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信息技术重要性为切入点,探讨整合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措施,希望为一线教学提供经验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信息技术;整合措施
一、高中数学引入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1)转变传统教学模式。高中数学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可以将数学领域中先进知识介绍给学生,活跃课堂氛围,达成激发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的目的。通过转变教学模式可以拉近师生关系,实现良性互动;(2)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数学作业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回家后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解决遇到的问题,如上网查询相关信息、通过QQ等通讯软件联系教师获得帮助等,实现培养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3)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高中数学中引入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有效扩充与更新自身知识储备,学生也可以获得更多知识,培养逻辑思维与数学实践能力。
二、高中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措施
(一)借助信息技术,有效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学习态度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学习效果的成败。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采取各种手段和方法来吸引学生学习兴趣、保证学生高涨的学习态度,如此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主动学习,快速提高学习成绩。(1)利用模型、实验法进行新课引入。教师可因根据自身教学经验自己制作一些与教学相关的教具和模型,形象、直观地为学生进行新课引入和问题讲解。同时,通过对教具和模型的展示,能快速吸引学生兴趣,提升学生课堂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还有一定的启发和引导作用;(2)课前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结合生活实例,利用视频法像学生展示一些简单案例,进行问题延伸,在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让他们从实际生活中寻找相似案例,明白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以后遇到相似问题时就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
(二)模拟教学情境,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在以往教学过程中,教师最难的就是将公式、定理、概念类这些抽象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畏难和厌烦情绪。但利用计算机快速绘图与数据处理功能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模拟实验平台,将以往的“一味听”转变为“听”“看”“想”三者相结合,并以此为教学主导,利用图像法和数据关系帮助学生对公式、定理、概念等知识点进行观察、猜想、归纳、验证、总结,帮助用学生自己的话语对数学知识点进行描述,从而达到理解、记忆、运用的.目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仔细的探索和观察,从过去的被动记忆、机械模仿转变为自主研究、探索学习。例如,在讲解“指数、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时,教师利用板书或学生利用课本练习的方式只能对有限的几组数据进行描点绘图,而且手绘图误差较大,与标准相差甚远,学生会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描述产生怀疑,但若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作图,学生只需要对数据进行输入,就能在屏幕中精准绘图,仔细体会函数图像的特点和性质,对知识点达到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在提高学习能力的同时还增强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三)数学概念教学,充分利用几何画板优势
数学概念就是反映客观事物中数与形的本质属性,一般情况下人们通过感觉、知觉认识客观事物。利用几何画板开展教学可以提高教学质量,突破概念教学难点。如,椭圆概念与知识点教学。实验工具:“几何画板”为基础的实验平台实验过程:(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学生自己动手、全面探究)保证每个学生一台电脑,利用几何画板中的点、线段、圆等工具按键和点的追踪功能掌握椭圆的概念。步骤1:根据椭圆定义,取线段AB长为定值,在线段AB上随意取一点定为E,线段AE、BE长度分别为F1和F2,分别以F1和F2为半径画圆,圆心也为F1和F2,两圆的交点轨迹符则合题目要求。步骤2:根据现有条件让学生各抒己见,大胆猜想,如果移动圆心,两圆相交的轨迹将组成一个什么图形。步骤3:让学生动手拖动两圆圆心,并对两圆交点进行追踪记录,得出如图1所示的交点轨迹,给学生眼前一亮的感觉———椭圆.步骤4:跟学生一起,根据刚才移动经验总结椭圆概念。步骤5:再次推动两圆圆心,改变线段AB的长度,使得|AB|=|F1F2|和|AB|<|F1F2|,如图2、3所示,观察这两个图形中圆的交点关系,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为下一步椭圆焦距与长轴大小关系学习做好铺垫.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不仅帮助学生清晰、深刻、明朗地掌握椭圆的概念和特点,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也有一定训练。高中数学具有抽象性、复杂性的特点,教材内容理解难度较大,引入信息技术后学生可以直观数学问题、数学模型等,既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又能活跃课堂氛围、大幅度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娟.互动视角下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7(27):23.
[2]王欣悦.浅谈计算机网络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7(18):81.
【高中数学的信息技术及数学学科的整合论文】相关文章:
2.信息技术学科论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2776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