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以及我国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终身教育观念深入人心。当前,高校体育教学面临改革需求,终身体育思想正逐步渗透到高校体育教学中,对大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在大学体育教学中运用终身体育观念,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与终身体育能力,强身健体,是增强国民体育素质,推广全民体育发展的重要途径。该文结合大学体育教学现状,对终身体育观念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提出具体策略。
关键词:大学体育;终身体育;体育意识;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蚁风高(1963,11—),男,汉,福建莆田人,本科,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田径运动
近年来,我国高校全面扩招,大学生数量与日俱增,但是大学生教育中往往忽略了体育教育的重要性,造成高校学生身体素质下降,身心健康状况堪忧。这种情况下,作为高校体育教师,必须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有意识地强化大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引导学生坚持锻炼,自觉参加体育运动,保证身心健康发展。
1终身体育观念概述
终身体育观念可从两方面分析,一是参加体育锻炼的主动性与自主性,并且能够长期坚持;二是定期接受专业的体育教育和体育指导,做到科学锻炼,保证效果。终身体育观念强调“终身”二字,即从一个人的出生到死亡,全过程参与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体现了体育的终身性目标,将体育锻炼成为人的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运用终身体育的思想观念作为根本指导,形成系统化、完整化的体育锻炼目标,增强体育锻炼的针对性、目的性。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渗透终身体育观念,其根本在于激发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锻炼的能力;学校将终身体育教育、终身体育学习的思想与理念传递给学生,在每一节体育课、每一次体育锻炼、每一项体育竞赛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学生形成体育思想、激发体育兴趣、提高体育能力,具有重要现实价值。终身体育意识对于大学生来说,无论是促进个人发展还是促进社会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渗透终身体育观念,是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必然方向。
2大学体育教学现状
在传统的大学体育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不重视体育课程,甚至敷衍了事,导致课堂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限制了体育教育的发展。
2.1理论知识传授不足
一直以来,我国各阶段的体育教学以室外教学模式为主,室内理论知识讲解所占比例较少,甚至很多学校没有发放体育课程教材,学生对体育项目的理论知识掌握不足,体育教学的针对性欠佳;学生在参加体育运动时,由于缺乏理论知识,不了解所学项目的技术原理、动作要领以及不同运动对身体带来的影响等,对各种运动项目的认识不足,轻视理论学习。
2.2课堂教学内容单一
大学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内容单一、重复等问题,大多体育实践的内容以竞技项目为主,休闲活动的内容较少;但是大学生的专业体育基础薄弱,在体育学习中往往感到枯燥乏味,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尤其对于一些运动能力偏低的学生来说,对体育课产生极大的反感,认为体育课“能躲就躲”,而对于体育能力较高的学生来说,由于从小学到大学的体育课程学习存在很多重复内容,难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因此,大学体育教学内容滞后,缺乏明确的教学方向与教学目标,不利于学生形成终身体育观念,再加上大学体育与社会体育没能有效衔接,体育教学很难符合教育改革的需求。
2.3课堂教学方法落后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提出与具体实践,大学体育教学开始逐步改进并取得一定成绩,但是大学体育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其中教学方法滞后是影响教学目标实现的主要原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般以枯燥乏味的反复性练习为主,再辅以教条的讲解,向学生灌输体育技术的内容,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不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点,还会让学生对学习体育失去信心,因此基于终身体育观念的大学体育教学中,实现教学方法的改革非常必要。
3终身体育观念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终身体育观念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也是大学体育改革的必然要求。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认为渗透终身体育观念的方法与策略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3.1教师与学生共同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大学体育教育工作的开展,除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外,更要强化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与体育锻炼能力,向大学生渗透体育文化观念,加强体育学习的重视,并提高兴趣。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工作,对教师也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师需转变观念,从自身强化终身体育意识,积极主动地完善体育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方面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运动技术要领,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现代体育理论知识及体育学习方法,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这是实现终身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首先,体育教师要跟上时代变革的步伐,具备主动创新的意识,运用专业的体育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同时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寻找适合大学生的体育教学方法,以个人魅力感染学生,让学生掌握最新的体育信息,对体育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全身心地融入到体育学习中,提高效率;其次,为了帮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教师应加强引导与指导,向学生传播终身体育思想及终身体育文化,并且在推崇终身体育的背景下落实教学改革目标;再有,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有充分的认识及了解,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喜欢上体育课,激发求知欲望;同时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好榜样,大力推广体育教育改革,确保终身体育教育在大学校园的广泛传播。
