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符号的社区人文景观设计应用论文
1视觉符号与社区人文景观的关系
“视觉符号是指用来表现、记忆、延伸、联想、理解与交流事物的变化与规律的可视的外观表象。换言之,那是反映事物不同属性的外观表象的信息符号。”[1]由此看来视觉符号是一种能够表现事物性质,揭示事物内在意义,辅助人们完成对信息的理解,实现信息传播和情感交流的物质形态。美国符号学家皮尔斯将符号分为相似符号、指示符号和象征符号三种类型,这一分类表现了不同类型符号的不同特征。在一定环境下,视觉符号还具有具体指向性和统一性特点。就具体指向性而言,如企业标志在注册后就不能有与其相同形式的标志应用于其他企业,注册标志具体指向了这个企业。标志具有统一性,标志的产生使企业走向规范化、标准化,对内增加向心力,对外增加识别度增强宣传效益。视觉符号是一种形象对另一种形象的解释,正如意大利符号学家艾柯所说:“将符号定义为任何一种东西,它根据既定的社会习惯,可被看作代表其他东西的某种东西。”[2]如文字的发明就是对人类语言、思想的书面解释,是实现人类沟通交流的视觉符号。恩斯特卡西尔认为“所有文化形式都是符号形式”,[3]符号的发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如今视觉符号填满了生活的各个角落,国旗、企业Logo、标志性建筑物、各类指示符号、会徽等,都是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视觉符号。他们通过图形图像、文字组合、建筑造型、思想文化等形式实现信息传递,使受众产生认同感。视觉符号的使用在无形中规范了社会秩序,如各类交通标志,指示性地引导人们遵守交通规则维持交通秩序;还有日常生活中的导视系统,通过文字、图形的形式引导人们的正确走向。人类社会由符号构成,视觉符号对生活的重要作用无可取代,失去视觉符号就失去了社会秩序。社区人文景观设计同样离不开视觉符号表现,通过外在形式与内在本质的结合,形成人们精神理想的物质体现,人文景观中的公共艺术、公共设施、景观建筑小品、道路景观、导视系统等正体现这一点。
2视觉符号在社区人文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近年来设计发展的本质从实用性向人性化、情感化、思想化发展,[4]社区人文景观设计也从物质层面单一化转向精神层面多样化。调研发现目前社区人文景观建设以需求为目的、以情感为导向,以地域文化背景为依托表现形式艺术化,基本可以满足居民物质精神需求。以下以皮尔斯符号三要素对象(Object)、媒介(Medium)、解释项(Identity)为依据对一些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为以后社区人文景观设计提供借鉴依据。
2.1社区公共艺术的视觉符号应用
社区公共艺术是集装饰、宣传、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造型艺术。在公共艺术中,视觉符号构建方式主要体现在造型要素上,通过构图、比例、透视、结构、质感等艺术语言塑造空间构型,丰富视觉表现力。社区公共艺术的创作题材取自与历史相关的文学作品以及历史故事,通过具象的符号化的表达方式更容易被居民所接受,从而完成文化信息的有效传达。北京市天坛街道的金鱼池小区作为老舍先生文学作品《龙须沟》的原址,社区公共艺术以老舍先生的著作和小说人物形象为设计题材,目的是传达对文学巨匠老舍先生的缅怀和对历史故事的追忆。顺着金鱼池巷往北走,巷子左右两边各设立雕塑,有主题性雕塑和场景性雕塑,题材主要是建国后龙须沟改造的场景描绘和《龙须沟》著作中的人物形象。其中最经典的雕像要数坐落在社区金鱼池畔的小妞子铜像。在《龙须沟》中小妞子是旧社会北京劳苦大众的一个艺术典型,龙须沟给她童年带来无尽的苦难,只有鱼缸里的小金鱼给了她最美好的向往。通过艺术再现,艺术家最终实现了小妞子的美好愿望,如今小妞子又回到生养她的“龙须沟”,但是这里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双手捧着鱼缸,抬头眺望,眼神中充满希望与幸福。这不仅满足了小妞子的愿望,也弥补了曾经一代人的遗憾。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设计者通过公共艺术形式的视觉符号,阐述金鱼池小区的历史与文化,题材选择得当、表现力强,使人们更容易理解其设计思想,感受历史文化的浸染,从而实现了运用视觉符号的手段表达社区人文景观的文化内涵。
2.2置于人文景观下的社区公共设施的视觉符号应用
社区公共设施是与人们接触最频繁、最直接的服务工具,设计时尤为注意设施造型与材质选择。造型是内部结构与外在形式的结合,内部结构影响设施的舒适度,外在形体样式影响视觉感官。材料本身具有视觉美感和触觉美感,对视觉表现起烘托作用,不同材料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如石材质结构坚硬、耐久性强、易于雕琢;木材质自然含蓄、纹理清晰、易于加工;金属材质朴素光滑、延展性强、易于塑造;塑料材质细腻轻盈、触感温和、易于着色。造型的设计和材质的选择都要以设施放置的位置和整体设计风格为依据,目的是提高舒适度、增强视觉感染力。中关村街道(大钟寺东路)的景观设计,以“钟”作为视觉元素应用到景观环境中。“钟”是所指代的物象,受区域文化的影响在受众的脑中产生直觉反应,将“钟”元素与大钟寺的钟文化有机联系起来,体现了相似符号具有的特征,通过相似形象表现实现受众对文化内涵的认同。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街道的防护栏设计以简化的永乐钟作为视觉元素,在造型上将青铜钟外壁的六道弧弦纹简化成三道;材质上选择石材,硬度高、使用寿命长。社区街道的`座椅设计,用“钟”形金属片作为装饰,上有凸起的回形纹样由螺母嵌在石基上,与白色石质座椅在色彩上形成对比,古朴与清新并存。“钟”形符号的提炼为中关村街道景观增加了强烈文化气息,它既是一件实用工具又是一件艺术品,成为中关村街道的一处情感节点。
