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低碳理念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原则及渗入方法的论文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低碳理念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原则及渗入方法的论文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开发频率及范围不断扩大,环境污染问题日渐凸显。针对这一问题,在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引入并应用低碳理念,有效提升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整体价值十分必要。基于此,围绕低碳意识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园林景观设计中低碳意识的渗透路径,以期对低碳理念在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广泛应用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关键词:

  关键词:城市园林景观; 景观设计; 低碳意识; 环境保护

  1 城市园林景观渗透低碳理念的原则

  1.1 成本合理原则—不为低碳而低碳 园林植物景观在渗透低碳意识时,不应“为低碳而低碳”,不计成本地开展园林景观设计;而是应坚持合理成本的基本原则,在营造良好环境的同时,实现融合低碳意识的目标。例如,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尽量选择成活率高、适应能力强且具观赏价值的植物。这类植物的合理投用不但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建设成本的效能最大化,还能够达到固土保水的目的,起到一定的生态调节功能作用。

  1.2 因地制宜原则—避免盲目追求美 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不应仅单纯地注重景观的美观度,而是应将低碳环保作为基本原则,强调植物的生态价值。例如,植物景观设计应尽可能地与周围生态环境相协调,在不对周围生态系统造成破坏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发挥废气吸收、沙尘抵挡等作用,切实强化植物的功能性。此外,对植物的选择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切勿盲目强调美观度而引入大量的外来物种,须知,这类外来物种不但成活率较低,还极有可能给原有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生存威胁。所以,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应尽量挑选本土植物,从植物的生存能力、适应能力出发,降低景观设计难度,将侧重点投射在充分发挥景观植物设计的实质价值上。

  2 低碳理念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渗透路径

  2.1 提高绿色植被的面积比重 当代园林设计将绿植覆盖率作为园林艺术设计价值的重要评价标准,其目的是体现植物的环境改良价值,发挥植物废气吸收、氧气排放等作用,为现代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起到良好的环境支撑作用。由此可见,园林设计是现代艺术设计的重要内容,其不仅有助提高城市园林的美观度,亦有利于提升园林的观赏性和价值性。所以,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为更好地渗透低碳意识,必须适当提高绿色植被的面积比重,营造更为舒适的绿色人居环境,发挥植物的净化、调节作用。

  2.2 积极尝试与引进特殊植被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应加强对特殊植被的应用,以实现低碳理念的真正落实。传统植物如梧桐、槐树、松树等,虽然具有一定的美观性,并且能够吸收一定的废气和污染气体,但是显然与具备强大吸收能力的植物相差甚远。因此,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可以尝试引进橡皮树、云杉、朴树、印度榕、五角枫等植物,这些树种在吸收二氧化碳、氯气和其他废气上具有非常出色的效果。同时,高密度灌木能够起到较强的降噪功能,减轻建筑设计中的隔音压力,并且能够变相地节约建筑施工材料。而草地由于发达的根系,能够促进土壤水分的保持,防止水土流失问题,并且容易养护。此外,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引入合理量的草地还能起到固土作用。

  2.3 充分发挥并丰富植被结构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应强调植被结构的.丰富度,使植物在任何季节都能发挥良好的环境净化功能,增强植物景观的低碳效果。特别是在北方地区,随着季节的更替以及气候的改变,植物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为此,在这类园林景观设计上应充分注重园林植被结构问题,加大对常绿针叶植物的引入力度,以弥补阔叶植物的季节性缺陷。

  3 结语

  综上所述,低碳环保已然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口号,因此,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要重视低碳理念的渗入,通过植物结构的合理优化、植物面积比率的调整以及特殊绿化植物的应用,最大化增强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整体效果,切实发挥园林景观设计的低碳功能,为城市人们生活创造更为舒适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 李想,李海梅,马颖,等. 居住区绿化树种固碳释氧和降温增湿效应研究. 北方园艺,2008(8).

  [2] 李迪华. 从“零”开始探讨中国的低碳城市化. 中华建设,2010(6).

  [3] 姚宇. 我国产业低碳化经济发展研究[D].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0.

【低碳理念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原则及渗入方法的论文】相关文章:

1.低碳概念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实践初探论文

2.人本理念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论文

3.人性化理念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论文

4.关于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应用探讨论文

5.地被植物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运用论文

6.《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论文

7.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雨水收集研究论文

8.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雨水收集利用方式的论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44621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