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湿地课程的地理教学方式释解论文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一、主题辩论——在对话中学会表达

  面对问题,能在评价的基础上流畅地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是现代公民必备的一种素养。表达能力、交流能力也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理念。湿地的退化与消失已经成为人类不可回避的生态问题。湿地的退化除了湿地自然演变的原因外,主要的驱动因素是人类活动。因此关于湿地应该“保护”还是“开发”,一直是争论不休的问题。在教学中,把握好这个似乎永远没有完美结果的讨论,可以让学生在激情对话中学会表达。在教学中,我设计这样一个论题:“某研究小组以‘湿地应该保护还是开发利用’为课题进行调查研究,分别采访了农民、房地产开发商、环保工作者、当地政府官员、能源官员、防洪抗讯官员七位不同身份的群众,收集了一些他们的观点看法,你赞同哪一方观点,你还能找到更有力的证据吗?”结果学生们辩论异常激烈,引经据典,从人文到自然,从保护到发展,不时冒出精彩的论点。这样的对话是思想的碰撞,灵感的涌现,这样的'课堂是全体学生的课堂,一些原先默不作声的学生也能侃侃而谈了。通过辩论,学生对于“保护”还是“开发”虽没下结论,但在智慧共享、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下,更多了一些理性和深度思考。

  二、实证研究——在调查中掌握方法

  如何让学生明白湿地对于环境的重要意义,仅仅依靠现成资料来说明是没有可信度的,只有让学生亲自参与实证研究,获取观察资料,总结规律,通过自主研究所得到的结论才具有说服力。由于校园内有一片近一万平方米的湿地,因此可以带领学生开展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的方法是通过对研究对象大量的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数据,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三、野外实践——在活动中培养科学精神

  自然即课程,意味着课程应向自然界开放,与自然界融为一体,使学生有机会走向自然,在实践、探索自然的过程中,拓展视野,引发探究兴趣,培养科学精神,并增强对自然的感知能力。《湿地》教材中有六个野外技能训练篇,旨在引导学生走进自然,进行野外实践。野外实践活动的一般过程是:教师提出问题(或任务)、学生自制方案、分组实践、收集证据、汇报交流。由于野外探究实践性、挑战性、拓展性较强,因此活动中特别强调教师的指导与合作。

  四、规划设计——在畅想中形成价值观

  确切地说,校园内的湿地是一片湿地遗迹。因为《湿地》课程的诞生,它才得以保留至今。它的“前世”很辉煌,整个苏州工业园区所在地就是一片广阔的湿地,它的“今生”能在轰轰烈烈的经济发展中得到点缀般保留实属不易,那么它的未来会怎样呢?我相信,校园里的这片湿地能得到诗意般的保留,但校园之外更多的湿地未来的命运呢?如何对湿地进行保护性开发呢?带着这样的命题让学生去预测、规划、设计、畅想,学生往往对这类问题兴趣浓厚,参与积极性高。学生可以发挥想象,提出自己的见解,做行动方案的主人。教师对于学生的方案要给予肯定或矫正,使规划与畅想符合科学原理,并遵循人文规律。一份富有创意的规划方案必然能体现科学性、人文性,也必定会有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价值观蕴含其中。学习方式的变革带给学生的变化,是学生拥有了探究和表达的自由,学生从根本上获得了学习的主动权;而教学方式的变革,带给教师的是更大的挑战,因为很多知识和技能往往超越教师原先的专业知识储备和能力。因此,在《湿地》课程的教与学中,教师与学生将共同获得成长与发展!

【湿地课程的地理教学方式释解论文】相关文章:

1.中学地理图像化教学方式及意义论文

2.地理湿地课件

3.GIS在地理教学中的释解的论文

4.高中地理翻转课堂教学方式分析论文

5.新课改下课程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论文

6.新课程高中地理论文示例

7.地理课程活动设计与教学诌议论文

8.工程量清单计价课程教学方式研究论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16365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