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券,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率论文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论文关键词:义务教育 农村 均衡发展 教育券

  论文摘要:源于美国的教育券制度能否在中国找到适合其生存的土壤,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教育券在中国的推行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本文将从我国农村地区义务教育投资改革面临的问题出发,试图解决目前义务教育不均衡发展的问题,探讨在农村实施义务教育券的可行性。

一、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现状及困境

  (一)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现状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体制的变革大致经历了1986 年以前的中央财政负责、1986 年-2001 年的地方各级政府分级负责、“以乡镇为主”及2001 年后“以县为主”的三个阶段。1986 年以前,在中央集中统一的财政管理体制下,义务教育经费都是由中央财政负责;或者由中央按地方需要切块单列,下拨给地方,再由地方财政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从1986年起在各级政府之间则实行的是“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乡镇为主”的义务教育投资体制。这种体制使义务教育重心下移到乡村,但由于乡镇财政收入项目有限,大部分乡镇难以保证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从2001 年起,我国开始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财政管理体制,将义务教育的重心上移到县级政府。税费改革后,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被取消,农村每年的教育经费来源有所减少,导致本来就紧张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雪上加霜,给义务教育带来诸多问题。[1]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基本特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筹措实行“多渠道筹资”的办法,即经费来源是多元化的,既有财政性的经费,又有非财政性的经费。二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在各级政府间的分担采取“以县为主”的方式。教育部在2009年的工作要点中提出“大力办好农村义务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出进一步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在全国城乡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的各项政策。正在研究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我国基本教育国策。由此可以看出国家高度重视对农村地区,特别是薄弱地区义务教育的扶持。

  (二)当前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体制面临的困境

  农村义务教育发展面临诸多困难,随着政府的努力加大了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投入,基本上普及了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面对我国城乡差异大的实情怎样加大对薄弱地区薄弱学校的投入,以期达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

  1、城乡差异大,教育发展不均衡

  城乡之间在教育上的差距是有目共睹的,近年来出现了逐渐扩大的趋势。城市义务教育总体质量高,教学设施完备、教师教学水平高,很多地方达到小班化教学。而农村地区,特别是经济不发达省市,教学设施破旧、老化、不齐备,很多学校为减少教育成本,每个班安排七八十人,这样拥挤的教室、这样多的学生数,再加上教师的专业水平不高,教育质量可想而知。

  2、经费得不到科学合理使用,产出效益不高

  部分地区教育经费扣压、挤占、甚至挪用现象的存在,义务教育经费没有得到科学合理的使用,这一问题严重制约了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的地方不得不通过增加集资或收费来筹措办学经费,甚至出现了“乱集资”和“乱收费”等恶劣现象,这些直接导致了农村地区留不住人才,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高。义务教育公共投资一方面资金短缺,另一方面有限的公共资金并未被有效使用。如不解决经费使用的问题,仅通过增加微薄的教育经费来改善农村地区义务教育质量的想法还是相当单纯的。

  3、政府公共经费总量不足,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力度不够

  我国政府近年来逐步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特别是今年初政府提出把教育公平当作一项基本国策,以及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系列设想。但是还存在政府公共经费不足、转移支付力度不够、缺乏严格的规范制度等问题。现在虽然中央政府已经制定了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一般性转移支付几乎全部用于解决人员的工资问题,没有明确用于教育运转和建设的份额。专项转移支付主要是危房改造专项转移支付,而且专项转移支付的份额很小在县乡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很难资金配套。[2]

  4、农村义务教育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教育的发展不能维持在原有的水平,应体现为质量的提高和规模的扩大。目前,中央和省对义务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目标。义务教育发展的任务很重,县乡财政却不能有效增长,势必影响义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现在农村已逐步取消了民办教师,但代课教师仍然普遍存在。其次,硬件建设亟待加强。实验室、资料室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信息技术教育在部分农村中小学还是空白,农村教育投入不足,直接影响了农村教育硬件的建设,使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缺乏后劲。

二、农村义务教育投资改革的出路与教育券制度

  (一)农村义务教育投资改革的出路

  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资改革的出路,笔者认为是如何科学有效地使用教育经费,使有限的教育经费得到更大的产出效益。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还不能在短期内从根本上解决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那么,当务之急是增加经费使用效益,科学合理地使用有限的经费,这样才可以在加大投资力度的基础上合理有效地使用教育经费,并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状况,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以达到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在广大农村地区,教育经费被扣压、挤占、挪用等现象的依然存在,我们只有通过改变教育经费拨款的模式,才能更好地解决这类问题。为此,我们可以分析是否可以在农村地区引入源于美国教育券制度。

  (二)教育券制度的含义及其在我国的实践

  1955 年,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诺贝尔奖获得者米·弗里德曼在其《政府在教育中的作用》一文中提出了后来引起极大争议的教育券理论(该文后来被收入1962 年出版的《资本主义与自由》一书中) 。教育( Education voucher ,又译教育凭证;另有School voucher,常译为学券制),是在教育领域中试行的一种代币券。教育券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政府改变对公立学校的直接补助的教育投入方式,而是由政府把经过预算的教育经费折算成一定数额的有价证券(教育券) 直接发给学生,学生凭券自主选择公立学校或私立学校就读,而不受学区的限制。学校则以收集到的教育券向政府有关部门兑换与券值等额的教育经费,以支付办学费用。[3]继米·弗里德曼后,英国的皮科克和怀曼等也提出了类似观点。教育券制度的真正意义在于使学生(家长) 真正成为教育的自主消费者,使学校和教师真正成为教育的自主生产者,通过建立统一的教育市场,打破国家对教育的行政垄断和公私立学校之间的制度分割,促进学校之间的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从而确保国民教育权,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4]

  2001年夏天,浙江省长兴县政府为了缓解高中入学高峰的压力,鼓励部分学生进入民办高中或职业高中就读,决定借鉴美国的相关经验,引入教育券制度,以教育券的形式对就读民办高中和职业高中的新生予以一定数额的定向经费补贴。通过这种形式,既在经费上扶持了民办高中,也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过于集中的普通高中生源流向。2002年,长兴县政府又把教育券制度扶持民办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功能扩展到了扶持贫困学生的范畴。长兴县实施了教育券制度后,职教招生有了较大改观,普职教得到了协调发展,现有民办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贫困学生得到了政府的资助,入学有了保障,体现了政府对弱势群体学生的关怀。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30423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