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青山沟满族文化传播场域变迁与建设论文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青山沟满族文化传播场域变迁与建设论文

摘要:青山沟旅游目的地的东道主,在推进满族文化旅游事业的过程中,构建并发展了满族文化传播场域。这种发展在旅游者看来,体现在满族文化传播场域空间的不断延伸、惯习的不断变化和资本的不断转化等方面。这些变化是由满族文化传播场域内部资本运作引起的,也受文化旅游等外部因素的冲击。应该寻找包括旅游资本在内的资本动力,推动青山沟满族文化传播场域的高层次变迁,以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前来旅游,并以此促进满族文化的传播。

关键词:旅游者;感知;满族文化;传播场域;青山沟

  中图分类号:F59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8572(2016)01-0055-07

  满族文化传播需要一定的场域。以旅游者体验需求为中心的满族文化旅游场,是青山沟满族文化传播的主要阵地。在青山沟旅游开放近三十年时间里,旅游者规模不断扩大,重游旅游者比例不断提高。其主要原因是,青山沟旅游目的地作为东道主,不断挖掘了具有当地特点的满族文化,通过各种渠道、形式向旅游者展示、传播,吸引了满族文化旅游爱好者不断前来旅游、重游。这种承载着青山沟满族文化因素、向旅游者展示并传播满族文化的场所,即为本文所指的青山沟满族文化传播场域。以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迪厄的视角来看,青山沟满族文化传播场域体系应该包括三个要素,即满族文化传播活动需要的空间、惯习和资本。笔者作为旅游者,曾经于1991年、1998年、2004年、2010年和2015年,五次游览了青山沟风景区,以空间、惯习和资本为观察指标,对青山沟风景区向旅游者展示、传播满族文化的场域进行了观察,通过分析三个观察指标彼此作用的关系,形成对青山沟满族文化传播场域变迁的感知,进而对青山沟满族文化传播场域的未来建构提出设想,以拓展青山沟满族文化传播渠道,促进青山沟满族文化的传播。

一、旅游者感知的青山沟满族文化传播场域变迁特点

  (一)空间不断延伸

  空间是构成场域的重要因素,这里的空间不仅包括满族文化传播所需要的物理空间,即地理位置空间,还包括根植于这一空间的社会关系体系,即社会空间。作为旅游者,笔者每一次来到青山沟,都会感受到满族文化体验的空间在不断变化。

  1.由生活场所延伸到市场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青山沟还是个以农业生产为人们主要生活来源的满族聚居区,由于地处山区,交通不便,社会生活相对封闭。这种情况虽然制约了青山沟满族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但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满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提供了保护屏障。此时的青山沟满族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是在相对自然的状态下进行的,具有原汁原味的原生态性。作为旅游目的地萌发期,旅游者来到青山沟,直接入住满族农民家里,与满族人家的成员一样的饮食起居,旅游者吃的是女主人亲手攥的酸汤子,住的是满族人家的土炕,感知的是满族人家的日常生活,真实而难忘。这一时期的满族人家的生活场所,就是当地向旅游者展示和传播满族文化的场域空间。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的发展,青山沟满族聚居体打破了结构单一的农业生产方式,城镇化的同时,大力发展旅游业,打破了居住封闭、无法与其他文化进行平等交流的状态。这一时期,作为满族文化传播对象的旅游者数量规模扩大了,大量的旅游者渴望了解青山沟满族文化,体验青山沟满族文化的个性。由于旅游者数量规模的急骤扩大,满族村民家庭生活场所有限,满族文化传播场域不得不转移到市场。一个个旅馆拔地而起,一个个满族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市场悄然形成。现代化的场域空间为更多的旅游者体验满族文化提供了可能,现代市场在青山沟满族文化传播中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在青山沟,还有一种形式的满族文化传播空间十分重要,那就是具有地方特色的“赶大集”。每月4日、14日、24日是青山沟固定的赶集日,每逢赶集日子,当地居民会把自家满族特色制品、剩余产品拿到集市上去交换、买卖,换回自己所需的东西。在集市上,旅游者可以买到满族的土特产,如用荆条、柳条手编的形状各异的筐篓,用秸秆穿连的厨房用的盖子等等。满族民俗产品给旅游者带来了新奇感受,满族文化在集市里得到传播。

  2.由民间自然传播场所升华到表演舞台空间20世纪末,故事片《男妇女主任》荣获中国电影“华表奖”“百花奖”“优秀故事片奖”等奖项,随着电影在国内电影院线和网络上播出,其拍摄地的青山沟满族文化传播空间由国内延伸到国外,由民众的自然生活延伸到舞台空间,青山沟满族文化传播的场域空间被拓展到了极致。由于满族文化旅游者的文化观赏需求,促致青山沟满族文化表演化传播形式出现。猎奇和获得新异的体验,在短时间内获得对满族文化的总体认知,是短期旅游者的首要需求,于是,集中表现青山沟满族文化发展史的青山沟满族文化表演体系出现了,满族文化的传播因旅游者的需要而搬迁到了舞台空间,以表演的形式向旅游者和大众进行展示和传播。青山沟满族文化演出最早是在中华满族风情园的场院里进行的,当时的满族民俗村集中展示了当地满族的物质文化,一些精神的和动态的文化展示条件受到限制,这影响了青山沟旅游者的满意度,于是,在旅游旺季的时候,中华满族风情的空地上有时会有满族文化露天表演,这种表演规模较小、时间不固定,且免费观看,由于跟不上市场运作的步伐,很快被大型商业演出取代。2012年以来,在青山沟中华满族风情园,设立了一系列展示满族民族文化的表演舞台,白天,在满族风情屋里可以欣赏到皮影戏、二人转、东北大鼓等满族文艺表演;晚上,在大剧场里可以欣赏到大型满族歌舞“八旗山水瑶”。这些舞台不仅为旅游者欣赏满族文化表演提供了一系列空间,也为当地满族文化的展示与传播提供了一系列平台。青山沟满族文化已经形成具有利润空间的商业产业,目前,它作为一种朝阳产业,被当地政府和百姓重视,不断以新的面貌展现于世。总之,青山沟一系列满族文化展示与传播的平台,反映了青山沟满族文化变迁的空间轨迹。这种因旅游而发生的文化传播场域的转移,使得青山沟满族文化展示与传播的内涵发生了变化,价值取向产生差异,由社会取向转向经济取向。

