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交通拥堵论文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交通拥堵的论文应该怎么写?论文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交通拥堵论文,欢迎大家阅读。

  交通拥堵论文1

  浅析城市交通拥堵

  摘要:本文从不断出现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出发,结合中外治堵经验,从汽车保有量、文明交通、城市公交、城市布局与路网规划、专用校车等几方面入手,对形成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进行了浅显的分析,提出了解决交通拥堵的几多设想。

关键词:城市; 交通;拥堵

  2010年秋冬季节,北京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交通大堵车,行车难、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以致被调侃为“一天只堵一次,从早堵到晚”。当坐车不如步行快的时候,交通拥堵与停车难也就成了摆在日常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为此交通拥堵也成为2011年两会期间的重要民生话题之一,如今,这种 “城市病”,不仅是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面临的难题,而且正在向二三线城市迅速蔓延。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相对于1685.9万的居住在北京的城镇人口来说,烟台市六区常住人口仅为222万,但在2010年春节前,烟台市也开始施行市区主干道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政策,以缓解拥堵不堪的交通流。其实,各地都在不断探索如何解决这一病症,北京的限牌摇号,上海的高价车牌,单双号限行,上调停车费,甚至拟收取城市拥堵费,上演了一幕幕我为车狂的无奈,加剧了生活在底层的老百姓的心理落差和求富预期。以单双号限行为例,在公共交通没有达到需求的情况下,很多家庭可能就会考虑提前实行第二辆车的购买计划,限行不仅没有抑制机动车的增长,反而刺激了汽车消费,交通不堪重负,治堵成了添堵,可以看出仅通过限制百姓的行为来治堵只是治标不治本。形成这种交通拥堵局面的原因不是单一的,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和解决。

一、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十年以前,拥有一辆汽车是绝大多数中国普通家庭不可企及的事情,而在今天,逐渐富裕起来的中国人,拥有汽车已不只是梦想。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城市家庭汽车拥有率已达到60%;2010年通用公司在华汽车销量达到235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67%,比2005年在华销量增长253%;2010年本田公司在华汽车销量达到64.6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12.2%,比2005年在华销量增长153%;2010年福特公司在华汽车销量达到58.2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40%,比2005年在华销量增长165%。一系列的数据说明,汽车在中国早已走入寻常百姓家,就像电视、冰箱一样大有普及之势。但是快速增长的汽车保有量和相对滞后的公共设施等之间的矛盾却日益突出。

二、缺少文明交通理念的培养。

  在国内开车需要很谨慎,经常有的车鸣着喇叭呼啸而过,有的车频繁换车道并线加塞,有的车违规逆行,很多司机等不及、素质差,这也是造成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一方面我们应该学习日本的方法,日本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拿出整整一代人的时间改善了混乱的交通状况,从小学生开始进行文明交通理念教育,让孩子们小时候学习交通规则,回家后监督家长,长大后成为自觉的执行者,让文明交通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行为方式深入骨髓,从娃娃抓起,形成有序的社会环境,成就了一个成熟的汽车社会。

三、城市公交发展相对滞后。

  在社会大交通的框架体系下,发展城市公交是解决交通拥堵的直接手段。但是城市公交已错过发展的良机。早在本世纪初,私家车在中国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同和普及,人们日常出行主要以公共汽车或自行车为主,但公交路线设计和车次间隔大都以追逐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导致交通高峰时间公交车上人挤人、人贴人,车厢内拥挤不堪。那个时候,为顺应人们出行的需要,公共交通系统理应全力发展,实现无缝覆盖,但是却一味追求市场化运作,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出行线路满足不了需求,有了一定经济基础的人们不得不买车,形成恶性循环,使得城市公交失去了发展良机,这也是私家车大发展的原因之一。对于限制私家车上牌,宜采用大禹治水的策略,宜疏不宜堵,市场经济中买方行为是一个自我调节的过程,百姓觉得出行不方便才要买车,如果公共交通很方便,不需要走出家门很远就能坐上车,不需要途径两三次换车就能到达目的地,那么在如今高油价、停车难、行车难的情况下,谁还愿意开着私家车上下班呢?国务院法制办2010年10月就《城市公交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倡优先发展城市公交,设置公交专用通道。只有规划出方便快捷的公共交通网络,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让车主在经济效益与方便出行中做出明智选择,而不是现在的单双号限行,强制车主不开车。

四、城市布局与路网规划存在缺陷。

  在北京,一般人上下班花在路上的时间平均需要2个小时,当每天回家都要披星戴月的时候,大城市生活的不方便显而易见。从德国卫星小镇设置经验来看,应避免建设超大型城市,城市布局可以遍地开花组团发展,只有在小城区内建立包含学校、医院、商业在内的综合服务配套设施,实现居民生活的便利性,才能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在城市路网规划中,还要避免城区主干道过长,同时也要避免公路两侧的住宅区、商业服务设施分布过于集中,以烟台为例,地形狭长的芝罘城区有三条横贯东西的主干道,随着城市的发展,这三条主干道向东西两翼延伸,绵延几十公里,人们工作和日常生活出行大多要经过这几条主干道,交通压力之大可见一斑。烟台市近些年在城市规划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另辟贯穿五区的五区连接路,打通山脊修建了魁星楼、黄金顶等多处隧道,打通断头路,不仅拓展了城市发展的空间,城市道路和住宅区、商业区也随着市场化的需要进行重新布局,出现了东部、西部、南部新城的城市大框架,打破狭长城市道路的交通瓶颈,不断构建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

  从美国、瑞士等发达国家治堵的经验来看,公路也并非越宽越好。有专家解释,一条单向4-5车道的公路其实没有2-3车道的通行效率高。原因是车道越多,车辆间的并线、超车、减速也就相应增加,导致相互影响。相反,那些拥有多条岔道的交通干道,在前方堵车的时候,车辆能以最快速度自觉转入岔道,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从而有效疏导了交通流。因此发散型或是田字型密集的公路网更能适应大流量交通的需要,拥有众多平行道路和十字路口的街道能提供给司机更多的选择,车流得以迅速分散,有助于消除拥堵。

五、专用校车另辟蹊径。

  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很多家庭买车是为了接送孩子上学。实践证明,学校周围是早晨、傍晚堵车的源头。为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2007年英国政府出资400万英镑开展了“校车计划”。 因为有了校车接送孩子,从制度上不再允许家长开车接送孩子上下学,交通拥堵现象有所好转,家长们也能更加安心地让孩子自己上学,可谓一举多得。今年两会期间,有代表已提出发展专用校车的倡议,其实不用完全实行免费计划,如果由政府或学校出面安排舒适、安全的专用校车,由家庭承担相关费用,对大多数家庭来说省时省力,是可以接受的。

  总之,形成交通拥堵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解决这一顽症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应该逐渐放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应急策略,从深层次挖掘问题,方能形成完善的交通秩序。

参考文献:

  1、马李灵珊,《南方人物周刊》的《香港为什么不堵车》

  2、张荣忠,《世纪图书馆》的《欧盟国家公路交通拥堵解决办法》

  3、宋传平,《世纪图书馆》的《道路拥堵问题分析》

  4、胡席贤,《市场与发展》的《关于解缓成都市内交通拥堵的思考》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27403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