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从幸福感的定义入手,分析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现状,指出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获取路径:良好的外部支持系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以及专业学科建设和心理问题预警机制的建立等。
论文关键词:职业幸福感;职业价值观;支持系统
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人们更多讨论的是辅导员的职业化和专家化的路径,作为辅导员职业化应有内涵的职业幸福感却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而主观幸福感的体验不足影响了辅导员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进一步影响到职业的归属感和成就感。因此在此讨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及其获取路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幸福感和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
(一)幸福感和职业幸福感
幸福感又叫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以下简称SW B),这一概念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已经成为心理学的专门术语。韦氏英语辞典1997年版对well—being的解释是:一种良好的或满意的生存条件;一种健康(health)、幸福(happiness)、兴旺(prosperity)的状态,所以从字面意义可以翻译为“主观幸福”或“主观健康”,而我国研究者大都使用“主观幸福感”这一译法。
关于职业幸福感,JoanE.van.Horn与他的合作者认为,职业幸福感是个体对自身工作的各个方面的积极的评价,包括情感、动机、行为、认知和身心幸福五个方面口]。因为影响幸福感的因素有社会支持、个体应激水平、价值观、健康状况以及经济因素,同样将幸福感和职业幸福感相对照,笔者认为影响职业幸福感的因素有四:其一,社会支持系统:指的是个人的职业在社会中得到承认的体现。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人,都是某个职业圈子的一份子,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群体中,想得到群体的认可和支持更表明了个体的归属感,因此这种爱与被爱、支持与被支持的过程,使得每个个体得到的正向情感多于负向情感。
这是职业幸福感的重要指标。其二,个人职业应激水平:即面对工作当中不同的困难和压力,个体的职业应激水平不同,因而内心体验也不同,进而对个体职业幸福感的体验也不同。其三,职业价值观:职业价值观是人们用来区分好坏标准并指导职业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是浸透于整个个性之中支配着人的行为、态度、观点、信念、理想的一种内心尺度,为个人自认为正当的行为提供充分的理由。其四,经济因素:在市场经济逐渐发达的今天,经济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个体的幸福体验。
根据以上的.叙述我们可以给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定义为:辅导员个体根据自己的标准对所从事的工作产生的持续、稳定的快乐体验。由于辅导员的职业特性,其幸福感又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精神性,由于劳动对象是青年大学生,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指导、道德交流和人生指引的过程中实现其职业价值和人生意义;延展性,表现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纬度:辅导员对学生的影响是终其一生的,通过学生的成长、发展和进步,辅导员和社会的文明紧紧联系在一起,会影响很长时间和很大的空问,因此辅导员的幸福感具有时间和空间上双重延展性。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福建师范大学廖深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当前的高校辅导员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当前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体验不足,主要影响因素如下:
(一)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特点
高校辅导员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工作内容复杂多样,工作对象数量较大,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和压力大,并且工作成效显现过程较长,这影响到辅导员的工作效率,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容易产生负面情绪体验,进而影响到辅导员个体成就感的获得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学校的多重管理带来的压力,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一方面要接受高校党委学生工作部的领导,另一方面要接受所在院系党总支的直接领导,同时,由于工作原因还要接受学校保卫、总务后勤、团委等部门的工作指导。这种多重管理的体制,势必造成辅导员在工作中接受过多过重的工作任务,极易导致辅导员身心俱疲,无所适从,产生职业倦怠心理。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缺位
由于当前高校的用人机制和评价体制的缺陷,学生工作者没有稳定的发展路径,对未来发展前途感到迷茫,导致很少有人愿意终生从事学生工作。相当数量的辅导员“身在曹营心在汉”,工作上使命感不强,责任感缺失,影响了学生工作的效果。受社会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不少辅导员的敬业精神和风险意识开始淡化,“浮躁”的情绪开始蔓延,他们关注的重点不是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而是如何通过“第二职业”赚取外快等。
在内外因素的双重作用下,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缺失,出现了职业倦怠症状:一是生理方面,经常产生疲劳感、失眠、食欲不振、精力难以集中、思维的逻辑性差;二是心理方面,感到辅导员工作没有意义,没有价值,对工作失去兴趣,情绪波动大,缺少职业自豪感,觉得前途黯淡,没有希望。工作中碰到困难不愿钻研,很难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三是行为方面,对工作敷衍了事,情绪波动大,无进取心,工作主要是为了应付组织的安排,不能结合学生的身心特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离开辅导员岗位的想法。"
三、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路径
(一)建立良好的外部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指的是个体的职业得到社会的认可,这是职业幸福感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优化社会环境对于促进教师身心健康、缓解教师倦怠压力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辅导员外部环境的优化对辅导员的缓解身心疲劳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个环境具有两层含义:其一是社会大环境,要在社会上广泛宣传辅导员的重要作用,使其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肯定;其二是高校校园内部的小环境,要在高校内部营造良好的氛围,搭建发展平台,展示辅导员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完善用人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建立辅导员职业发展良好运作的模式,增强辅导员积极的情绪体验,使辅导员看到个人职业发展的希望。
(二)建立学生工作的学科体系,加快辅导员的专业化、专家化步伐
学科体系的建立是提升辅导员专业素质,增强其归属感和使命感,提高个人职业水平和应急水平的重要途径;有了专业的理论体系和科研平台可以大大提高辅导员对自身职业的认可,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加快辅导员的专业化、专家化的步伐,这需要改革目前学校的学生工作组织机构,根据专业化的发展目标,形成专业化的分工和职能分类并根据辅导员的专业知识和兴趣特点,科学合理地安排分工和开展相关工作。提高其工作效率和专业化水平,增强成就感和主观幸福感。
(三)培养辅导员良好的职业价值观
职业价值观是职业个体对其所从事职业好坏标准的判断,是一种心理倾向性,它指挥个体的职业行为、态度、习惯和思维方式。良好职业价值观是职业幸福感建立的指向标。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良好职业价值观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辅导员个体始终坚守“师者,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也”的基准,而且“传道”为先、为上,坚持把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同时,它需要辅导员超越“安身立命”的层面,将自身的职业看成一项“功在千秋”的事业,在为这个事业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
在培养良好价值观的过程中,辅导员个体道德情感的养成是基础。因为维持辅导员职业化的最大动力还是来自于辅导员内在的情感需求和道德鞭策,主要表现为其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正是这种爱与责任感促使辅导员不断完善自我,以使自己适应社会发展对辅导员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正是由这种爱所积聚起来的职业信念,为辅导员职业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无穷力量。当然,道德情感的养成不是天然的,要求辅导员在学习的基础上,反省道德自我的不足,然后通过积极投身道德实践完善自我、升华自我。
(四)建立辅导员职业心理预警机制
为应对高校辅导员心理“高压”状态,对辅导员突发的心理危机给予及时的干预,应该建立由各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牵头的辅导员心理预警机制,动态关注辅导员的心理问题,及时发现心理危机,排解辅导员的负性情绪,提高正性情绪体验,促进辅导员的身心健康。
因此,不断完善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外部条件,尤其是高校创造良好的职业发展支持系统才能为辅导员获取职业幸福感创造充分的外部因素;同时积极帮助辅导员个体确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为辅导员获得职业幸福感提供内部的动力支持。在内因主导、外因辅助的共同作用下,辅导员就能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归属感和使命感,充分体验到职业的幸福感。
【关于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及其实现路径的论文】相关文章:
2.关于幸福感论文
6.高校辅导员的论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2889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