  (二)惯习不断变化

  在青山沟满族文化传播场域中,当地满族群众在长期的族群活动中,将本民族实践经验内化成自己的意识,并在这种意识的驱使下,依据一定的模式进行社会生活和社会行动,从而形成青山沟满族民众特有的生活风尚和精神面貌,这就是布迪厄所说的惯习。惯习是行动者在其活动场域里的“性情倾向系统”,是一种心理状态[1]。它不同于习惯,是一种结构形塑机制,在场域变更的情况下,行动者会主动调整过去的惯习以适应新的空间。

  1.从习惯法到市场法则青山沟地域空间里的满族族群,在早先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实践中,借助于传统礼俗的力量,形成了代表本地族群惯习的习惯法。习惯法是传统礼俗制度的产物,在青山沟满族民众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塑着满族民众的社会行为。满族民众除了要按照家族的指令行事以外,还要遵守传统礼俗制度下诞生的“性情倾向系统”,参照族群倾向的惯习参与族群活动,接受礼俗制度的洗礼,自觉地按照惯习进行生产、生活实践,使满族文化被传承下来。如果说习惯法作为一种自然的惯习,是传统社会礼俗制度作用的结果,那么,因旅游者到来而诞生的市场制度,作为一种外力作用,迫使青山沟满族民众的惯习发生了新的改变。旅游者涌入青山沟,不仅要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更要体验当地的满族风情,当地满族民众为迎合这一需求,改变了自然经济条件下的礼俗制度惯习,生成了“满族文化表演”的市场策略,满族民众一些社会生活场景只能在生产、生活之余的满族文化商业演出里看到。旧的惯习发生改变,新的惯习正在形成。现在,青山沟满族村民参加满族文化商业演出非常积极,在每天16点钟以后自觉地汇集到演出地点,准备着针对旅游者的歌舞表演,直到深夜表演结束,这已经成为他们惯常生活到的一部分。一心为满足旅游者需求的当地满族民众,又有多少人会顾及那些传统惯习、按部就班地按照满族礼俗生活呢?满族文化依靠表演向外“片断化”地展示与传播。

  2.从族群惯习到国家法律规定青山沟满族族群习惯法的延续依靠族群伦理的作用,随着国家法律法规普及活动和与旅游者沟通活动的深入,青山沟满族族群的惯习融入了法律因素,使惯习的作用加入了法律强制力。以习惯法形式存在的族群惯习,在与国家法律相逢时,一般会发生冲突、摩擦、调适、融汇的作用过程,二者作用的结果常常会因互相包容而导致惯习内容的丰富。例如,青山沟满族婚姻传统惯习是家长制下的媒妁之言,而国家婚姻法规定青年男女恋爱自由,价值取向不同的二者碰撞,结果是文化的包容性取胜,青山沟满族婚恋惯习将媒妁之言和现代婚恋合二为一,即满族青年男女可以自由恋爱,但是到了谈婚论嫁之时,还是要请媒人出面,与双方家长共同商议婚姻操办之事。在青山沟,满族婚礼一般会按照国家《婚姻法》的规定让青年男女去民政部门登记结婚,但是,于政府部门登记的法定婚姻关系并不能在族群那里“生效”,要在村子里举办具有满族特色的婚礼仪式之后,婚姻关系才能最终得到族群认可。满族传统婚姻礼俗是满族民众代代相传的文化传统,它已经内化成为青山沟满族民众的普遍观念,在满族族群内部具有“正当合法性”;《婚姻法》是我国现时代各民族婚姻行为的依据,具有强制性。二者相遇,使满族文化惯习的内容扩充、发展、提升、进步。

  (三)资本不断转化

  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符号资本是布迪厄对场域资本的分类,也是青山沟满族文化传播场域资本的基本类型。在布迪厄看来,场域里的资本会各自按照自身的规则进行运行,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在青山沟满族文化传播场域中,文化资本与经济资本的转化活动异常活跃,满族文化资本在旅游活动中不断转化为经济资本,且资本规模不断扩大。旅游者对满族文化凝视与体验的渴望,是促成这一转化的决定性因素。青山沟满族文化资本有三种存在形式,即表现为人们精神和持久性情的身体化文化资本形态;表现为文化物品的客观化文化资本形态;表现为某些规定或规则的制度化文化资本形态[2]。在青山沟,满族文化资本以满族文化身体化的表演、满族文化物品化的商品和满族文化制度化的惯习等形式存在,这些文化资本在旅游活动中,通过与旅游者的交换行为,产生经济价值,从而转化为旅游资本和经济资本。当青山沟拥有了相当数量的旅游资本和经济资本时,又可以挖掘出更多的满族文化遗产或产品,丰富当地的满族文化资本,进而产生更大的旅游经济效益,进一步扩充当地的经济资本。如此循环往复,昭示了青山沟满族文化传播场域资本互动的无穷进程,也表明青山沟活跃的满族文化资本与经济资本的互动,不但需要特定的空间,也需要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在特定空间中的推动作用。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64705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