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高职大学语文如何走出困境教育论文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摘要: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应打破传统观念。以能力模块构建高职语文能力训练综合课程,提高学生职业能力,融入高职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关键词:高职语文 课程改革 职业能力

  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高等学校要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纲要的出台,再次引起了人们对高校大学语文课的关注。许多学校纷纷作出反应,有的学校已经把大学语文课程作为学校的必修课程。但我们也不难发现。对大学语文课的重视和强调也仅仅局限于本科院校之中,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部分的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情况依然不容乐观,甚至处境更加困难。高职语文如何才能走出困境。如何进行课程改革。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得不面对的实际问题。

  一、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的现状

  目前,在高职院校中依然保留大学语文课程的院校并不多,而且呈现出减少的趋势。2007年。江苏省教育厅进行了大学语文青年教师培训。从10月份的高职院校大学语文青年教师培训来看,全省参加培训的教师数量不少。基本涵盖了省内的主要高职院校。但在这些教师中,大部分都已经不再担任大学语文的教学工作。在学校取消大学语文课的情况下。或者在学校创办文科专业的情况下转为专业教师,或者以上选修课为主,成为学校教师队伍的边缘全体。即使保留了大学语文课程的部分学校,课时也在不断压缩,有的学校大学语文课只有一二十课时。成为人文素质教育的点缀。

  高职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有什么用处,这已经成为高职院校领导和各专业系部负责人关心的主要问题。大学语文在高职院校中该承担什么任务、能够承担什么任务。也就是大学语文课在高职院校的存在价值。是影响高职语文生存的主要问题。也是从事高职语文教育的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之所以在高职院校受到众多质疑,主要是由于目前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目标的不明确,和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不吻合造成的。

  从目前高职大学语文的教学来看,各自为政、定位模糊、缺少自身特点是普遍的现象。从近几年对大学语文的讨论来看,对大学语文的定位,专家和学者们见仁见智,存在认识上的极大分歧,有坚持人文性和审美性的。有坚持应用性、实用性的。前者从人文素质教育的角度探讨大学语文的社会价值。后者从语文能力培养角度探讨大学语文的实用价值。但这还只是一般层面上的讨论,没有具体到不同类型院校自身的教育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追求。高等教育院校存在很大的差异,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上的差别是非常明显的。本科院校且不论。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以面向基层工作的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作为自身的教育目标。所有的课程均是按照实用型专业技术人员培养的具体能力要求来进行组织和安排的,或者说是按照完成相关工作任务需要的能力模块来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和训练。在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中,大学语文课程如果还局限于人文素质教育、并以此来组织教学的话,必然游离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之外。受到专业课程挤压是不可避免的'。融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之中,并承担相应的任务。是高职大学语文课程走出困境的不得不做的选择。

  三、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

  高职大学语文要融人高职人才培养体系,就必须进行课程的改革,放弃一贯的思维模式,实现认识上的转变。首先要解决大学语文和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其次是要解决大学语文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关系。

  (一)高职大学语文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

  高校的大学语文课,传统上承载着中国文化传播的任务。因此。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也往往注重于人文素质的培养。人文素质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已经成了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因此,近年来有不少高校,包括高职院校,不断加强人文素质培养的力度。增开素质教育选修课程,并以学分的形式纳入到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例如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正在建立素质教育选修课程体系。明确规定学生必须修满6学分的素质教育课程才能毕业。在这种情况下。大学语文已经不必一定要承担人文素质教育的任务,这个任务可以通过大学语文教师开设相关的选修课程来完成。

  素质教育选修课程的开设,并不是说它可以完全替代大学语文课。高职大学语文从素质教育中摆脱出来后,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定位,立足语文本身,积极进行课程改革,由知识传授课程转变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训练课程,使大学语文课融人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中去。

  (二)高职大学语文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关系

  高职大学语文作为全院性的公共课。与各专业的课程存在很大不同。专业课程面对本专业学生。可以围绕具体专业技术工作项目所需要的技术组织不同的教学,大学语文课面对全校不同专业的学生,要承担的是所有学生从事职业工作都需要的语文应用能力培养的任务。因为涉及大学语文课程与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关系。所以首先要对职业能力有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职业能力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应该包括一个职业工作者从事职业工作所需要的各方面能力。专业技术能力是职业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但并不是全部。专业技术之外,职业工作还需要一个人具有分析判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交流表达能力。如果说专业技术是硬实力的话,分析判断、组织协调、交流表达就是软实力。一个人职业工作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受到软实力的影响。因此,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在摆脱了人文素质教育的任务后,应该把课程的教学目标转移到学生软实力培养上来,可以把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成为语文综合能力训练课程,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的训练作为教学内容的重点,以语文能力模块对语文综合能力进行分解设置课程,实现教学目标的明确性,使课程成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环节。

  虽然职业工作所需要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应该渗透在高职院校所有的课程教学中,但从整个职业能力培养来看,语文综合能力训练课程的设立,可以弥补专业课程教学无法承担的相关工作,可以使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这也是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完善。

  四、高职大学语文改革的探讨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改革是势在必行的。但如何进行改革,每一个从事语文教学的人都会有自己的思考。如果高职大学语文课由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向应用型课程转变的话。高职大学语文改革,可以考虑按照能力模块的方式来进行。

  (一)教学内吝

  将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分解为若干能力模块,如阅读理解能力、职业事务处理能力、职业语言能力、书写能力等。可以以职业工作阅读、职业事务写作和职业语言训练来单独设立课程。对于单独设置的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再进行具体化。围绕职业工作的实际需要,以单个工作项目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和训练。这样就可以通过不同工作项目的模拟训练,使学生达到相关的能力水平。

  (二)教学方式

  语文综合能力训练课程的具体教学,应以训练为主。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授式。学生学习的重点不在于掌握理论知识,而是就某项具体工作的完成能力。比如,就学生日后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经济调查,在基本讲解经济调查报告的基础上,让学生具体完成一个调查的全过程,最后形成一份调查报告。也就是说,教学方式应以训练为中心,使教师从课堂的主导者变为训练的引导者。

  (三)课程改革存在的困难

  由于以能力模块的形式分解了课程,单独设立的课程既统一于语文综合能力课程之下,有各自存在独立性,这样在课程的安排上会遇到课时的问题,如果学校不能给予相应的课时保证,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就很难真正取得效果。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但高职大学语文应积极参与到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工作中去,融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去,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也是高职大学语文未来的发展方向。

【高职大学语文如何走出困境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1.高职教育论文

2.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探索论文

3.大学语文论文

4.加强高职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研究论文

5.班主任如何管理高职学生论文

6.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育论文

7.高职院职业教育改革论文

8.浅议高职语文教育论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28082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