谓是一笔财富啊。当然,许多教师还在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K12)、教育在线、教师话坊等知名教育网站申请会员,将自己读一本书的过程以主题帖的形式记录在论坛里,如:《杜威教育名篇》阅读札记、《班主任教育艺术》阅读随想等,这些帖子引起了同仁们的广泛关注。在这种互相学习、互相激励的团体学习中,给教师展示自我的机会,让教师体验成功的感觉,并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与学校工作相结合,明方向,促教师理论、实践水平交互提升。
任何一项活动不与学校的主体工作相结合,那么它将是苍白的、无长久的生命力的。为了给读书工程持久的生命力,我们做到了读书活动与教研活动相结合,与课题研究相结合、与教师写作能力提升相结合。
首先,把读书学习与课题研究、教研活动相结合,开展主题性读书活动。每学年,学校都有课题在市区级立项,教研组则根据立项课题开展问题式主题研讨活动。据此,教研组、课题组提出要求,发动教师购买相关书籍,并在主题研讨活动开始之前的一个月组织主题学习活动,让教师通过阅读了解国内外的相关研究途径及成果,为课题研究的开展、主题研讨发言稿的撰写奠定基础,真正做到在学中做、在做中学。
再次,让教师在读书学习中提高论文写作能力。有效的才是有价值的,有价值的我们老师就会去努力争取、积极争取。在组织各项读书活动的同时,我们也经常组织教师参与各级各类教师有奖读书征文活动。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自20xx年以来,每年10月《教育信息报middot;教师周刊》举办的教师有奖读书征文,学校都会结合这一活动,开展读书征文、吾思吾想读书感悟等活动,伴随着一篇篇佳作的诞生,掀起高小教师读书的一阵阵热潮。《惩罚——可以是这样的》、《畅游教育经典、享受教育人生》等读书心得在《教育信息报middot;教师周刊》的读书征文活动中分获二、三等奖,学校还有幸被授予优秀组织单位称号。《学习,为了实现自我超越》、《阅读之苞,绽放阅读之花》等教师读书文章也发表于《衢州教育》等杂志。另外,我们还在每期校报上开辟文心驿站栏目,刊登教师的优秀读书征文。
3.评:纵向比,重过程、促学习活动更深入
自20xx学年以来,每学年末我们都将开展读书标兵的评选活动。评选时,我们更注重的是教师的读书过程的评比。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答辩。答辩是辩论的一种基本形式,是一种个体与群体之间面对面的对话活动,通过这种近距离的交流,了解个体对某项工作或某件事件完成的质与量。其最大优点是克服了文字测试中试题的千篇一律性,而显得更为直接、灵动。我们在开展读书随笔、征文评比的基础上,确定读书标兵人选后,由评审小组,针对每位教师主要的阅读书目与读书笔记,预先设计相关问题,开展主题式答辩,以公平、公正、公开地评选出读书标兵,并进行表彰奖励。答辩式考核相对传统的评价手段,能更有效地调动教师学习的积极性,让教师更注重读书的过程,以推动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
我想下一步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引教师读书。重境界、去功利,让教师为幸福的生活而读书。借用陶继新先生的一句话:读书不是一时一世的事情,也不单单为了教学,是为终生幸福来做的事情。
兴趣为首,立体推进,让阅读伴随学生快乐成长
1.把阅读课排进课程表。把每周二的第四节课设定为阅读课,这一做法我们已经坚持了一年有余,利用这节阅读课以及周二的微格课开展阅读与阅读指导活动,根据各年级段学生发展阶段的不同确定阅读指导的内容,逐步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懂得利用书籍目录了解书籍的主体内容,学会做读书摘记,明白写旁注、批注的重要性,养成写读书心得习惯……同时每天上午、下午学生到校就进教室读书,值周教师检查打分,各班的学生表现作为书香班级评比的一项重要内容。
2.建立主题班级书架,让学生有计划地阅读。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我们为各学段的班级确定了阅读主题,一二年级以童话故事、伊索寓言为主题;三四年级以唐诗为主题;五六年级以儿童文学为主题,当然班主任还可以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进行微调。各班定期向图书室借阅各类主题的图书,并要求各个班级小书架天天开放,并专门配备1~2名学生作为班级兼职图书管理员,负责图书的出借、登记、归还等服务工作。班级与班级之间还建立好书交换站,定期举行好书换着看活动。同时,开展献书捐书活动。以班级为单位,每个学生根据本班的主题,自愿捐书1~2本,然后由各班建立读书角,学生可以随时借阅。
3.校、年段、班级积极开展关于学生读书活动的各类竞赛与交流。如诵读比赛、班级读书笔记展示评比、读书小报评比等系列活动,在活动让学生展示自我的阅读所获,寻找与他人阅读之间的差距,学习他人读书摘记的好方法,激发自我努力再学习的欲望。同时,让教师之间相互借鉴课外阅读指导方法,为进一步探索阅读课课型打下基础。
有人说:书香非酒更醉人,书香非茗更醒人,书香非花更迷人。有了一群真正爱读书的老师和学生,校园里才可能书香满盈。我们将把营建书香校园作为一种理想、一种追求、一种责任,将书香工程作为牵动学校发展的领头工程,做实做细做活,让校园真正清香宜人,经久弥香。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30533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