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公体课教学模式的探讨论文
论文关键词: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健康第一体育运动终身体育
论文摘要:2002年,教育部下发了{=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并要求20O3年开始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中施行。{=纲要>指出,把“健康第。_”的指导思想作为确定课程内容的基本出发点。高等学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全国各地,他们的体育基础、体质状况、爱好、家庭条件以及生活环境等都存在较大的差异。而现行的统一计划、统一操作的体育教学模式难以达到最佳效果,要改进这一现状,就要遵循体育课程内在的规律,给学生以尽可能大的选择空间,并由教师指导学生选择最适合于自己的体育方式,以达到提高健康水平的最佳效果。
2OO2年教育部下发了{=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这是普通高校体育工作总的指导方针,也是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总纲领。我们学习领会{=纲要>的精神主要是:学生的健康第一,为了达到这目的,高校体育可以采取更多的、更灵活的、更有针对性和更有效的方式方法进行体育教学。
健康是个总目的,而实现这一目的方式方法却是多种多样的。另外高校的学生由于健康状况、体育教学和一刀切的统一要求,已不适应现在的形势了。为此我们设计出了“针对式教学模式”,就是要像<纲要’所提出的,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
1针对式教学模式示意图
2针对式教学模式的4个环节
1)大学生入学时(第一学期)以行政班为单位参加普通体育课。任课教师通过各种方法对学生的体育基础和健康状况做详尽掌握;
2)在此基础上,教师和学生共同制定出一个锻炼计划(或称运动处方)。该计划可以以学期为一个周期,也可以学年或整个大学期间为周期。该计划一定要具有可行性和指导性,详略粗细要得当,也就是说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使之真正起到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作用。学生根据此计划进行选上体育课和进行课外体育活动,做到有的放矢。教师刚根据计划定期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和效果,并对计划中不合适之处及时予以修正;
3)教师对学生执行计划的过程和效果进行记录,并作为学生体育课成绩的重要依据。例如。学生执行计划情况,认真程度。学生体育能力提高幅度以及健状况等。
4)体育部、教研室等可根据上述情况对教师的工作业绩做出评价。
3针对式教学模式的计划制定
如前所述,针对式教学模式有4个环节,其中了解和掌握学生的体育基础、兴趣爱好和健康状况是基础。而制定体育锻炼计划则是关键环节,是核心工作。
首先要了解学生的情况,尽量准确全面,除了学生的体育基础、兴趣爱好等,还要了解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因为有时参加体育锻炼需要投入,如购买器材、服装、门票等。在制定体育锻炼计划时,一定要有学生的参与,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给出条件,如学校和其他方面能提供的'体育锻炼的场所、器材、时间等,然后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如选择项目,球类、跑步、游泳、跳健身操等。这可采取简便易行的方法。如比较基础脉搏。注意自我感觉和饮食,睡眠的情况。
体育锻炼计划应该用书面形式明确下来,具体格式可自定,但是书面计划中要设有记录体育锻炼进行情况的地方,也要留有修改和补充的地方。这个计划应该一式两份,教师和学生各留一份,在这个计划上学生留有相应的记录,教师定期检查,并以此作为学生体育成绩的重要依据。
4针对式教学模式的特点
学生的整修整个体育活动过程(包括上课和课外活动)都得到了一定的有效控制,提高了效率;由于计划是学生与教师共同制定的,因此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了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这是通过体育手段达到健康的目的必要因素;促使每位学生的体育能力和健康水平都会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而现行的统一的、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是,有~定体育基础的学生即使不下功夫锻炼,体育课成绩也能得优,而基础差的学生即使下功夫锻炼也难有好的成绩。如果按嗜针对式教学模式对学生的体育课等作评价,上述现象有所改进; 这种教学模式会使教师的工作量有所增加,对教师的要求也提高了,但这也给了教师们一个发挥自己所学专长的展示自己能力水平的机会。体育部、教研室据此对教师的工作业绩也很容易做出量化评价。
5针对式教学模式的六项转变
5.1由目的不明确向明确转变
在现行的教学模式中,大学生对去上体育课或参加活动之前,可以说其目的是不明确的,或不是很明确的。因为即使去上课,一般也事先不知道要采用什么具体手段,达到什么具体目的。而大学生自己到运动场参加体育运动时,一般也都是无计划的随意行动,其目的不可能很明确,而在针对式教学模式中,由于事先有了计划,所以其目的是具体而明确的。目的明确,其锻炼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5.2由被动行为向主动行为转变
由于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计划,是针对自己实际情况的真实的需要而定的,并且自己也参与了计划的制定,所以能够促使其主动去参与体育锻炼,这对于那些体育基础差的。以及不爱运动的学生尤其有作用。由被动参与转变为主动参与,其效率和效果是大不一样的。
5.3由群体行为向个体行为转变
现行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统一的群体行为即全班都进行一个项目,都采取同样的练习手段和方法,都采用同一的标准来评价体育成绩。这势必会使一些体育基础好学生“吃不饱”,而一些体育基础差的学生又“吃不消”。而采取针对式教学模式,就可以改进这种状况,因为它是针对每一位学生的。教学时尽可能地变统一的群体行为具体的个体行为,因人而异。量体裁衣。则会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当然。这对于课堂教学的组织要有一定的难度。
5.4由每周一次的体育锻炼向每周数次转变
现在的高校体育安排是每周两学时。并且都安排在一起。也就是说如果大学生不自己另找时间参加体育锻炼,那么他(她)一周只有一次体育锻炼,而且这只限于在校时,放假期间和大学的后两年都没有体育课了。每周一次的体育锻炼对于提高健康水平是不够的。在针对教学模式中,体育锻炼计划已把课外体育活动也包含进来了,因此可以使大学生由一周一次的体育锻炼变为一周数次(至于锻炼几次由本人的具体情况而定)。最好能达到《纲要》中提出来的每天保证的一小时的体育活动。
5.5由课堂行为向生活方式转变
针对教学模式表面看是教学过程。是课堂上的行为,其扩展延伸也只限于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但是由于让学生参与了为自己制定体育锻炼计划,能够极大地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学生得到体育锻炼所带来的种种益处时,就会热爱体育锻炼。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参加体育锻炼,时间长了,就会养成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这样一来,体育锻炼就会从一种课堂行为转变为一种生活方式。
5.6由阶段性行为向终身行为转变
纵观我国的教育体系,体育课是开设时间最长的课,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共有l4年。尽管其时间比较长,但是和整个人生的几十年相比还是阶段性的,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已达70岁了。如果把学校比作培养人材的工厂,那么高校则是最后一道工序,其体育是其中的一个车间。这个车间的工艺好坏对其产品一学生(人材)是影响很大的。大学生通过针对式教学的培养,从关心自己的体育锻炼到形成了积极主动的体育意识,提高了体育锻炼的技能和能力,养成了体育锻炼习惯,使体育锻炼融入了自己的生活之中,这势必会成为终身体育,这正是《纲要》所提出的高层次的目的,也是高校体育所努力的方向。
6结束语
针对式教学模式是一种理想的教学方式,它符合《纲要》要求;符合大学生的健身娱乐的需求;也符合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方向。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在实际操作中还有许多细节需要研究、改进和完善,还需要在实践过程中总结提高。
【普通高校公体课教学模式的探讨论文】相关文章:
5.荆公体别解论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4771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