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多数研究受其概念界定的影响,过分夸大经济贫困的作用,没有从心理贫困本身的特征出发去定义研究的对象和范畴,对心理贫困的内涵和外延存有模糊不清之处。同时,心理贫困作为一个社会事件,如何影响社会政策的发展,需要对其进行客观科学的度量。然而,目前的度量方式仅局限于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比率描述,无法真正客观刻画心理贫困群体的特征。本文试图从对心理贫困问题的概念界定入手,探索客观科学的心理贫困度量方式,为心理贫困研究的发展和社会干预政策的效果评估提供科学依据,进而探讨针对心理贫困的福利提供策略。
(一)概念厘定
心理贫困的概念本身源于对贫困问题的研究,在概念发展中又受到经济贫困的限制性影响。在目前的研究中使用的相似概念包括了精神贫困、心理问题等,本文从心理贫困的类似概念区分中,探讨心理贫困的概念及内涵。
经济贫困与心理贫困。虽说心理贫困的概念源于对经济贫困的研究,但心理贫困与经济贫困到底有多大相关?有研究者认为经济贫困与心理贫困存在弱相关,同时,心理贫困的诱因有经济贫困的因素,但是心理贫困并不都是由经济贫困所造成的。因此,将心理贫困定义为经济贫困引发的次生问题显然不妥。
精神贫困与心理贫困。在对贫困问题的研究中,许多学者对精神贫困和心理贫困并没有进行明确的区分,甚至在许多场合进行通用。如从人的需要分类出发,针对物质贫困提出精神贫困的概念,其内涵包括受教育程度、社会生产活动的兴趣与态度、情感需要满足状态、旧习俗的传承、文化娱乐、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与情绪状态等。这给心理贫困的界定以启发,心理贫困同样源于心理需求的满足无法达成而导致的适应不良结果,研究中更侧重对个体可干预与矫正的特征研究,因此将教育水平、习俗、价值观念等置于相对次要的地位。
心理问题与心理贫困。心理问题的界定更关注个体的消极品质干预,前提假设是个体的适应不良是由于自身原因造成的;心理贫困的界定从社会学的角度将其视为一种社会事实,其前提假设在于这种社会事实的出现是社会原因造成的,如当前社会转型带来的自由的提升和社会保障的缺乏,由此引发个体内心对变化的恐惧和焦虑,并希望从社会干预与政策发展的角度进行干预。
心理贫困的概念及特征。结合上述概念解析,本文提出心理贫困的概念,认为心理贫困是指个体或群体的心理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导致的一种缺乏状况,其主要表现为负性情绪增多、人际关系不良、社会参与受限等。心理贫困应该包括以下特征:本质上的不平等性;有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双重属性;表现为负性情绪多、人际关系不良、社会参与低、有社会排斥感,甚至有标签化的污名存在;非道德评价性。许多学者认为,心理贫困是一种价值判断,因为心理贫困被看作是令人厌恶的事情,也因此主张如消灭贫困般消灭心理贫困。当然,道德会以不同的方式渗入到对贫困的衡量之中,但贫困只是一个描述而非规定,正如豪伯斯鲍姆所认为的“贫困的度量是根据发生贫困的那一社会的传统来定义的”。
(二)需要满足与心理贫困
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是社会工作的至上原则,也是社会工作的核心问题。需要的产生源于个体与环境的互动,作为个体生活环境的社会,有满足个体需要的'责任和义务。心理贫困是个体的心理需要未能得到满足的外在表现,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它的解决也以需要的满足为衡量标准。
心理需要是客观的,人存在普遍意义上的需要。基本需要是指满足心理需求的最低限度。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主观偏好,学术界有关于需要的主观和客观之争。多伊和高夫在《人的需要理论》一书中专门探讨了人的基本需要存在的客观基础,同时强调普世意义上的基本需要:健康与自主。满足自主的心理需要涉及三个关键变量:一个人对自我、自己的文化及在这个文化中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应该做什么等问题的理解水平;为自己做出抉择的心理能力;个体采取相应行动的客观机会。由于心理资源的匾乏,使部分个体在三种基本需要满足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导致心理贫困群体的产生。如何识别和度量心理贫困群体,便成为心理贫困干预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三)心理贫困的识别与度量