2.3社区导视系统的视觉符号应用
从符号学角度来说,导视系统主要体现符号的指示性特征,从空间上和逻辑上指示一个方向、一种行为和一种认知,如交通导向标识、禁止标识、警告标识、导视牌等。常见的表现形式有图形式和图文式。图形的视觉传递与视觉印象优于文字[5],简洁直观;图文组合加强了信息传递的实效性,通俗易懂。一个好的导视设计简洁、醒目,善于呈现最能体现文化内涵的视觉元素,它像一张名片宣传着地域特色、地理环境与文化内涵,让人一目了然。什刹海街道景观设计突出中国文化特色和文化元素。街道的导视系统设计由标志、文字、装饰纹样、图例等要素构成,根据内容重点不同构成元素有所取舍。以胡同简介类导视为例,设计者为体现中华传统的博大精深,将印章、篆刻、书法、剪纸等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元素运用到视觉表现中去。导视的标志以中国印为表现形式,将中国传统印章和书法相结合。该标志属于阴文印,设计者运用书法字体和篆刻中残破、并线的手法打破了标志的呆板,在章法布局上将“海”字大胆拉长并向左倾斜形成与“什刹”二字同等大小的字符,比例上相协调,体现节奏与韵律的美感,蕴含了浓厚的中国韵味。源于什刹海地区被誉为“北方的水乡”,借用盛夏时分荷叶碧连天的美景,导视系统的装饰纹样提取“荷”为视觉形象,运用民间剪纸的艺术表现手法应用在导识牌上,形成镂空的视觉效果。荷,出淤泥而不染,正是中国人的处世境界。“荷”与“和”同音,象征和谐、祥和的寓意,具有象征符号的特征。传统元素的运用直观地传达了设计者的意图,文化特点突出,无论针对国人还是外国游客都实现了符号的理想传达。
2.4社区景观建筑造型的视觉符号应用
在社区人文景观中,小品建筑造型对景观环境起到重要的聚景和布景的作用,小品建筑类型包括亭台、连廊、小桥、门楼、矮墙等等,而这类建筑一般体量较小,造型风格各异。从符号学角度来看,不同风格的建筑与不同政治、文化、历史风俗之间具有约定俗成的联系,同时也体现某些社区特定的历史与文化,也体现了各种各样的象征符号的特征和样式。如在建筑结构中,木结构建筑象征中国“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石结构建筑象征西方“人本主义”的世界观。景观小品建筑分观赏型小品和实用型小品,小品通常放置在社区中心位置或者空间较广阔的休闲场所,方便居民使用和品读。建筑小品以其独特的空间表现形式,为社区增加了视觉美感。位于北京市花园村社区的凉亭设计具有浓厚的古朴韵味。凉亭为木结构建筑,除了保留瓦片和木材的本色,在色彩上没有过多的修饰,象征中国人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亭的外檐运用中国传统工艺的木雕刻作为装饰,还有飞檐的处理,既扩大了采光面,又有利于雨水排泄,更增添了建筑物向上托举的动感,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3结语
通过上文分析可以看出,符号的三种类型在社区人文景观中的应用既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自由组合,无论以什么形式存在,目的都是为了通过更丰富的表达方式实现信息传播者与受众人群的零距离交流。社区人文景观涉及的学科门类较多,而符号学是其中一门且是最为重要的一门学科。人类文化的传播和生活质量的提升正需要科学的人文景观设计,皮尔斯的符号学理论正给了我们更好的启示。社区人文景观的营造过程也是视觉符号的构建过程,只有当视觉符号以一种文化态度来表达设计者的思想情感时,才能实现更高效的信息传输。
参考文献:
[1]罗越.视觉传达设计[M].哈尔滨:黑龙江科技出版社,1996:152
[2]章莉莉.视觉符号完全手册[M].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82
[3]恩斯特卡西尔.李琛译.人论[M].北京:光明日版出版社,2009:25
[4]刘昕.释放空间——雕塑在建筑学、环境艺术专业教学实践中的应用[A];第十一届全国高等院校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美术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157
[5]张军.视觉传达应用基础[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15:72.
【视觉符号的社区人文景观设计应用论文】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4701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