3.2充分调动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
基于行为科学角度为出发点,运动兴趣主要指人们主动参加体育锻炼、探究体育运动知识的强烈意愿。人的任何行为都需要诱因,并且每个行为都具有目的性。通过丰富的社会实践,可激发人们的兴趣,也就是通过培养也能获得主动行为倾向。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的运动兴趣多种多样,有些是由于本身就对运动项目感兴趣,能够主动参加锻炼,也有一些是对某项运动项目感兴趣,进而愿意尝试体育锻炼。那么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渗透终身体育观念,教师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愿意参加体育锻炼,主动参加体育锻炼,才能让体育课堂充满活力,进而提高学习兴趣,逐渐培养学生的意志力。例如,在学习“耐力跑”时,对学生的耐力、毅力要求较高,并且学习与训练的过程非常枯燥,教师想要磨练学生的毅力,并且对耐力跑锻炼产生兴趣,只有学生转移疲惫、枯燥的注意力,才能坚持完成训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组织多样化的体育活动,挖掘学生的兴趣和潜力,通过讲解、示范、游戏、比赛等多种方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发挥各自的运动才能,这样一方面可提高学生的体质,另一方面也可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让他们能够自觉学习、主动学习,通过激励、鼓舞、唤醒等一系列策略,让体育训练成为学生的兴趣点和爱好,这样学生学习的过程才有意义,才更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3.3完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体育教学的内容应该围绕学生的实际需要而开展,突破以往课堂教学内容的限制,尽量选择具有趣味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的体育项目,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到体育锻炼的'乐趣与重要意义,这样学生有了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就能自觉形成终身体育意识。首先,在体育课程内容设置方面,除了传统的篮球、排球、跑步以外,还可增加健美操、游泳、体育舞蹈、女子防身术等大众化的体育项目;其次,教师确定课堂教学内容时,一方面考虑社会需求、学校需求,另一方面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一些卫生保健知识、体育损伤救治知识、体育锻炼的技巧与要领、国际赛事的比赛规则等,让学生爱上体育锻炼,离开校园后仍能坚持体育锻炼。再有,选择教学方法时,除了教师示范、学生模仿以外,还应借助幻灯片、电影片段、观看体育赛事转播等多种媒体技术和教学方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提高体育锻炼的效率与效果,树立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信心与决心;最后,体育教学不能仅局限在课堂有限时间内,而是将课内教学拓展到课外,无时无刻不感染学生,如在校园内展示体育图片、海报,校园内定期举办体育竞技比赛,开设关于体育锻炼的专题讲座等,潜移默化中渗透锻炼意识、终身体育意识。
3.4树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新课程改革中,要求树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应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彼此形成和谐的关系,才更利于知识的传授。同样在体育教学中,要注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讲解体育知识、技术动作要点等,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并实际运用,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中,教师一直都处于主动地位,而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这也是导致学生学习兴致不高,甚至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之一,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在新形势下,教师与学生要形成民主关系,双方和谐发展,只有教师和学生均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达到预期教学效果,才更利于落实终身体育观念。
3.5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是落实素质教育及终身体育教育的根本策略与重要渠道。校园体育文化包含运动文化与体育知识文化等内容,其中涉及到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竞争性精神等,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也对学生参与社会就业和未来生活大有益处。结合高校体育教学经验,想要营造体育文化氛围,可从两方面做出努力。其一,在校园内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借助课余时间,宣传体育文化,组建课外体育小组,如篮球小组、排球小组、毽球小组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逐渐对体育活动产生依赖感,达到强身健体的目标;充分利用体育课堂内的时间,多给学生讲解理论知识,包括正确的锻炼身体的方法,运动的技巧,防止运动损伤的策略等,在整个校园内营造“人人参与、人人锻炼”的氛围。其二,传授大学生专业的比赛知识,提高观赏体育赛事的能力。学生通过观看体育比赛,能够陶冶情操,引导学生热爱体育运动,学会欣赏体育赛事。首先,定期在校园内组织开展专项运动讲座,教会学生某项运动的基本技术、规则、战术战略等,以专业的眼光融入到体育赛事中,产生浓厚的兴趣;再有,组织大学生观看体育比赛,尤其观看一些学生学习过的体育项目内容,并组织学生对比赛过程展开讨论、总结,提高观看比赛的能力。
4结语
总之,大学体育是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提高终身体育能力的关键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工作的发展,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工作势在必行。作为大学体育教师,必须意识到以往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从改进自身教学方法为出发点,大胆运用创新性教学观念、教学手段,引导大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思想意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更好地走入社会,适应社会。
参考文献
[1]苗鹏,王诚民,姚大为.普通高校大学体育课程建设新思路[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11):62-63.
[2]董强.大学生体育教学中的终身体育教育分析[J].体育时空,2014(23).
[3]李翎.论高校阳光体育与终身体育的有效对接[J].课程教育研究,2014(2):205-206.
[4]马玉芳.高校阳光体育—架设通往大学生终身体育的桥梁[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5):89-91.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148327.htm