个体层而的识别与度量。目前,对心理贫困线的制定采用了对心理贫困症状的描述诊断方法,即使用国际通用心理健康测试量表中制定的心理问题筛选标准作为心理贫困线。其虽为间接测量方法,但由于易操作,并经过多次检验,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而普遍应用于学者的研究中。在评价一个人的心理贫困程度时,心理贫困与非贫困这种二分法的划分不能把握不同层次心理贫困的特征。我们把拥有资源享赋的人群归为一类似乎无可厚非,但对心理健康受到不同程度损害的个体进行识别和度量成为需要解决的另一重要问题。之前的研究中,心理贫困群体被作为“贫困线”下评价的一个范畴,具有其本身的合理性,但仍是一个笼统的类别,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细分,因为它对评价实践来讲是不适当的,在因果关系的分析中会带来干扰,甚至造成政策干预效果的扭曲。为了对心理贫困的程度加以区别,学者多采用许又新的症状学标准,将总人口分为心理正常和异常两类。根据程度上的不同,心理正常包括心理健康与不健康,心理不健康又可以区分为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和疑似神经症;心理异常分为确诊的神经症、变态人格和精神疾病患者。由于心理异常的群体的典型特征是个体没有心理自助的能力,因此可归入绝对心理贫困的范畴。相对贫困对应于绝对贫困,指与大众平均水平相比,其资源拥有程度缺乏,但尚未低于劳动力再生产的需求。因此,在心理正常范畴中的心理不健康人群都可列为相对心理贫困的范围,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自助能力。 群体层而的识别与度量。心理贫困群体层而的度量,主要用于对两个社会群体的心理贫困现象的比较。应用症状学的标准可以满足个体层而心理贫困的度量,却无法满足科学的群体比较需要。如何对一个组织内部的心理贫困进行加总?在目前的传统研究中,心理贫困度量被简单化为心理贫困人数相对于社会总体人数的比率,记作H。这种人数度量的方式至少有两个缺陷:没有考虑到心理贫困低于“贫困线”的程度,在不影响心理贫困总人数的情况下,心理贫困者的贫困水平的提高或降低不会影响这种比率的改变;它对心理贫困者之间的贫困差异不敏感,心理贫困者之间的贫困水平差异增大或缩小不会影响到对他们人数的度量。虽然这种度量方式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度量指标,但是上述两个缺陷决定了它不能成为度量心理贫困的指标。另一个比较流行的度量方法是所谓“贫困缺口”,即全体心理贫困人口的心理健康指数与特定心理贫困线的差距的总和。这一指标可公式化为心理贫困人口的平均心理健康水平与绝对心理贫困线的差距的百分比,记作I,也可被称为心理贫困缺口比率。这一方法能够关注到心理贫困程度上的度量,但同样对心理贫困者之间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不敏感。对心理贫困程度根据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排序或许可以解决贫困者之间的差异问题,也即运用对心理贫困人口的心理健康差距加权求和的方式,更能有效度量心理贫困的程度(记作P),因此带来的问题变成了权重的确定问题。结合经济学中对基尼系数的确定思想,将心理贫困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用G来表示,这样就可以得到一个更一般的心理贫困精确的度量公式P=H{I+(1-I)G}.这一方法已经多次被应用于贫困的度量,从逻辑上此公式能够满足对心理贫困进行度量的要求,既能关注到心理贫困的程度,对心理贫困者之间的贫困差异也有敏感的指标。这种度量方式,能够更有效地应用于心理贫困的研究和实践工作中。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1597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